浙江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古代中国思想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10042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古代中国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古代中国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古代中国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浙江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古代中国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浙江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古代中国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古代中国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古代中国思想(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古代中国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2015浙江嘉兴二模12)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中西方早期人文精神各有鲜明特色,其中包括:中国主张在人的德性基础上建立礼乐社会;西方主张判断万物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下列各组思想家中,其思想符合上述特色的是()A孟子 苏格拉底 B孟子 普罗塔戈拉C墨子 芝诺 D韩非子 塞内卡【考点】孟子的思想主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思想主张 【解析】依据材料“西方主张判断万物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可以判断是智者学派的代表普罗塔哥拉的思想,苏格拉底主张知识是美德,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中国主张在人的德性基础上建立礼乐社

2、会;西方主张判断万物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可以概括出是孟子和普罗塔哥拉的主张,故B项正确;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材料“人的德性基础上建立礼乐社会”体现了儒家思想,因此墨子不符合,故C项错误;韩非子是法家代表,而材料“人的德性基础上建立礼乐社会”强调的是儒家,故D项错误。【答案】B2(2015浙江温州二模12)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东西方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形成了诸多思想流派。下列思想家与所属流派对应正确的是() 苏格拉底智者学派 芝诺斯多亚学派 商鞅法家 孟子儒家 A B C D【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和法家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解析】苏格拉底,公元

3、前469年公元前399年,但苏格拉底不属于智者学派,故错误;芝诺,公元前490年公元前425年,属于斯多亚学派,故正确;商鞅,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属于法家,故正确;孟子,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属于儒家,故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此题若不明确人物生活的时间,可以从苏格拉底不属于智者学派入手,所有包含的一概排除。【答案】D3(2015浙江宁波二模12)东西方先哲在对道德的认识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高度重视道德的有()孟子 董仲舒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A B C D【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孟子思想主张;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思想主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思想主张 【

4、解析】孟子提倡“先义后利”,重视道德,故正确;董仲舒提倡三纲五常,重视道德,故正确;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忽视道德,故错误;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重视道德,故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4(2015浙江杭州一模1)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下列观点中,属于该思想流派的是()A“兼相爱,交相利” B“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思想 【解析】据材料“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可知为道家思想,“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家思想,故

5、A项错误;“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道家思想,故B项正确;“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儒家思想,故C项错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B5(2015浙江台州一模12)思想自由是众多思想家追求的目标。下列思想家的主张能体现追求思想自由的是()庄子 商鞅 苏格拉底 马丁路德A B C D【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庄子思想主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思想主张;宗教改革马丁路德思想主张 【解析】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崇尚思想自由,提倡“无为”,故正确;商鞅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倡中央集权以实现富国强兵,故错误;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

6、哲学家,至理名言“认识你自己”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是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的源头,故正确;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打破了基督教神权对人民思想上的束缚,使人民获得了精神层面的自由,故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6(2015浙江丽水一模12)在中西灿烂文化的源头,都有思想家提出我们今人所谓的相对主义思想。下列思想家中具有“相对主义思想”的是()墨子 庄子 普罗塔戈拉 塞内卡A B C D【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庄子思想主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普罗塔戈拉思想主张 【解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和“尚贤”,没有相对主义的思想,故错误;庄

7、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故错误;普罗塔戈拉提出“认识万物的尺度”,具有相对主义的思想,故正确;塞内卡主张人们用内心的宁静来克服生活中的痛苦,宣传同情、仁爱,故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7(2015浙江余姚三模14)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道法自然无为而治道家反对战争,主张顺应和尊重自然,希望统治阶级无所作为B宋书天文志载:“晋康帝建元二年闰月乙酉,太白犯南斗,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反映了“君权神授”思想C明朝王良(14831514)曾提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与李贽的某些思想相似

8、D“民主君客 ”论、“天下之法 ”论、“工商皆本 ”论和“公其非是于学校 ”说明黄宗羲从反清民族主义升华到反专制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思想;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解析】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反映了道家学派的主要政治主张,道法自然及要求要顺应和尊重自然,统治阶级无所作为便不会发生战争,因而其逻辑关系合理,故A项正确;“晋康帝建元二年闰月乙酉,太白犯南斗,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是对皇帝驾崩太子继位现象的描述,其不能体现出“君权神授”的思想,故B项错误;“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的观点是主张儒学的世俗化,而李贽的思想观点为贬斥程朱理学为伪

9、道学,提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C项错误;黄宗羲虽然主张限制君权,工商皆本,但其本质依然属于儒家思想,而不是资产阶级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A8(2015浙江绍兴一模12)如何理性看待社会中的等级身份,彰显平等价值。东西方思想家中有人提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有人认为“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有的倡导“人生而自由”。下列人物中,分别表达了这些主张的有()墨翟 孟轲 塞内卡 卢梭A B C D【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子思想主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塞内卡思想主张;启蒙运动卢梭思想主张 【解析】墨子“兼爱”的思想中包含平等博爱的意思,墨子

10、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故正确;孟子的思想主要包括:仁政、德治、性善论、民贵君轻等,未涉及自由平等的内容,故错误;塞内卡是斯多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该学派主张“人生而平等”,故正确;卢梭认为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故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9(2015浙江宁波二模14)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的一次重要的文明转型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现象有()A铁犁牛耕+庄园经济+贵族政治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B铁质农具+小农经济+官僚政治体制+百家争鸣的局面C男耕女织+城市商业+垂直管理体制+宗法和礼乐制度D精耕细作+重农抑商+分封制度体系+大一统

11、思想观念【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解析】“庄园经济”是汉朝时期的现象,“贵族政治体制”指世卿世禄,夏商周时期就有,不是新现象,故A项错误;“铁质农具+小农经济+官僚政治体制+百家争鸣”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新出现的,故B项正确;“城市商业”最迟出现于商朝,随着商人的出现而出现,故C项错误;“分封制度体系”出现于西周,故D项错误。【答案】B10(2015浙江嘉兴二模38)学习、借鉴和传承、创新是中国思想发展的重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

12、子(1)阅读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荀子的思想主张。指出荀子对儒家思想的重要贡献。(10分)【考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荀子思想主张【解析】(1)第一小问主张,依据材料一中“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可知荀子强调礼,并且礼法并用。依据材料一中“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可知荀子主张,天行有常,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第二小问贡献,需结合所学知识荀子思想的历史影响,可知荀子的思想是在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基础上,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答案】(1)主张:强调礼(或以礼为重);礼法并用;天行有常,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6分)贡献:广泛吸收各家

13、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4分)11(2015浙江丽水一模38)(26分)蔡元培先生称黄宗羲为“东方的卢梭”,其思想充满浓厚的民本色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1)根据材料一指出孟子、黄宗羲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来概括孟子、黄宗羲民本思想在历史上的地位或作用。(8分)【考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孟子思想主张;明

14、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思想主张【解析】(1)第一小问内容,根据材料一中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以得出孟子:民贵君轻;根据“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可以得出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第二小问地位或作用,根据教材可以得到孟子: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黄宗羲:为中国近代反对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答案】(1)内容:孟子:民贵君轻;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或批判君主专制)。(4分) 地位或作用:孟子: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黄宗羲:为中国近代反对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或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批判)。(4分)12(2015浙江温州三模38)(26分)古代中国思想与政治制度有紧密的联系。阅读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