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市2015届高三化学6月模拟练习卷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10038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东阳市2015届高三化学6月模拟练习卷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省东阳市2015届高三化学6月模拟练习卷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省东阳市2015届高三化学6月模拟练习卷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省东阳市2015届高三化学6月模拟练习卷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省东阳市2015届高三化学6月模拟练习卷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东阳市2015届高三化学6月模拟练习卷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东阳市2015届高三化学6月模拟练习卷试题(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东阳市2015届高三 6月模拟练习卷化学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Z原子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Y、Z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一定是ZYWB.Z的氢化物分之间存在氢键C.Y、Z形成的分子的中心原子可能采用sp3杂化D.WY2分子中键与键的数目之比是2:1【答案】C【解析】根据题设条件,可得W为C,X为Al,Z为Cl,Y可能是Si、P、S。选项A,若Y为Si,C的电负性大于Si。选项B,HCl分之间不存在氢键。选项C,SiCl4为正四面体,采用sp3杂化

2、选项C,S=C=S分子中,、键数据相等。2某物质的结构为:。对该物质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中不存在键B.该物质的分子中只含有共价键、配位键两种作用力C.该物质是一种配合物,其中Ni原子为配位体D.该物质中C、N、O原子存在孤对电子【答案】C【解析】选项A,该物质C、C原子间存在键。选项B,根据结构,该物质中H、O原子间存在氢键、C与其它原子间存在共价键、Ni、N之间存在配位键,所以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氢键、共价键、配位键三种作用力。选项C,Ni原子具有空轨道,是共用电子对的接受者,是配合物的中心原子。选项D,C原子最外层的4个电子全部成键,没有孤对电子。答案选C。3氧族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

3、如下表:H2OH2SH2SeH2Te100 60.75 41.5 1.8 下列关于氧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低的分析和推断中,正确的是A.氧族元素氢化物沸点高低与范德华力的大小无关B.范德华力一定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减小C.水分子间可能还存在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D.水分子间存在共价键,加热时较难断裂【答案】C【解析】H2S、H2Se、H2Te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其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强,其沸点逐渐升高,H2O与H2S等的结构具有相似性,其相对分子质量也小,但其沸点最高,说明H2O分子间除分子间作用力外,还存在一种其它分子不存在的特殊分子间作用力。H2O分子极为稳定,加热时共价键不断裂。综合上

4、述选项C正确。4汽车尾气中常常含有CO、NOx等气体,为减轻污染,当代汽车都加装了“三效催化净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其中不同符号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中有3种非极性分子B.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C.H2CO3、HNO3的相对强弱与分子中键的极性相关D.N2O5的水化物中不存在氢键【答案】B【解析】选项A,根据转化图示可知,甲为NO2,乙为CO,丙为CO2,丁为N2,CO2、N2为非极性分子。选项B,比较甲、丁的化学式,丁应该为单质,所以甲、丁中“黄”元素价态不等。选项C,一般地讲,含氧酸中

5、,OH的极性越强,在极性溶剂H2O中电离能力也越强,所以它们的酸性与键的极性有关。选项D,N2O4的水化物为HNO3,HNO3分子间存在氢键。5对比以下几个反应式:Cl+ClCl2 H1243 kJ/mol;O+OO2 H2497 kJ/mol;N+NN2 H3946 kJ/mol。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在常温下氮气比氧气和氯气稳定B.氮、氧和氯的单质常温下为气体C.氮、氧和氯分子在反应过程中释放能量D.氮气、氧气和氯气的密度不同【答案】A【解析】根据键能与分子稳定性的关系来解答。键能越大,表示化学键越牢固,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故选项A正确。分子的稳定性与物质的物理性质无关,故选项B、D不符

6、合。O2、N2、Cl2在反应过程中首先要分解成原子,需要吸收能量。6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中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甲醛的氧化,其反应如下:HCHO+O2CO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非极性分子B.0.5molHCHO含有1mol键C.HCHO、CO2分子中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相同D.液态水中只存在一种作用力【答案】C【解析】选项A,HCHO、H2O都是极性分子。选项B,根据结构, 0.5mol HCHO含有1.5mol键。选项C,HCHO、CO2分子中中心原子都采用sp2杂化。选项D,液态水存在氢键、分子间作用力、共价键等。7下图分别表示冰晶体、干冰晶体、金刚石晶

7、体结构,关于这些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晶体中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B.沸点:金刚石干冰冰C.冰晶体中的氧原子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可形成四面体结构D.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周围等距离且最近的CO2有10个【答案】C【解析】选项A,冰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很多,如分子间作用力、氢键、HO共价键等。选项B,金刚石是原子晶体,冰、干冰是分子晶体,所以金刚石的沸点最高,由于冰中存在氢键,其沸点比干冰高。选项C,根据冰和金刚石的结构,冰晶体中1个O原子与邻近的4个O原子可形成正四面体结构,金刚石中1个C原子与邻近的4个C原子可形成正四面体结构。选项D,在每个CO2周围等距离 且最近的CO2有12个(同层4个,

8、上层4个、下层4个)。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 8短周期的5种非金属元素,其中A、B、C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可表示为:A:asa,B:bsbbpb,C:csccp2c,D与B同主族,E在C的下一周期,且是同周期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由A、B、C、E四种元素中的两种元素可形成多种分子,下列分子BC2BA4A2C2BE4,其中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填序号)。(2)C的氢化物比下周期同族元素的氢化物沸点还要高,其原因是 。(3)B、C两元素能和A元素组成两种常见的溶剂,其分子式分别为 、 。DE4在前者中的溶解性_(填“大于”或“小于”)在后者中的溶解性。(4)BA4、BE4和

9、DE4的沸点从高到低的顺序为 (填化学式)。(5)A、C、E三种元素可形成多种含氧酸,如AEC、AEC2、AEC3、AEC4等,以上列举的四种酸其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填化学式)。【答案】(1)(2)H2O 分子间形成氢键(3)C6H6H2O大于(4)SiCl4CCl4CH4(5)HClO4HClO3HClO2HClO提示:由审题导引可知:A:H,B:C,C:O,D:Si,E:Cl。【解析】(1)、分别为CO2、CH4、H2O2、CCl4,其中H2O2为极性分子,其他为非极性分子。(2)C的氢化物为H2O,H2O分子间可形成氢键是其沸点较高的重要原因。(3)B、A两元素组成苯,C、A两元素

10、组成水,两者都为常见的溶剂,SiCl4为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苯中。(4)BA4、BE4、DE4分别为CH4、CCl4、SiCl4,三者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强,故它们的沸点顺序为SiCl4CCl4CH4。(5)这四种酸分别为HClO、HClO2、HClO3、HClO3,含氧酸的通式可写为(HO)mClOn(m1;n0),n值越大,酸性越强,故其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ClO4HClO3HClO2HClO。三、实验题9利用如图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量取50mL 0.25 mol/L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量温度;量取50mL 0.55mol/L NaOH溶液

11、,测量温度;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混合均匀后测量混合液温度。请回答:(1)NaOH溶液稍过量的原因 。(2)加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 (填字母)。A.沿玻璃棒缓慢加入 B.一次迅速加入 C.分三次加入(3)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 。(4)设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中和后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请根据实验数据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57.3 kJ,原因是 。【答案】(1)确保硫酸被完全中和;(2)B;(3)用环形玻璃棒轻

12、轻搅动;(4)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H=113.6kJmol1;(5)大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解析】(1)NaOH溶液稍过量的使确保硫酸被完全中和;(2)由于要测定热量,为了减小误差,故需一次迅速加入NaOH溶液;(3)用环形玻璃棒轻轻搅动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4)根据数据,求出该反应的中和热为0.4183.40.025=56.8 kJmol1,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H=113.6kJmol1;(5)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致使放出的热量大于实际中和热。四、

13、计算题 10(1)有H2SO4和HCl的混合溶液20mL,加入0.025molL1 Ba(OH)2溶液时,生成沉淀的质量w(g)和Ba(OH)2溶液的体积V(mL)的关系如图所示(C点混合液pH=7)。求:原混合液中H2SO4和HCl的物质的量浓度;A点和B点时溶液的pH。(2)向50mL 0.018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50mL 0.02mol/L的盐酸,生成了沉淀。如果溶液中c(Ag+)、c(Cl)的乘积是一个常数:c(Ag+)c(Cl)=1.01010,求:沉淀生成后溶液中c(Ag+)是多少?反应后溶液的pH是多少?【答案】(1)c(H2SO4)=0.025molL1;c(H

14、Cl)=0.1molL1;pH(A)=1.30;pH(B)=1.78;(2) c(Ag+)=1107mol/L;pH=2。【解析】(1)A点:0.02520103=c(H2SO4)20103c(H2SO4)=0.025molL1C点:0.025601032=0.0252+c(HCl)20103c(HCl)=0.1molL1A点n(OH)=0.025220103mol,n(H+)=(0.0252+0.1)20103molc(H+)=0.05molL1,pH=2lg5=1.30B点c(H+)=molL1molL1pH=1.78(2)由Ag+ClAgCl可知沉淀后c(Cl)=(0.020.018)50/(50+50)=0.001mol/L所以c(Ag+)=11010/0.001=1107mol/Lc(H+)=0.01mol/L,pH=lgc(H+)=2。五、综合题:共4题 每题15分 共60分11萘普生是重要的消炎镇痛药。如图是它的一种合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