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扶余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03132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松原市扶余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学年吉林省松原市扶 余一中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有关化学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自发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 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C 能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D 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2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A (g)+B (g)C (g)+D (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 C的生成速率和B的消耗速率相等B v正(A)=2v正(B)C 2v正(A)=v逆(B)D 反应混合物中A、B、C、D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3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高压有利于氨的合成B

2、 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C 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D 向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有利于氧气的生成4某主族元素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则该元素一定是()A A族元素B 第A元素C 第三周期元素D 金属元素5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2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A 2A+3B=2CB A+3B=2CC 3A+B=2CD A+B=C6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0.2mol/L,当

3、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A SO2为0.4mol/L,O2为0.2mol/LB SO2为0.25mol/LC SO2、SO3均为0.15mol/LD SO3为0.40mol/L7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NH4I(s)NH3(g)+HI(g);2HI(g)H2(g)+I2(g)达到平衡时,c(H2)=0.5molL1,c(HI)=3molL1,则此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A 12B 16C 20D 258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元素NSOSi原子半径/1010 m0.751.020.741.17根据以上数据,磷元素的原子半径可能是()A 1.10101

4、0mB 0.801010mC 1.201010mD 0.701010m9在相同的条件下(500),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甲容器充入1g O2和1g SO2,乙容器充入2g O2和2g SO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乙甲B 平衡时O2的浓度:乙甲C 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乙甲D 平衡时SO2的体积分数:乙甲10反应3Fe(s)+4H2O (g)Fe3O4(s)+4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 增加铁的量B 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半C 升高温度D 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11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深度的稀硫酸

5、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 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 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D 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12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g)H=a kJmol1H2(g)+O2(g)H2O(l)H=b kJmol12H2(g)+O2(g)2H2O(l)H=c kJmol1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它们都是吸热反应B 氢气的燃烧热为H=a kJmol1C 反应热的关系:a=bD 反应热的关系:2b=c13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 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B K值变化,平

6、衡一定移动C 平衡移动,K值可能不变D 平衡移动,K值一定变化14某温度下,反应H2(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数该温度下在体积均为10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反应物,起始加入量如下图所示:起始量甲乙丙H2(mol)122CO2(mol)112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反应开始时,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B 平衡时,甲和丙中CO2的转化率相等,均是60%C 平衡时,乙中H2的转化率大于60%D 平衡时,丙中c(H2) 是0.08 molL115能增加反应物分子的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同时可以改变转化率的是()A 升高温度B 使用催化剂C 增大压强D 增加浓度

7、16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是()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A B C D 17可逆反应mA(g)nB(g)+pC(s);H=Q,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分别符合如图中的两个图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mn,Q0B mn+p,Q0C mn,Q0D mn+p,Q018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6分)19请认真观察如图,然后回

8、答问题:(1)图中所示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的H=(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2)下列4个反应中,符合示意图描述的反应的是a盐酸与NaOH反应 bNa与H2O反应生成H2c铝热反应 d灼热的碳与CO2反应(3)途径()与途径()相比改变的措施可能是20对钢铁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适当延长其使用寿命(1)抗腐蚀处理前,生产中常用盐酸来除铁锈现将一表面生锈的铁件放入盐酸中,除去铁锈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件的腐蚀,开关K应置于处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3)图中若X为粗铜,容器中海水替换为硫

9、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N处,一段时间后,当铁件质量增加3.2g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铁件表面镀铜可有效防止铁被腐蚀,如果铁件部分未镀上铜,或镀层破损,镀铜铁比镀锌铁反而更易被腐蚀,请简要说明原因:21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2)反应是反应(选填“吸热”、放热)(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v逆(H

10、2O) dc(CO2)=c(CO)(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22有A、B、C、D、E、F六种主族元素,已知:(a) A原子有四个电子层,其K、L层电子数分别与N、M层电子数相等(b) B、C原子核 外电子层比A原子少一层,B的最高正价和负价的代数和等于零C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是H2C(c) D、E的阴离子都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D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E元素没有对应的含氧酸(d) F与A属同一周期且是上述六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1)它们的元素中文名称为:A: B: C:D: E:F:(2)A、C、D、F四种元素

11、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3)B、C、D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有强到弱的顺序为23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的差别进行发电海水中的“水”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1)写出负极电极反应式(2)当生1mol Na2Mn5O10时,转移电子的数目是用上述电池电解尿素的碱性溶液制合成氨的装置如图(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阴、阳极均为惰性电极)(3)写出A电极的名称(4)写出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5)已知电解排出液中=1,则起始时进入电解池中的原料配比是2014-2015学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一

12、中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有关化学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自发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 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C 能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D 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考点:焓变和熵变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化学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根据G=HTS,如G0,则反应能自发进行解答:解:A化学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不仅仅取决于焓变,故A错误;B化学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不仅仅取决于熵变,故B错误;C根据G=HTS,如H0,则只有S0,才能使

13、G0,故C正确;D自发进行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如G0,则反应能实现,故D错误故选C点评:自发反应的判断依据为:G=HTS,当G=HTS0,反应能自发进行;当G=HTS=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G=HT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焓变和熵变都不能独立地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自发反应的判断依据不能判断该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也不能判断熵的变化2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A (g)+B (g)C (g)+D (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 C的生成速率和B的消耗速率相等B v正(A)=2v正(B)C 2v正(A)=v逆(B)D 反应混合物中A、B、C、D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可逆反应2A(g)+B(g)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