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课件(9) 湘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982567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课件(9) 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三地理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课件(9) 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高三地理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课件(9) 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高三地理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课件(9) 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高三地理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课件(9) 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课件(9) 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课件(9) 湘教版(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综合分析 人文地理特征分析,一、 人口: 主要从人种、民族和宗教、人口及分布等方面分析。,例:(2007年苏州)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著名学者邦奇等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即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第一个为东亚和东南亚;第二个是南亚;第三个是欧洲;第四个是北美东部。图 为世界人类 大陆图的一 部分。,(1) 填出图中人类大陆的名称: A_;B_;C_;,欧洲,南亚,东亚和东南亚,(2) B人类大陆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是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人类在此聚居历史悠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热带季风气候)、发展

2、种植业自然条件优越。,(3) D处没有形成人类大陆,但却形成了一个人口孤岛,其原因是什么?,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小,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环境的人口容量小,D利用当地高山冰雪融水提供的水源发展了绿洲农业。,二、农业:,1.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科技、 劳动力、政策、工业 基础、风俗习惯,影响农业布局的因素,对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太阳光热 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产量的主导因素是市场的需求量 我国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能种植粮棉的主要原因是灌溉水源,上海、北京市郊建乳牛场、禽畜和蔬菜基地的主要原

3、因是满足市场需求 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把一部分粮田改种花卉、蔬菜和发展塘鱼的主要原因是发挥交通和市场优势 印度尼西亚的农业以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粮食不能自给的主要原因是长期殖民统治,农业结构单一,我国西北内陆的农业生产足畜牧业比重大于种植业,其原因主要是气候条件 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侧重发展畜牧业和园艺业,其原因主要是市场的需求量 欧洲北海沿岸多种植甜菜、马铃薯和麦类作物,很少种植谷类作物,主要原因是气候条件,常见农作物区位条件分析的规范性语言表达,常见农作物区位条件分析的规范性语言表达,常见农作物区位条件分析的规范性语言表达,常见农作物区位条件分析的规范性语言表达,2、世界主

4、要农业地域类型区位条件分析,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区位条件分析,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区位条件分析,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区位条件分析,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区位条件分析,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区位条件分析,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区位条件分析,二、农业:,1、影响 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区位条件分析,3、农业布局,例:(江苏地理, 36题)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B地区和C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比较两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生产条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表格中。,平原面积广阔,土壤肥沃,江淮地区,三江平原,水稻种植

5、业,商品谷物农业,热量丰富,降水充足,灌溉水源充足,热量不足,水旱灾害频繁,三、 工业:,1. 工业区位选择,(1) 从社会经济条件来看,工业区位选择有下列几种类型 原料指向型工业:如甘蔗或甜菜制糖工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等; 市场指向型工业:如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等; 动力指向型工业:如炼铝厂等;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如纺织工业、服装工业、家电装配工业等; 技术指向型工业:如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2) 从环境因素来看,工业区位选择要注意下列问题 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有组织地布置在城区;用地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 大气污染严重的工

6、厂,布局时要考虑风向,应选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或是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水污染严重的工厂则要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尽量在河流下游或靠近海边布局;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则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3)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a. 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正在逐渐加强。 b. 工业原料的运入、产品的运出,都需要交通运输。随着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运费在产品成本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在一些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已经不再足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c. 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d. 在工业生产机械化

7、、自动化不断解放体力劳动的同时,工业对劳动力技能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加。,例:(2006四川文综,36)读图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两阴影区均是著名工业区。乙工业区与甲工业区相比,工业发展的条件有何差异?,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较好;河运发达。,四、城市: 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例:(2006全国文综l,39)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了多处通商口岸,图表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分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

8、启了民族独立和富强的新时代。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从实际出发,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加.,(1) 根据所学的知识,分别指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特点。,东南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各省和中国内地(或长江中下游沿岸城市)。,在中国,近代铁路和公路出现之前,河流的交通运输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的趣味。图所示通商品口岸的选择与它们的方便的水路交通条件密切相关。 (2) 比较图中A、E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A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有时),E位于河口(长江口,是河运的起点或终点)。,在中国,近代铁路和公路

9、出现之前,河流的交通运输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的趣味。图所示通商品口岸的选择与它们的方便的水路交通条件密切相关。 (3) 影响A、B、C、D、E城市的区位,除交通因素外,还有哪些共同的地理因素?,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经济发达(农业发达,可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长江或河流)供水。,分析台北市成为台湾省最大城市的优势区位因素。,影响城市 区位因素,自然,气候,地形,河流,社会经济,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政治、宗教等,其它:科技、旅游等,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多雨,位于平原,地势低平,位于河流沿岸,水资源丰富,水运便利,台湾省的行政中心,台北的位置信

10、息:临海、临河;气候条件、地形 条件等 台北市的属性:台湾省的省会城市 设问要求:成为台湾省最大城市的优势区位条件,例:下图所示城市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西南风,请从城市合理建设的角度考虑,回答:,(1) 自来水厂应建在_;理由是_ _。 (2) 化工厂应建在_;理由是_ _ _。 (3) 疗养院应建在_;理由是_ _。 (4) 商业中心应建在_;理由是_ _。,交通便利,接近最大的消费市场,位于河流,的上游,水质比较洁净,化工厂会造,成水体污染,应该建在河流的下游,同时应该建在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位于山区,空,气比较洁净,城市中心,,五、 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

11、等); 生态破坏:包括资源(土地,生物,水,矿产)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生态平衡破坏)两大方面。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应从其现状、成因、危害及解决办法等方面来进行分析。,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内容只是区域特征分析和比较一般思路,并不是每个区域特征的分析和比较都要考虑上述所有因素,而是要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下图是我国某城镇规划图(比例尺为1:100 000),丙山峰的海拔高度为378米,据图回答(1)一(6)题。,(1) 该图的等高距为_米。 (2) 图中城镇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拟在,、四地中选一地建一大型仓库,最合适的位置是_。 (3) 为了加强乙村与甲城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图中a、b、c、d四条规划线,最合理的是_。 (4)图中铁路线的设计存在着穿越河流邻近港湾穿越城区坡度太大等问题,其中较明显的是_ A. B. C. D. ,100,c,D,(5)适宜并可能分布于该城镇所在省区的树种或水果有_(选择下列数码填充)。 苹果樟树茶树橡胶树油茶树红松马尾松毛竹柑橘椰子 (6)据图分析甲城镇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水资源、土地资源、旅游资源和海洋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