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980708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试题题 号一二三总 分得 分说明: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20分)1默写(10分) (1) ,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2)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曹操龟虽寿一诗中的千古传诵的名句是:“老骥伏枥, 。 ,壮心不已。”(4)咏雪一文中用“ ”和“ ”来比拟大雪纷纷。(5)请从下面两首古诗中任选一首,完整默写。(4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商隐夜雨寄北 2下列各语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我的母亲又遨过了一个严冬。B、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忘外了。C、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

2、能自做主张呢?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3下列句子中划横线处,应选哪一项词语依次填上才恰当()(2分)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_,教鞭轻轻地_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 般的神色。A、挡 打五彩缤纷 乞求B、击 抽 五彩缤纷 乞求 C、迎 敲花团锦簇 央求 D、迎 打 花团锦簇 央求4名著阅读。(2分)阅读下面小诗回答问题: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孩,卧在宇宙的摇篮里。诗句出自冰心创作的 ,这两句诗反映该作品 方面的内容。5仿照示例,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示例: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

3、切的叮咛,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母爱是 , ;母爱是 , 。6连词成句。(2分)A、精神镌烁 宽宏大量 面容慈善 独具慧眼 笑容可掬 天寒地冻 饱经风霜B、之所以因为尽管还如果就不但而 从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并且从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描述某人性格的话。(80字以内) 二、阅读(50分)(一)陈太丘与友期(16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4分)A、陈太丘与友期行()B、尊君在不()C、相委而去()D、下车引之()8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期日/中B、对/子骂父C、下车/引之D、元方入/门不顾9把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 的人,“友人便怒”,从友人的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友人是个 的人,从“友人惭,下车引之”还可看出友人是个 的人。陈元方维护了父亲的尊严,可知元方是个 的孩子,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礼的不满,体现不满的

5、行动是。11有人认为客人既已认错,陈元方就应当原谅他,而陈元方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是否也应算作“无礼”?说说你的看法。(2分) (二)老海棠树(19分)史铁生如果能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我想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奶奶。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

6、饭菜举过头顶,(A)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 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嘛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

7、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或者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时,奶奶就起来主动去扫院子,“唰啦唰啦”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见?”奶奶说:“不能那样,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我这才明白

8、,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B)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

9、我的责备。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飘进黑夜,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12请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概括“奶奶”所做的事。(2分) 13本文词语运用很有特色,请赏析文中A、B两处加点词。(4分)(A)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B)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14阅读、两段,说说“奶奶”为什么“不让自己闲着”,而且“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都在灯下学习”。(4分) 15品读第 段画线部分“奶奶。奶奶!奶奶”,从语气角度分析“我”心理变化的过程。(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