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精选汇编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979060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各地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精选汇编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全国各地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精选汇编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全国各地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精选汇编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全国各地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精选汇编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各地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精选汇编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各地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精选汇编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外的交往与冲突【2015 厦门】7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A“重本抑末”政策 B汉化政策C闭关锁国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2015盐城】3.明朝中后期,倭寇侵扰盐城,东台人葛天民针对“倭刀”只宜近战,难以远攻的特点,组织家乡民众将长竹削成竹枪远刺敌人,打败倭寇。下列人物与葛天民有同样贡献的是【A】A、戚继光 B.郑成功 C.郑和 D.康熙帝【2015漳州】6.明朝中后期,因为海防松弛,倭患严重,下列属于抗倭将领的是【B】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文天祥【2015佛山】5右图为福建省泉州市灵山的一座

2、碑文拓片。据此判断此碑始立于【C】A宋朝B元朝 C明朝 D清朝3【2015莱芜】 “左图右史”形象地说明了历史地图、图表、图示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右图反映的历史史实是【D】A唐朝对外交往频繁 B宋代海外贸易发达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5【2015广东】据史书记载,从1407年到1422年短短十多年间,有南洋多国使者多次搭乘船只访华。与南洋使者访华有关联的事件是【C】A马可波罗来华 B荷兰人抵达台湾 C郑和下西洋 D葡萄牙人到达澳门【2015十堰】16.下列哪一事件促进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B】A.戚继光抗倭 B.郑和下西洋 C.三角贸易 D.新航路的开辟【2015黔东南】16.观

3、察图片,回答问题。(1)上图为汉朝时开通的中外交通要道,请分别写出它的名称及起点。(2 分)(2)奉汉武帝之命,为开辟这条交通要道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谁?(1 分)(3)唐朝时有两位高僧也曾经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是谁?(2 分)(4)明朝时曾出现过中外交流的高峰,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 分)16(1)丝绸之路;长安(2分) (2)张骞(1分) (3)鉴真、玄奘(2分) (4)郑和下西洋(1分)29【. 7分】【2015黄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汉代的丝织品质量高,花色品种丰富,行销国内外。自长安经河西走廊向西,开辟了通往中亚、西亚和南亚的道路,因运销中国的丝织

4、品而闻名于世,这就是“丝绸之路”。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原文大意:由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节络绎不绝;从国外来的商贩,几乎每天都有进入边境的】。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材料二汉武帝以后,还开辟了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这就是近世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明朝,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迅速,最著名的是郑和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解决了陆路的不便性【因为陆路会经过许多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又中国东南沿海有季风助航,增加了由海路通往欧陆的方便性】。摘编自百度材料三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5、”【简称“ 一带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旨在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摘编自腾讯周刊(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丝绸之路上出现“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这种现象,两汉政府起了什么作用?(2 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明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迅速的原因。(3 分)(3)据材料三说明共建“一带一路”的宗旨。(2 分)29(1)大力支持丝绸之路的开通;对

6、交通贸易和丝绸之路进行管理、保护和改善。(2)政府的大力支持;具备大规模远航的客观条件(如造船技术、指南针的应用、气候条件);郑和等远航者的才能。(3)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共同打造区域经济合作架构。56. 【2015娄底】(16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成为时代热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古代丝绸之路始于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它历史性地创建了一条由东亚至欧洲的陆上交通大动脉,将中国与中亚、西亚直至南

7、欧的广大区域连接在一起。中国文化传媒网2014年8月(1)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什么朝代?为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当时的政府设置了一个什么机构?(4分)材料二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大明朝在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的情况下,能够平等对待那些小国,并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予而不是抢掠,是很不简单的。它不是武力的征服者,却用自己友好的行动真正征服了航海沿途几乎所有的国家。这种征服是心底的征服,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当那浩浩荡荡的船队来到时,人们不会四处躲避,而是纷纷出来热烈欢迎这些远方而来的客人。摘编自明朝的那些事儿(2)根据材料二,分析郑和船队

8、受到当地民众欢迎的原因。(4分)材料三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大国崛起(3)材料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认为“地理大发现”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材料四 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特别是推动实现互联互通,为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创造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在

9、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人民日报热点辨析(4)根据材料四,“一带一路”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它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4分)56. (16分)(1)汉朝(西汉) 西域都护(4分)(2)不以大国、强国自居;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交流;友好交往等;(任答两点即可。4分)(3)新航路开辟(2分)。世界连成一体,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相互对抗和争斗(意思相近即可,2分)(4)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2分)经济全球化(2分)28【2015淮安】古代中国是世界上的大国,国力强

10、盛、经济发达、文明程度很高。“以和为贵,友好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我们都能积极与其他国家保持友好交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 我国古代一条著名的商路材料二 今年5月14日,印度总理莫迪飞抵西安开始为期3天的访华行程,世界聚焦“西安会见”,为何选择西安?有媒体分析认为,西安与印度有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贞观初年一位高僧曾从这里出发,前往印度,取得佛经后又回到这里翻译佛经、弘扬佛法。材料三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有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材料四 明朝著名的航海家郑和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

11、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1)写出材料一种这条商路的名称及其起点。(2分)(2)材料二中的“一位高僧”是谁?(1分)(3)根据材料三写出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1分)(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2分)(1)丝绸之路;(1分)长安;(1分) (2)玄奘;(1分)(3)广州(或泉州)(1分); (4)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指南针的发明并广泛运用于航海事业,宋代以来我国造船业发达;(或郑和从小能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或得到了明成祖的支持;)(任意两点即可,2分)【2015海南】21.友好交往,和平共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陆地丝路之繁荣】材料

12、一 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1)写出材料一中,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物品和文化。(4分)由此可知,丝绸之路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2分)【海上丝路之昌盛】材料二 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材料三 郑和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

13、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4分)【一带一路之复兴】材料四 2015年3月,习近平在博鳌论坛上发表演讲,再次谈及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丝路崭新的时代内涵。(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古丝路崭新的时代内涵”的理解(2分)21(1)物品:农产品、手工业品。(每点 1 分,共 2 分)文化:信仰、价值观念、宗教 信念。(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共 2 分)作用: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其他答案意思相符亦可,2 分)(2)特点: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范围广、公平交易、和平交往。(“公平交易”“和 平交往”至少要答出一点。每点 1 分,共 4 分)(3)理解:古丝路曾搭起古代中国与世界友好交流的桥梁。在全球化的今天,古丝路更 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那就是: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深化合作,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繁荣发展。(围绕和平、合作、共赢等方面,言之成理即可,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