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1 北师大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948487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1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1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1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1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1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1 北师大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寄语: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复习目标:1、掌握本单元基础知识 2、理解并会运用基础知识。复习过程:一、根据提纲,掌握本单元基础知识,然后小组之间相互检查复习掌握情况。(25分钟)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意义是什么?2、农村改革的措施、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格局怎样4、科技、教育、文艺、体育成就有哪些?5、“一国两制”的构想是谁提出来的?这一构想首先是针对什么问题的?“一国两制”目的是什么?含义(内容)是什么?有什么重要地位?“一国两制”首先被运用于解决什么问题?说说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6、我国解决台湾

2、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统一之前,两岸交往遵循怎样的原则?说说近年来两岸交流情况,你认为这些交流有什么作用?7、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成就有哪些?8、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的改革的依据、方向?就业制度的改革的方针、机制及人们观念有哪些变化?9、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的目的、改革重点: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等。10、APEC成立于哪一年?它的中文名称是什么?宗旨是什么?中国哪一年加入APEC? 中国为其发展提出了什么原则?11、“邓小平理论”是何时提出的?有什么重要地位?二、测评海洋:(用20分钟的时间,独立完成,做完后,教师抽查两三个组,公布答案,其余学生互评互改,最后教师

3、强调错误较多的试题)1、“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这次变革的总设计师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2、邓小平说:“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方针政策。材料中所说的农村改革是属于 A思想改革 B经济改革 C政治改革 D对外开放3、胡锦涛曾引用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鼓舞和祝福深圳人民。1992年,为深圳“扶摇直上”再添动力的是( )A“一五”计划的执行 B大跃进运动的发动C

4、经济特区的建立D“南方谈话”的发表4、1979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的“分地”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时的“分地”相比,两者共同之处在于( ) 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A B C D5、中国粮食生产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19791984年间的4.9。粮食生产年增长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杂交水稻技术的不断提高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A. B. C. D. 6、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

5、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 A.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B.设珠江三角洲开放区C.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D.开放上海浦东新区7、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8、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B我国建立了深圳、上海、汕头、厦门、海南岛五个经济特区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D达万铁路是改革开放的成果9、对联折射社会生话,有着鲜明时代特

6、色。下列对联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 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10、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下面不属于改革开放后创新举措的是( )A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经济特区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11、2006年,澳门被评为亚洲“最具经济发展潜力城市”。2007年,美国时代杂志说“香港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具有活力。”上述材料可以说明(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价值 B“求同存异”倡议的合理C民族区别自治政策的成

7、功 D“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12、我国能够成功地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主要原因是( ) A国际地位的提高 B综合国力的增强C军事力量的壮大D“一国两制”的构想13、香港、澳门回归后,它们成为我国的( ) A经济特区 B特别行政区 C少数民族自治区 D经济开发区14、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C坚持不动用武力的原则 D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15、2012年5月,叙利亚爆发了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包括40多名儿童在内的100多名平民遭到了屠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要求制裁叙利亚,而中国则反对干涉叙利亚内政。

8、这16、一事件体现中国政府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大国强权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利益第一的原则D“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17、周恩来总理曾说:“我们再等它三年、五年等我们的力量强大了,再进去不迟。总有一天要请我们进去。”他说的“请我们进去”是指( ) A.中印建交B.出席万隆会议C.重返联合国D.中美建交18、40年前的一篇新闻稿中有这样一组关键词:乒乓外交、破冰之旅、历史性的握手、改变世界的一周。这篇新闻稿报道的应是( ) A.亚非会议圆满成功 B.中国重返联合国C.尼克松访问中国 D.中美正式建交19、2011年是周恩来总理逝世35周年。某校学生要编写一期以“周恩来外交成就”为

9、主题的黑板报,以下关于周恩来的活动与评价中,最适合这一主题的是( )A深明大义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顾全大局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争取和平奔赴重庆参加国共谈判 D高瞻远瞩推动中美关系坚冰消融20、邓小平曾说:“中美关系,好不到哪里去,也坏不到哪里去,对此要有清醒认识。”你认为对中美关系的认识比较“清醒”的是( )A.经济全球化需要中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B.美国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中国与它势不两立C.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中国应该与它结盟D.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上差异太大,没有合作的可能21、建国后,中国的外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请把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10、( )中印代表谈判,周恩来总理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出席日内瓦会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B、C、D、2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从此,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在世界舞台。某班同学准备举办新中国外交成就展览,以下哪些内容能够入选( )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上,与会国家接受了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倡议 1971年,中国加入联合1972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 2001年

11、,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 B C D23、据媒体报道:2011年9月,超级杂交水稻“Y两优2号”平均亩产达到926公斤。杂交水稻的培育者是( )A、袁隆平 B、刘筠 C、陈国达 D、黄伯云24、张爱玲曾说:“历史能供给卡通数不尽的伟大美丽的故事。”如果要给卡通现代中国辉煌的科学提供素材,可以选取的是( )“两弹”成功研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籼型杂交水稻“东方红一号”卫星A. B. C. D.25、九年义务教育是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奠基工程。九年义务教育属于( )A学前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等教育 D基础教育26、 下列体现改革开放后我党关注民生的做法有( )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建

12、立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保障城镇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A. B. C. D. 27、“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自主就业”等流行语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人民生活的提高 B综合国力的提升 C医保制度的建立 D就业制度的变化28、30多年前,在邓小平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材料一 图A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图B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会 图C伟大的历史转折材料二、有学者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专著和新的革命起点”。“(它)意味着中华民族在历经种种探索与曲折之后开始找到一条适合

13、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1)分别说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现在)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名称?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什么正确的思想路线?你认为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关键时刻转危为安开创新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说说图A、图B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我党哪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指出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哪一年召开的什么会议?这次会议有何重大决定?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依据“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指出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3)请说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4)材料二所说的“新的革命”是指什么?“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又被称作什么?(5)1978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为什么中国的1978年会被视为21世纪开始的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