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沐县青云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诗歌专题训练(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940470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沐县青云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诗歌专题训练(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省临沐县青云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诗歌专题训练(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东省临沐县青云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诗歌专题训练(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东省临沐县青云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诗歌专题训练(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东省临沐县青云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诗歌专题训练(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沐县青云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诗歌专题训练(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沐县青云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诗歌专题训练(新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专题训练观沧海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2、诗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历来为人称道,请自选角度赏析。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钱塘湖春行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孤山寺 ”起,到“ 白沙堤 ”终。以“ 春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 最爱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2、诗中有一个词语直抒作者胸臆,请你指出来并说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爱)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钱塘湖春天美景的

2、喜爱和赞美之情。“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 “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找出动词1分;赏析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5、“乱花渐欲迷人跟,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请你从具

3、有表现力的用词上加以品析。(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渐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次北固山下1、 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开阔无边的江天上.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写时序更替,蕴含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4、 赏析:“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1) 运用比喻的

4、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时令和景物的变化。(2) “生”表明了也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升起。“入”表明了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3) 蕴含哲理:新事物一定会代替旧事物,眼前的黑暗、挫折只是暂时的,我们要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天净沙 秋思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 萧瑟苍凉(凄凉) 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 孤寂愁苦(悲伤) 的情绪。2、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 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课外古诗词龟虽寿1、开头以神龟、螣蛇为喻,目的是什么?说明生命终会消亡的自然规律2、作

5、者慷慨高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在表达怎样的情怀?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豪迈情怀3、诗的结尾四句是(议论)的表达方式,旨在告诉人们什么道理?旨在告诉人们: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听从自然规律的摆布,一个人如果保养得法,也可以延年益寿。从而推迟“暮年”的到来,去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过故人庄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名句,试描绘画面。选一角度(如表达手法、语言运用)赏析。画面:绿树把村子轻轻地环绕起来,青山在村周四周远远地横斜。赏析:(1)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2)两句诗运用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

6、”,“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相互对应,十分工整。(3)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斜”字形象描画出村外青山又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强。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流露出诗人怎样思想感情?流露出诗人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之情(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题破山寺后禅院 1、 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的禅房。2、万籁此都寂与但闻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万物之音响全部消寂,而反有禅院的钟磬之音,袅袅不绝,似乎永恒地吟唱,它使这寂静的禅院更为空寂,

7、使这肃穆地世界更为庄严,使一刹那成为了永恒。(主要围绕反衬或以声衬静的写法来回答)3、作者着力描写了后禅院景物的 幽静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襟怀?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淡泊)情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李白的这首七言绝句在前两句中的写景有什么特色?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2、 从修辞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8、作者以新奇的想象,用拟人的手法,寄情于景,以月作使者,把无情月变成知心人,穿越时空追随友人,表达了对友人遭贬的无限同情和关切,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3、“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因何而愁?有愁不向人当面说,却要“与明月”,又是为什么? 答:因朋友王昌龄“左迁”(贬官)而愁。 作者并不在朋友身边,“闻”、“遥”可证。夜雨寄北1、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2诗中两次提及“巴山夜雨”,你分别是怎样理解的?第一个“巴山夜雨”是写实,渲染凄清寂寥的情调;第二个“巴山夜雨”是写虚,是想象与妻子团圆,突出重逢的温馨和愉悦。3、“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涨”

9、字意蕴丰富,请从眼前景、心中情两个方面作上点分析。(1)“涨”字写出夜雨连绵,秋池水渐渐涨满的情景。(2)作者秋夜听雨时孤寂感倍增,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愈浓。泊秦淮 1、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写“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展现的画面,并说说这一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轻轻的雾霭和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意可感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煞是空冷愁寂。具有朦胧、冷寂的特点(或迷茫、悲凉的特点)。2、作者在诗的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其作用。开篇两个“笼”字写出了水边夜色的迷蒙、冷寂。3.、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不顾国事艰难,只顾自己享乐的上层人物。全诗

10、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和愤慨。浣溪沙1诗人徘徊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和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图。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情怀,这是运用了的表现手法。答案:夕阳 落花 归燕 感时伤春 以景传情2、词人通过什么时节哪些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感?通过暮春时节,日落时分,夕阳、 落花、 归燕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对年华流逝的感伤之情。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抒发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感情。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个千古名句所蕴含的哲理?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要失去很多,但是我们也可以得到

11、很多新的东西.所以不要因为失去而伤心,要珍惜得到的东西.3、 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例子:“新”与“旧”的对比;或“去”与“来”的对比。好处:“新”是唱新词,“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怅惘情思。(或:“去”是落花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词好在哪里。(1)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2)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感情浓郁,(3)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揭示了人生易逝,轮回无穷的人生哲理。7

12、、“小园香径独徘徊”与词中的哪一句相呼应?“独”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无可奈何花落去 写出了作者在遍地落花小路上独自徘徊的孤独和失落。8、“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抒发了词人民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将逝的情思。过松源晨炊漆公店1、“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一句哲理深刻,试分析其中所蕴含的哲理。说明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陶醉于一时一事的成功中。2、试分析“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一句中“拦”字的妙处。“拦”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山比作生活中的困难,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梦令 1.描述“

13、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所展现的图景。暮色苍茫的天空里,突然出现一群雪白的鸥鹭,与湖面碧绿的莲叶交相辉映;宁静的湖面上空,突然奏响人声、鸟声和水声的交响乐章。2.这首词好似一幅图画,娓娓道来,其中流露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女词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观书有感1.全诗以方塘 为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2.上联写景怎样具体描绘方塘的清澈明净?诗人用清澈的方糖比喻什么?将方塘喻为明镜,用天光云影在水中的倒影表现塘水的清澈。诗人借方糖中的水之所以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4、 本诗颇有“理趣”的三、四两句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