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168中、联考2013-2014学年高三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939612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168中、联考2013-2014学年高三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合肥市168中、联考2013-2014学年高三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省合肥市168中、联考2013-2014学年高三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徽省合肥市168中、联考2013-2014学年高三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徽省合肥市168中、联考2013-2014学年高三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168中、联考2013-2014学年高三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168中、联考2013-2014学年高三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安徽省合肥市168中 、屯溪一中联考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把正确答案选出来,每小题4分,共44分)1(4分)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D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考点:物理学史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解答:解:A、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

2、力恒量,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故A错误;B、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B正确;C、奥斯特根据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偏转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C错误;D、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开普勒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2(4分)(2015东莞校级模拟)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都在不断减小B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C物体的位

3、移不断增大,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D物体的平均速度小于,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速度时间图象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小,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再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解:AB、速度时间图象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小,故物体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物体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减速运动,两物体的加速度都减小,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知,为一体受到的合外力都减小,故A正确,B错误;C、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由图象可知:随着

4、时间的推移,、的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城的面积不断变大,两物体的位移不断变大,故C错误;D、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如果物体的速度从v2均匀减小到v1,或从v1均匀增加到v2,物体的位移就等于图中梯形的面积,平均速度就等于,故的平均速度大于,的平均速度小于,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得到两物体的运动规律,然后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和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分析处理3(4分)(2011秋合肥校级月考)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当用80N的力竖直向上提它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A20N,方向竖直向上B20N,方向竖直向下

5、C0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考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合外力为零,根据题意求物体所受合外力解答:解:物体重力为100N,拉力为80N,拉力小于重力,只有当拉力大于等于重力时物体才可能离开地面,因此物体仍然静止在地面上,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所受合外力为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求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知道物体所处状态,应用平衡条件即可解题4(4分)(2010秋惠山区期中)如图甲所示,两物体A、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对物体A施一水平力F,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两物体在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则()A两物体做往复运动B两物体做加

6、速度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CB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始终与F的方向相同Dt=2s到t=3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摩擦力逐渐减小考点:牛顿第二定律;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A、根据物体受力判断物体的运动,根据受力的对称性,判断两物体是否做往复运动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合力的方向确定加速度的方向C、通过整体法和隔离法判断摩擦力的方向D、通过对整体加速度的变化,得知B物体加速度的变化,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摩擦力的变化解答:解:A、在02s内整体向右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24s内加速度反向,做减速运动,因为两段时间内受力是对称的,所以4s末速度变为零,在04s内一

7、直向前运动,然后又重复以前的运动故A错误 B、整体所受的合力方向改变,加速度方向随之改变故B错误 C、对整体分析,整体的加速度与F的方向相同,B物体所受的合力为摩擦力,故摩擦力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即与F的方向相同故C正确 D、t=2s到t=3s这段时间内,F逐渐增大,整体加速度逐渐增大,隔离对B分析,B的合力逐渐增大,即B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会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以及掌握整体法和隔离法的运用5(4分)(2011秋合肥校级月考)从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位置分别沿同方向抛出两小球A和B,其运动轨迹如图,不计空气阻力,要使两球在空中相遇,则必须()

8、A先抛出A球B先抛出B球C两球质量相等D同时抛出两球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高度比较运动的时间,从而确定小球的抛出先后顺序解答:解:A、B两球相遇时,下降的高度相同,根据t=知,平抛运动的时间相同,则两球同时抛出,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知道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初速度和时间共同决定水平位移6(4分)(2011秋合肥校级月考)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顺利完成第二次对接分离后,北京时间18日19时22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控制下,天宫一号成功实施第二次升轨控

9、制,轨道高度由337Km抬升到382Km,顺利由对接轨道进入管理轨道,天宫一号在对接轨道和管理轨道运动时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则()A天宫一号在对接轨道的运行速度小于在管理轨道的运行速度B天宫一号在对接轨道上通过制动减速后才能到达管理轨道C天宫一号在对接轨道上具有的机械能大于在管理轨道上的机械能D天宫一号在对接轨道上的加速度大于在管理轨道的加速度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人造卫星问题分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由轨道半径大小确定描述圆周运动物理量的大小求解即可解答:解: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ma可得卫星的运行速度v=可知,对接轨道半

10、径小,速度大,故A错误;B、在对接轨道上抬升轨道,天宫一号要做离心运动,根据离心运动条件可知,天宫一号需要在对接轨道上加速运动,故B错误;C、抬升轨道需要克服引力做功,故天宫一号在管理轨道上的机械大于对接轨道上的机械能,故C错误;D、由A表达式知,天宫一号的加速度a=,因为对接轨道半径小,加速度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知道卫星是通过加速做离心运动或减速做近心运动实现轨道高度的调整7(4分)(2011秋合肥校级月考)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3m的物体甲(有一个轻弹簧固定其上)静止,另一质量为m的物块乙以4.0m/s的速度正对甲运动,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运动始终在同

11、一直线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弹簧被压缩过程中,甲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当乙物块速度最小时,甲物块的速度为1.0m/sC当乙物块受到弹簧弹力最大时,甲物块的速度为1.0m/sD当乙物块动能最小时,甲物块的动能最大考点: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动量与动能定理或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综合分析: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其运动情况;由两物体不受外力,故两物体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乙的最小速度为零,由动量守恒求出此时甲的速度;当两个物体的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压缩量最大,弹力最大,由动量守恒定律求出相等的速度解答:解:A、在弹簧压缩过程中,弹簧的弹力不断增大,甲的加速度也不断增大,故甲物块做

12、加速度增大的变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乙物块的速度最小为0,设此时甲的速度为v甲,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得:mv0=3mv甲,得v甲=v0=41.33m/s故B错误C、当两个物体的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压缩量最大,弹力最大,设相等的速度为v,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mv0=(m+3m)v,解得,v=v0=4=1m/s故C正确D、乙物块的动能最小时,速度最小,而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甲仍在加速,当恢复原长时,甲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类似于运动的小球碰撞静止小球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要求同学们能正确分析两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知道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弹簧被压到最短,此时弹力最大8(4

13、分)(2014秋成都校级月考)如图所示,a、b、c、d是某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且ab=cd=L,ad=bc=2L,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点电势为20V,b点电势为24V,d点电势为12V一个质子从b点以v0的速度射入此电场,入射方向与bc成45角,一段时间后经过c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不计质子的重力)()Ac点电势高于a点电势B场强的方向由b指向dC质子从b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为D质子从b运动到c,电场力做功为4eV考点:电势;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在匀强电场中,沿着电场线方向每前进相同的距离,电势变化相等;根据电场线与等势面

14、垂直垂直画出电场线,根据W=qU计算电场力做的功解答:解:A、在匀强电场中,沿着电场线方向每前进相同的距离,电势变化相等,故ad=bc,解得:c=16V,而a点电势为20V则c点电势低于a点电势故A错误;B、设ad连线中点为O,则其电势为16V,故co为等势面,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则电场线沿着bo方向,故B错误;C、由上可知,电场线沿着bo方向,质子从b运动到c做为在平抛运动,垂直于bo方向做匀速运动,位移大小为x=2L=L,则运动时间为t=故C正确D、根据W=qU,质子从b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W=qUbc=1e(24V16V)=8eV,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找出等势面,然后才能确定电场线,要明确电场线与等势线的关系,能利用几何关系找出等势点,再根据等势线的特点确定等势面9(4分)(2011秋合肥校级月考)如图电路,将两个相同的电流计分别改装成电流表A1(03A)和电流表A2(00.6A),并把这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中用来测量电路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1的指针半偏时,A2的指针也半偏BA1的指针还没有满偏时,A2的指针已经满偏CA1的读数为0.6A时,A2的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