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第1课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课时作业(含解析)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916518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第1课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第1课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第1课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第1课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第1课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第1课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课时作业(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第1课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课时作业(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第一单元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与规律第1课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题号123456789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8 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A11 m/s2 B5.0 m/s2C1.4 m/s2 D0.6 m/s2解析:甲图所示为初速度,示数约是20 km/h5.6 m/s,乙图所示是末速度,示数约是60 km/h16.7 m/s,则加速度a m/s21.4 m/s2,故C选项正确答案:C2如图所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

2、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 m/s,由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A103 s B106 sC109 s D1012 s解析:在曝光时间内,子弹的运动可简化为匀速运动,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对应在该时间内的位移,子弹长度的数量级为102 m故子弹的位移数量级为104 m,而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 m/s,故曝光时间估算为t s2107 s,最接近B选项答案:B3A、B两物体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的加速度a11.0 m/s2,B的加速度a22.0 m/s2,根据这些条件作出下列判断,其中

3、正确的是()A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BA做的是匀加速运动,B做的是匀减速运动C任意时刻两个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为零D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解析:加速度是矢量,负号不表示大小,A正确;两物体的初速度方向不确定,不能判断是加速还是减速,B错误;若两个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均可为零,C错误;题意没有规定两个物体开始的运动方向,可能是相同的,D错误答案:A4甲、乙两人同时由相同位置A沿直线运动到同一位置B,甲先以速度v1匀速运动了一半路程,然后以速度v2匀速走完了剩下的后一半路程;乙在由A地运动到B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运动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乙的运动速度为v2,若v1v2,则甲

4、与乙相比较()A甲先到达B地B乙先到达B地C只要v1、v2取值合适,甲、乙两人可以同时到达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解析:设AB两地相距x,则t甲,所以甲,设乙从AB经历时间为t,则乙,所以.由于(v1v2)24v1v2(v1v2)20,所以乙甲,所以由得t乙t甲,即乙先到达B地,应选B.答案:B5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解析

5、:因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故物体速度要增加,只是速度增加变慢一些,最后速度达到最大值因质点沿直线运动方向不变,所以位移一直增大答案:B二、不定项选择题62009年1月,中国海军护航舰艇编队用时10天抵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为中国商船护航如图所示,此次护航从三亚启航,经南海、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总航程四千五百海里关于此次护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研究护航舰艇的运行轨迹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B“四千五百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位移C“四千五百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D根据题中数据我们可以求得此次航行的平均速度解析:将护航舰艇看作质点可较方便的研究其运行轨迹,故A对;由题图可知,“四千五

6、百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而不是位移,故B错,C对;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故D错答案:AC7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质点以1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BB质点先以5 m/s的速度与A同方向运动1 s,而后停了1 s,最后以5 m/s相反方向的速度匀速运动CB质点最初3 s内的位移是0 mDB质点最初3 s内的路程是15 m解析:B质点第1 s内的位移为5 m,第2 s内静止,第3 s内的位移为5 m,故前3 s内,B质点的位移为0,路程为10 m,选项D错,A、B、C对答案:ABC8跳水比赛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第29届奥运会上我国某运动

7、员正在进行10 m跳台跳水比赛,若只研究运动员的下落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小,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大B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C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质点D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匀速上升解析:运动员的下落过程阻力很小,可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故前一半时间内的位移小于后一半时间内的位移,A对;前一半位移所用时间大于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B错;研究运动员技术动作时,其大小不能忽略,C错;运动员相对水面加速下降,则水面相对运动员加速上升,D错答案:A9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

8、点出发,同时达到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B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C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位移相同,路程不同解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知选项A对;质点速度方向沿轨迹切线方向,故三个质点的速度方向不相同,选项B错;位移是指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在任意时刻,三个质点的位移方向不同,只有均到达M点后,位移方向相同,故选项C错,选项D对答案:AD三、非选择题10如图所示,一修路工在长为x100 m的隧道中,突然发现一列火车出现在离右隧道口(A)x0200 m处,修路工所处的位置在无论向左还是向右跑恰好

9、能安全脱离危险的位置问这个位置离隧道右出口距离是多少?他奔跑的最小速度至少应是火车速度的多少倍?解析:设人奔跑的最小速度是v,火车速度是v0,这个位置离隧道右出口A的距离为x1,离隧道左出口B的距离为x2,则由题意可得:,x1x2x,已知x0200 m,x100 m.解以上三个方程得:x140 m,vv0.答案:40 m倍11汽车从甲地由静止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丙地,乙在甲、丙两地的中点汽车从甲地匀加速运动到乙地,经过乙地时的速度为60 km/h;接着又从乙地匀加速运动到丙地,到丙地时速度为120 km/h,求汽车从甲地到达丙地的平均速度解析:设甲、丙两地距离为2l,汽车通过甲、乙两地的时间为t

10、1,通过乙、丙两地的时间为t2.甲到乙是匀加速运动,由xt得:t1.从乙到丙也是匀加速运动,由xt得:t2,所以甲丙45 km/h.答案:45 km/h12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下表给出了不同时刻汽车的速度:时刻/s1.02.03.05.07.09.510.5速度/(ms1)369121293(1)汽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是否为12 m/s?汽车做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和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否相等?(2)汽车从开出到停止共经历的时间是多少?(3)汽车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解析:(1)是;不相等加速运动从0增到12 m/s;减速运动从12 m/s到0,变化量的大小一样,但所需时间不一样(2)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a2 m/s26 m/s2.设汽车经t秒停止,t s0.5 s总共经历的时间为10.5 s0.5 s11 s.(3)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1 m/s23 m/s2,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1 s4 s,匀减速的时间t2 s2 s,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3(tt1t2)(1142)s5 s,则汽车总共运动的路程st1vt2t3m96 m.答案:(1)是不(2)11 s(3)96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