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0.17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时提升作业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913856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0.17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时提升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0.17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时提升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0.17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时提升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0.17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时提升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0.17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时提升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0.17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时提升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0.17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时提升作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程复习方略】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0.17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时提升作业(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2015湖北重点中学联考)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开始有所改变是在()A.“一五”计划期间B.十年探索时期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D.改革开放初期【解析】选A。“一五”计划期间,中国政府把苏联援建的工程和其他项目中的相当大的一部分摆在了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内地,初步改变了旧中国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故A正

2、确;B、C、D与题干要求“开始有所改变”不符,故B、C、D错误。【拓展延伸】“一五”计划把东北作为工业建设重点的原因(1)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工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铁路交通十分发达。(2)从历史上看,已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础。(3)由于当时这些项目要由苏联援助建设,东北地区离苏联距离较近,比较方便。2.(2015无锡模拟)1953年毛泽东批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特殊”“新式”是指()A.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形成公有制领导下的私营经济D.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

3、营【解析】选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与题中的“1953年”不符,故A错误;“特殊”“新式”应当指的是一种生产资料而不是经济发展方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在1956年才形成的,故B错误;1953年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形成公有制领导下的私营经济,故C正确;公私合营只是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方式的一种,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资本主义经济”,故D错误。【拓展延伸】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必要性和形式(1)改造的必要性:我国所进行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指对民族资本进行改造。在国民经济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相比,是先进的经济成分,与社

4、会主义国营经济相比,却是落后的成分。社会主义经济越发展,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同生产力发展的矛盾就越尖锐。因此在过渡时期不可能长期保存资本主义经济。(2)改造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经之路,它经历了由低级(统购包销、加工订货)到高级(公私合营)的发展过程。公私合营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是过渡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的最好形式。最后产生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即按行业将公私合营、私营企业统管起来。3.1953年3月16日,发布关于春耕生产给各级党委的指示,3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领导农业生产的关键所在的社论,这些文件指出领导农业生产要从小农经济现状出发,生产关系的改变

5、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否则,生产会受到损失。这说明中共中央认识到()A.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要保护个体农民利益B.农业生产要走合作化道路C.只有以小农经济为主体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D.以钢为纲,全面跃进已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解析】选A。材料中1953年正处于经济领域的三大改造时期,文件均是涉及农业发展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说明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充分认识到,在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过程中要保护个体农民利益,促进农业生产力健康发展。4.关于民主党派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思考一文中指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阶级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民主党派失去了原有的阶级基础。”这主要是指()A.地主

6、阶级和富农阶级已经被消灭B.我国已经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C.民族资产阶级已被改造为劳动者D.民主党派失去了存在的阶级基础【解析】选C。1949年到1956年,民主党派代表新中国的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改造中,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后变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资产阶级作为阶级不再存在,资本家被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故C符合题意。地主和富农与民主党派无关,排除A;B不符合题意,民主党派存在的阶级基础发生变化,不能说失去,D错误。5.一般认为,通过“1953年到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建立了走向现代化的制度基础。这说明()A.我国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推进现代化B.我国建立起适应多层次生产力发展需要的

7、经济体制C.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D.我国已经形成一整套的经济管理制度【解析】选A。1953年到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国家通过合作社形式实现农业、手工业改造,通过公私合营形式实现资本主义改造,故A正确;三大改造后,我国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故B错误;三大改造完成只是“我国建立了走向现代化的制度基础”,故C错误;三大改造完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始,还未形成一整套的经济管理制度,故D错误。【拓展延伸】三大改造的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1)从革命性质来看:三大改造前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三大改造后,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2)从经济基础来看:三大改造前,多种

8、所有制形式并存;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唯一的经济基础。(3)从生产关系来看:三大改造前,生产资料私有制大量存在;三大改造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社会各阶级成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6.(2015长郡中学月考)阅读“19561966年中国经济发展对比表”(以1956年为基数)分类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国家财政收入国民收入总额工业固定资产农业总产值粮食产量棉花产量1956年100%100%100%100%100%100%100%1966年约200%194.4%近180%300%124%111%161.7%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表相关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已经走向成熟B

9、.周恩来、邓小平在经济领域进行了有效调整和整顿C.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曲折,但成就仍是主流D.国际国内建设环境已经得到全面改善【解析】选C。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属于探索时期,没有成熟,故A错误;周恩来、邓小平在经济领域进行了有效调整和整顿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故B错误;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曲折,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但是从材料数据的变化可知成就是主流,故C正确;依据所学,当时国际上美苏冷战,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孤立封锁,国际环境并没有全面改善,故D错误。7.(2015新郑模拟)1958年1月,毛泽东尖锐批评了1956年6月人民日报

10、发表的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社论,说:“这篇社论实际重点是反冒进的。”这说明()A.毛泽东希望加快经济建设步伐B.阶级斗争成为国内主要矛盾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全面展开D.中国紧跟苏联建设步伐【解析】选A。1956年的人民日报社论点明了中国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但毛泽东在1958年针对反冒进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这说明他不反对冒进,A符合题意。8.(2015湛江调研)1958年7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宣称:“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说明当时的中国()A.国民经济发展欣欣向荣B.农业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C.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D.土地改革运动正蓬勃开展【解

11、析】选C。“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这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再结合题干时间“1958年7月”,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掀起了“大跃进”运动,这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的思想,故A、B错误,C正确;1952年,土地改革已经完成,故D错误。9.下图是新中国某时期河南省某县发行的“觉悟票”正面及背面说明,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计划经济时代商品短缺的产物B.人民公社时期刮共产风的产物C.平均主义大锅饭受挫后的产物D.“大跃进”运动的产物【解析】选C。“觉悟票”是人民公社时期发布的,从“觉悟票”说明内容中可以看出是对劳动表现好坏的奖惩,因此是平均主义大锅饭受挫后的产物,故C正确;“

12、觉悟票”不是购物票,故A错误;“觉悟票”内容没有体现共产主义,故B错误;“觉悟票”与人民公社有关,不是“大跃进”运动,故D错误。10.1962年,我国县以上的工业企业减少2万个,加上1961年减少的2.4万个,共计减少了4.4万个,相当于1960年底工业企业总数的45%。1962年工业总产值指标比1960年下降了47%,重工业下降了57%,轻工业下降了26%。同时,还切实整顿了所保留工业企业的管理。这些政策在当时()A.解决了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B.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C.使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D.纠正了党内“左”的错误【解析】选C。从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

13、作中的“左”倾错误,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但没有解决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故A错误;材料中主要讲调整工业比例,没有体现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故B错误;中共八字方针实行整顿调整后,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改善,故C正确。11.中国在19651976年间出现了三次经济复苏回升,分别是在1965年、1973年、1975年。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A.对外贸易的发展B.“大跃进”的推动C.实施“一五”计划D.纠正“左”倾错误【解析】选D。改革开放以后,对外贸易才得到较快的发展,故A错误;1958年出现“大跃进”,随后八字方针进行了调整,故B错误;“一五”计划是19531957

14、年,故C错误;1965年由于八字方针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1973、1975年,周恩来和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和整顿,实际上就是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故D正确。【拓展延伸】对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的理解(1)全面整顿就是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结束“文化大革命”的错误。(2)从整个“文化大革命”的过程来看,这场整顿为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奠定了基础。(3)从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来看,这场整顿为拨乱反正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探索做了必要准备,提供了宝贵经验,是邓小平理

15、论的酝酿阶段。12.(2015慈溪模拟)下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其解读最为全面的是()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C.“大跃进”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提高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解析】选D。通过识读图片可知,与1957年相比,1960年农业总产值下降,工业总产值上升。这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密切相关。“大跃进”运动中大炼钢铁,促使工业产值大幅上升;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强调“一大二公”,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出现了农业总产值的下降,B、C不全面,D解读最为全面,故选D。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在1957-1960年并没有被贯彻执行,故A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52分)13.(24分)在经济发展的方式上,世界各国长期存在着“国有化”与“私有化”的争论。“国有”与“私有”,往往被贴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标签。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