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4章 图形的认识单元评价检测 (新版)湘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911060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4章 图形的认识单元评价检测 (新版)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4章 图形的认识单元评价检测 (新版)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4章 图形的认识单元评价检测 (新版)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4章 图形的认识单元评价检测 (新版)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4章 图形的认识单元评价检测 (新版)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4章 图形的认识单元评价检测 (新版)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4章 图形的认识单元评价检测 (新版)湘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章 图形的认识(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2013重庆中考)已知A=65,则A的补角等于()A.125B.105C.115D.95【解析】选C.因为A=65,所以A的补角为:180-65=115.2.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戊五名同学有以下说法:甲说:“直线BC不过点A”;乙说:“点A在直线CD外”;丙说:“D在射线CB的反向延长线上”;丁说:“A,B,C,D两两连接,有5条线段”;戊说:“射线AD与射线CD不相交”.其中说法正确的有()A.2人B. 3人C.4人D.5人【解析】选B.甲:“直线BC不过点A”,正确;乙:“点A在直线CD外”,正确;丙:“D

2、在射线CB的反向延长线上”,正确;丁:“A,B,C,D两两连接,有5条线段”,应该有AB,AC,AD,BC,BD,CD六条线段,错误;戊:“射线AD与射线CD不相交”,射线AD与射线CD交于点D,错误.3.(2013孝感中考)已知是锐角,与互补,与互余,则-的值等于()A.45B.60C.90D.180【解析】选C.与互补,有+=180,与互余,有+=90,可推出-=90.4.如果AB=8,AC=5,BC=3,则()A.点C在线段AB上B.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C.点C在直线AB外D.点C可能在直线AB上,也可能在直线AB外【解析】选A.因为AB=8,AC=5,BC=3,所以AC+BC=AB

3、,所以点C在线段AB上.5.如图,将一副三角尺按不同位置摆放,摆放方式中与互余的是()【解析】选C.由图知选项C中+=180-90=90.6.甲、乙两人各用一张正方形的纸片ABCD折出一个45的角(如图),两人做法如下:甲:将纸片沿对角线AC折叠,使B点落在D点上,则1=45;乙:将纸片沿AM,AN折叠,分别使B,D落在对角线AC上的一点P处,则MAN=45对于两人的做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都对B.甲对乙错C.甲错乙对D.甲乙都错【解析】选A.由甲的做法知AC为DAB的平分线,所以1=DAB=90=45;由乙的做法知MA,PA,NA为DAB的四等分线,所以MAN=45.7.已知AB=

4、10cm,在A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AC=16cm,则线段AB的中点与AC的中点的距离为()A.5 cmB.4 cmC.3 cmD.2 cm【解析】选C.如图:因为AB=10cm,AC=16cm,D,E分别是AB,AC的中点,所以AD=AB=5(cm),AE=AC=8(cm),所以DE=AE-AD=8-5=3(cm).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8.如图,AOC和BOD都是直角,如果DOC=36,则AOB是.【解析】因为AOC和BOD都是直角,DOC=36,所以AOD=54.所以AOB=BOD+AOD=90+54=144.答案:1449.如图,已知C点分线段AB为ACBC=53,D点分

5、线段AB为ADBD=35,CD长为10cm,则AB的长为cm.【解析】设AB=xcm,则AD=x,AC=x,又CD=10cm,所以x-x=10,x=10,x=40.答案:4010.下列说法中,3时30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75;若1与2互余,3与2互补,则3=1+90;若AB=BC,则点B是线段AC的中点.正确的有.【解析】3时30分,时针指向钟表的3与4中间,分针指向6,所以此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75;因为3=180-2,2=90-1,所以3=180-(90-1)=180-90+1=1+90;当A,B,C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点B不是线段AC的中点.故正确的有.答案:11.(1)32.48=度

6、分秒.(2)722342=度.【解析】(1)0.48=0.4860=28.8,0.8=0.860=48,所以32.48=322848.(2)因为42=42=0.7,所以2342=23.7=23.7=0.395,所以722342=72.395.答案:(1)322848(2)72.39512.(2013淮安中考)如图,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在直线l上,若1=40,则2=.【解析】因为1+2+90=180,所以1+2=90.所以2=90-40=50.答案:50三、解答题(共47分)13.(10分)一个角的补角加上10等于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求这个角的度数.【解析】设这个角为x,则它的余角为(90-x),补

7、角为(180-x),根据题意,得(180-x)+10=3(90-x),解得x=40.所以这个角的度数是40.14.(12分)如图,已知,线段AB=20cm,E为AB的中点,C为AB上一点,D为AB延长线上的点,且CD=4cm,B为CD的中点.求线段EC和ED的长.【解析】EC=EB-CB=AB-CD=20-4=8(cm).ED=EC+CD=8+4=12(cm).答:线段EC长为8cm,线段ED长为12cm.15.(12分)如图,点A,O,E在同一直线上,AOB=40,EOD=25,OD平分COE,(1)写出图中所有互补的角.(2)求COB的度数.【解析】(1)AOB与BOE,AOC与COE,A

8、OD与DOE,COD与AOD.(2)因为EOD=25,OD平分COE,所以COE=2EOD=50,所以COB=180-AOB-COE=180-40-50=90.16.(13分)如图所示,数轴上线段AB=2(单位长度),CD=4(单位长度),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0,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6.若线段AB以6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线段CD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1)问运动多少秒时,BC=8(单位长度).(2)当运动到BC=8(单位长度)时,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多少?【解析】(1)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8,设运动t秒时,BC=8(单位长度),则:当点B在点C的左边时,6t+8+2t=24,解得t=2(秒).当点B在点C的右边时,6t-8+2t=24,解得t=4(秒).答:当t等于2秒或4秒时,BC=8(单位长度).(2)由(1)知:当t=2(秒)时,B点表示的数为:-8+6t=-8+62=4;当t=4(秒)时,B点表示的数为:-8+6t=-8+64=16.答: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4或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