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单元清试题 语文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909788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单元清试题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单元清试题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单元清试题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单元清试题 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单元清试题 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单元清试题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单元清试题 语文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一、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3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A骈死(pin)所恶(w)槽枥(l)冠者(gun)B寝衽(qn) 庖丁(po) 杖殴(u) 相马(xing)C订鬼(dng) 食马者(s) 粟(s) 韶乐(sho)D自省(xng) 蹴尔(c) 不屑(xi) 舞雩(y)2下列对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D )(2分)A士不可以不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B万钟于我何加焉(增加,指带来好处)C夫精念存想,或泄于目(显露)D不以千里称也(称号)3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B )(2分)A策之不以其道。B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C则谓鬼持箠

2、、杖殴击之。D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4下列句中朗读停顿最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滕子京/谪守巴陵郡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吾日三省/吾身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2分)A孟子是道家的经典著作之一。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它的主旨是舍生取义。B韩愈的马说借伯乐相马的故事,讽喻了封建统治者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C论语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讲人们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D“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的意思是“不管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优厚的俸禄”。6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D )(2分)A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

3、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B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一生。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不求甚解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7下列文字有三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3分)三十年前,雷锋以其平凡的人生实践,矗立起了人生价值的最高坐标。但市场经济大潮下滋生的个人主义、享乐之风不仅对助人为乐、奉献他人的价值观念遭受了极大冲击,而且加重了当下伦理失范、道德滑坡,以至于看见老人跌倒不扶,成为当下中国道德选择的难题!(1)第 句,修改意见:将“对”改为“使”(或将“遭受”改为

4、“造成”)。(2)第 句,修改意见:在“滑坡”后加“的程度”。(3)第 句,修改意见:在“不扶”前加“扶”(或“扶还是”)。8根据提供的语境,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句式一致,语意连贯。(3分)不要慨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若把人一生的足迹连接起来,也是一条长路;_若把人一生的光阴装订起来_,_也是一本厚厚的书_;若把人一生的情感窖藏起来,也是一壶香醇的酒。开拓一条怎样的路,_装订一本怎样的书_,酿造一壶怎样的酒,这是一个人必须面对和思考的人生课题。9古诗文默写。(7分)(1)论语十则中,孔子认为有一句话可以拿来作为终生遵守的准则,它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_。(2)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作

5、者借用流水比喻军民抗敌收复失地之心的诗句是_青山遮不住_,_毕竟东流去_。(3)满地落花,让看花人看到了暮春时“_应是绿肥红瘦_”的景象。(4)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流连忘返;幸福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_悠然见南山_”的悠闲自得;幸福是苏轼“_但愿人长久_,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102014年4月18日,一台以传统文化为核心资源的原创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在中央电视台开播。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6分)材料一: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

6、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材料二: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材料三: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1)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提示:能抓住“有价值”“值得学习和推广”两方面概括即可。(2)在中国成语大会猜成语节目中,主持人要求同组两人,一人用两个字的词描述,另一人根据描述在最短时间内猜出成语。在猜“鹤立鸡群”成语时,甲组选手用“禽鸟”“出众”描述;乙组选手用“站着”“众多”描述,你认为哪组

7、描述好?为什么?甲组好。示例:甲组既提示了成语用字,又提示了成语的意思,暗示性比较强。(3)仿照例句写话。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它像_,_。二、阅读理解(39分)(一)野池王建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11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_满溢(满)_,植物_丰茂_的景象。(2分)12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二)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

8、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3下列词语中的“临”字与“执策而临之”的“临”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2分)A如临大敌B临阵磨枪C身临其境 D临别赠言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1)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2)食之不能尽其材(喂)15翻译下列句子。(4分)(1)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马厩里

9、)。(2)其真无马邪?(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16从文中看,造成千里马被埋没和被摧残的原因有哪些?(2分)(1)伯乐不常有;(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三)【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

10、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乙】曾子(名参)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贻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选自说苑)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故患有所不避也(祸患,灾难;躲避)(2)纵子有赐,不我骄也(赏赐;傲视)18翻译下列句子。(4分)(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2)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

11、受?先生您又不是向别人索要(城),别人主动送您一座城,为什么不接受呢?19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舍生取义_;乙文中赞扬了曾子不受别人施舍、_廉洁自律_的高贵品质。(4分)20“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搜寻古今这样的“贤者”的言或行去印证孟子的观点。(2分)示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四)一张安稳的睡床 秦珍子 他们或许是这个城市最先感到天气转冷的一群人。霜降过后的某个中午,在北京城铁知春路站附近,一对年轻男女对坐于小路两侧。他们把头深埋进膝盖,乍一看,仿佛是刚结束了一场争吵的情侣。 然而当你悄悄走近,你会听到均匀的呼吸和轻微的鼾声。她身上,还穿着附

12、近餐馆的白色工作服。他手边,还放着隔壁工地的黄色安全帽。劳作了整个上午,他们在北方深秋一天里最温暖的时刻,疲惫地睡去。 与路人偶然见到的这个场景相似,近日,一组由专业摄影师拍摄的照片引起热议。这组照片被命名为“中国睡美人”,发布照片的网站编辑写道:“中国正试图通过辛勤劳动来使自己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富有的国家。只是有时候,他们需要休息一下。” 在这组照片中,你会看到水果贩子睡在堆积如山的柚子里,菜农在冬瓜垒成的“墙”边小憩,修路工人在冰冷的铁轨旁打盹,而一位养鸭人则直接睡倒在水塘边的空地上鸭群以他为圆心围成一圈,好像给他“站岗”。 有的人看完了或许会笑,为那些奇异的卧榻和古怪的睡姿;有的人会泛

13、起一阵心酸,为那些暴露在烈日下、浸透在汗水中的睡眠;更多的人则会油然而生感动:这些疲惫的人,正欲乘上一列奔驰的列车,朝着梦想而去,不知停歇。 事实上,早在2002年到2009年,德国人贝尔恩德哈格曼就曾拍过“睡觉的中国人”。在华工作的七年间,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国速度”。他把镜头对准保安、司机、建筑工人等普通劳动者,为他们“每周7天、一天24小时”的干劲而激动。 当人们惊叹中国高速的发展变化时,那些随意发生在街道边、小摊上、板车里的梦境被轻易地遗忘了。它们本该是构成这个国家宏大梦想的一个个具体表达,它们的主人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造梦者”。 然而许多时候,这些人因为疲劳,来不及找个安稳的睡床,就

14、已沉沉睡去。拍摄者从未觉得这种“哪儿都能睡”的行为有什么不体面。即使在公共场合打呼噜,即使睡眠条件再恶劣,在他看来,疲劳的时候就会打瞌唾,人们都一样。况且,照片中随意睡着的人不是无家可归、无榻可栖者,而是醒来就要马上投入工作的劳动者。他甚至欣赏这一点,认为“处事灵活”是中国社会的一种文化。 这当然并不仅仅事关“灵活”。如果睡觉不再是必需品,而只是一种消遣,那么试想,这群人中会有多少人放弃睡眠,宁愿夜以继日地奔忙?在那些古怪的睡姿和奇异的卧榻背后,是为改变命运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全部辛劳。 在照片中,建筑工人的卧榻砖块、水泥、钢筋,也许马上就要撑起高楼大厦,但其建造者却往往只能是仰望者,而非分享者。

15、用自己的奋斗努力活着,这充满尊严,然而象征工人身份的安全帽,只能为他们遮挡阳光,却难以为他们带来足够的体面和尊严。 一觉醒来,现实照进梦想,他们看到的只有远去的冒着滚滚浓烟的列车。 这些疲惫的身躯仅仅需要在这趟列车上拥有一张安稳的卧榻让启程者不必胆怯,让跋涉者得以休憩,让漂流者梦见未来。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21文章开头写道:“他们或许是这个城市最先感到天气转冷的一群人。”从“这个城市最先感到天气转冷”来看,本文所写的“这群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2分)因工作极度疲劳而露天睡觉。22下面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普通劳动者深深的同情,结合句中加点部分说说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3分) 一觉醒来,现实照进梦想,他们看到的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