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练习(26)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909037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练习(26)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年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练习(26)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年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练习(26)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年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练习(26)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年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练习(26)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练习(2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练习(2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练习(26)1(9分)碳酸钠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工业碳酸钠大多采用侯氏制碱法制取,所得碳酸钠样品中往往含有少量NaCl,现欲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方案一:沉淀分析法(1)把一定质量的样品溶解后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将所得沉淀_(填操作)、洗涤、烘干、称量洗涤沉淀的操作是_方案二:气体分析法(2)把一定量的样品与足量盐酸反应后,用如图装置测定产生CO2气体的体积,为了测定结果准确,B中的溶液最好采用_,但选用该溶液后实验结果仍然不够准确,其原因是_ 方案三:质量差分析法(3)把一定质量的

2、样品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采用如图所示装置,通过称量反应前后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质量,利用其质量差求算样品的纯度该实验的操作步骤有:在干燥管内填满碱石灰,质量为m g取n g样品装入广口瓶中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再称量干燥管质量为w g关闭止水夹打开止水夹缓慢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写序号):_若去掉装置A,测定结果_;若去掉装置B,测定结果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9分)有人设计一个Na2O2与CO2反应实验装置图如下: k+s-5#u打开止水夹,发现CO2通过裹有Na2O2的脱脂棉,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实验

3、现象所得出的有关Na2O2与CO2反应的结论是:a:有氧气生成:b: (2)甲、乙两位同学各称取质量为m g的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样品,并用下图所示仪器测定样品的组分。请回答下列问题:甲同学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是氧气的体积,该同学读取实验数据时应注意冷却至室温、_、眼睛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乙同学通过连接仪器进行实验,他测得的数据是 。按他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的实验结果偏高,理由是 。为了测得准确的实验数据,请你将乙同学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每种仪器只准使用一次),写出各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 。k+s-5#u 按设计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若测得实验前后装置的质量分别是w1 g和w2 g,则样品中碳

4、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在的改进装置中由于受到仪器的局限,是否也有不足之处 (若没有,此空不必回答;若有,请一并说出不足的理由) 。3(10分)铝镁合金已成为飞机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下列两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方案一】实验方案将铝镁合金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步骤(1)称取54g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溶于V mL 20 mol/L NaOH溶液中。为使其反应完全,则NaOH溶液的体积V 。(2)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该步骤中若未洗

5、涤固体,测得镁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方案二】实验方案将铝镁合金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测定生成气体在通常状况(约20,101105Pa)的体积。问题讨论(1)同学们拟选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实验:稀硫酸合金 ABCDEFG浓硫酸水你认为最简易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A接( )( )接( )( )接( )(填接口字母,可不填满。)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轻轻打开其活塞,一会儿后稀硫酸也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请你帮助分析原因 。实验结束时,在读取测量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时,你认为合理的是 。A待实验装置冷却后再读数B上下移动量筒F,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

6、C上下移动量筒G,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D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水平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2)仔细分析实验装置后,同学们经讨论认为以下两点会引起较大误差:稀硫酸 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氢气,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大;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小。于是他们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 。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为V1 mL、V2 mL。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_mL。4(10分)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利用NaHCO3、NaCl、NH4C1等物质溶解度的差异,以食盐、氨气、二

7、氧化碳等为原料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以下A、B、C、D四个装置可组装成实验室模拟 “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实验装置。装置中分别盛有以下试剂:B:稀硫酸;C:盐酸、碳酸钙;D:含氨的饱和食盐水、水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表0102030405060100NaCl35735836036_3366370373398NH4HCO3119158210270NaHCO3698196111127145164NH4Cl294333372414458504553773(说明:35NH4HCO3会有分解)请回答以下问题:(1)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 (填字母)。(2)A装置中盛放

8、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3)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D温度在3035,原因是 。(4)反应结束后,将锥形瓶浸在冷水中,析出NaHCO3晶体。用蒸馏水洗涤NaHCO3晶体的目的是除去 杂质(以化学式表示)(5)将锥形瓶中的产物过滤后,所得的母液中含有 (以化学式表示),加入氯化氢,并进行 操作,使NaCl溶液循环使用,同时可回收NH4C1。5(13分)乙二酸通常以二水合物的形式存在,俗称草酸晶体已知草酸晶体在101时熔化并开始升华,157时大量升华,继续升温会分解生成CO、CO2和H2O(1)下列关于乙二酸的叙述正确的是(填编号)_能和乙二醇发生酯化反应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溶液能使蓝色石

9、蕊试纸变红 能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气体玻璃棒(2)乙二酸的工业生产方法之一是以乙二醇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用空气氧化得到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3)欲检验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产物中是否有CO2,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装置1、装置2来完成实验(I)简述检验装置1气密性的操作方法 :_。(II)B和E两个装置中更合理的是_E,理由为: _ _。(III)请从AF中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一套可更好达到实验目的装置,按照气流由左到右的顺序依次为(用字母表示):_。()一定条件下草酸氢铵分解生成NH3、CO、CO2和H2O,110时将该混合气体先通过Na2O2,再通过浓硫酸分别增重Ag和Bg

10、; 若将混合气体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Na2O2分别增重Cg和Dg(能反应的气体均可吸收完全,且该条件下CO与Na2O2不反应),则A、B、C、D的大小关系为:_。参考答案1解析:测定碳酸钠样品(样品中混有氯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即想法得到一定质量的样品中含有Na2CO3的质量,方法有:设法将Na2CO3或NaCl转化为沉淀或将Na2CO3转化为气体,然后测定沉淀的质量或气体的体积或气体的质量来求算(1)中沉淀应过滤出来,然后洗涤、干燥、称量(2)中为保证CO2气体不溶于B瓶液体,瓶中液体应盛饱和NaHCO3溶液以降低CO2的溶解度;但A中所用盐酸具有挥发性,因此CO2气体中会混有HCl,H

11、Cl会与NaHCO3溶液作用生成CO2,从而导致CO2的体积要比实际的多(3)依据实验目的,结合各装置中试剂的性质,不难确定操作顺序等答案:(1)过滤沿玻璃棒缓慢地向过滤器中的沉淀上加蒸馏水至浸没过沉淀物,使水自然流下,重复23次(2)饱和NaHCO3溶液CO2气体中混有的HCl气体与NaHCO3溶液作用生成CO2(3)偏大偏大2答案:(1)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1分) (2)调节液面高度相同(1分)k+s-5#u 二氧化碳的质量(1分);气体中的水蒸气被碱石灰吸收,同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也被碱石灰吸收。(1分)AHGBCFE或AFEBCHG(B、C可交换)(2分,见错不给分)(2分) 有(1分),装置中二氧化碳不能全部被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