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师综合性教案评比选送.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5902226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师综合性教案评比选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师综合性教案评比选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师综合性教案评比选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师综合性教案评比选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师综合性教案评比选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师综合性教案评比选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师综合性教案评比选送.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学案 姓名: 班级:课 题: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师版学习目标:1、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2、反复诵读,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3、理解本诗的意境及其所展示的诗人独特人生态度和傲岸性格。教学重难点: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授课用时:两课时【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预习环节:2、 常识简介:1、解题 梦游,梦中游览。说明内容的虚实。天姥,指天姥山。是所梦的内容。“吟”本指吟咏,即作诗。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这的一种体裁,内容多有悲愁感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说明本诗写作目的。所以整个

2、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表明自己的视权贵,傲岸不屈,与宫廷生活彻底绝裂的态度态度和意向是真。了解“诗仙”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现存诗歌_900_余首,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李白长于乐府与绝句,其诗风格豪放而飘逸,语言热烈奔放而清新自然,对后世影响较大,杜甫称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与杜甫并称“李杜”,有李太白全集。3、作品背景: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天

3、宝元年 (公元472年),李白经友人吴筠的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到了长安,得到的是翰林供奉,任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粪土王侯”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 (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天宝四年秋 (公元745年),他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赠给友人,借以排遗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4

4、、资料补充:李白的一生是复杂的,他兼有游侠、隐士、道人、策士、酒徒等类人的气质和行径。他一方面接受儒学“兼济天下”的思想;另一方面又接受道家尤其是庄子遗世独立的思想,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间万物;他还接受游侠思想影响,所以敢于蔑视封建秩序,打破传统。但在黑暗现实面前,李白的人生理想始终未能实现,但他又在追求。矛盾、冲突及遭打击后的愤懑、狂放就产生了。李白的一生基本与盛唐时代相始终,盛唐那种繁华、大气、兼容并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风气,对李白的思想、气质都产生了深深的影响,当然也直接影响了李白的创作。以致后人评李白有“盛唐之象”。 浪漫主义诗作的两大支撑:瑰丽的想象、大胆的夸张。3、基础要点扫描

5、(一)字音识记 天姥(m) 瀛(yng)洲 剡(shn)溪 渌(l)水 谢公屐(j) 暝(mng) 澹(dn) 殷(yn)岩泉 訇(hng)然 石扉(fi) 鸾(lan) 霓(n) 魂悸(j) 嗟(ji) 怳(hung)二、 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我国古代诗歌艺术的发展在唐朝达到了顶峰。唐朝,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一个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在唐诗的百花园中有一朵色泽不同的奇葩,他郁郁不得志时,会悲愤地呼喊:“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当能实现伟大抱负时,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一生酷爱饮酒:“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他豪迈而自信:“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热

6、爱祖国,纵情山水:“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李白。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他的怀李白中这样写到:“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三、 学习过程:整体感知,梳理全诗结构 (一)、初读全诗,并用诗中原句填空:1、诗人入梦追寻天姥山的原因是: “海客谈瀛洲,对此欲倒东南倾” 2、诗人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我欲因之梦吴越” 3、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 4、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5、初读全诗,以“梦游”为分界点,试概括全诗脉络,并用四字短语归纳层意:梦游之由(起)梦游之景

7、(见)梦游之吟(叹) 【教师分析参考】一、梦游之由(起):“海客谈瀛洲”到“对此欲倒东南倾。”二、梦游之景(见):“我欲因之梦吴越”到“失向来之烟霞。”三、梦游之叹:“世间行乐亦如此”到结尾。鉴赏第一层:吟诵指引鉴赏第一层相关练习雄浑有力,气势贯通景仰向往轻读,语气稍带夸张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实在)(寻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 谈论 ) ( 有时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遮断 横断)( 超过 )( 遮掩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拔 :A.拔出来 B.提拔 C.超越、高出 D.攻取、占领势拔五岳掩赤城( C )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 ) 今

8、者项庄拔剑舞( A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D )1、 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瀛洲”是什么地方?有何好处?给第一层下条批注答:瀛洲是传说的东海三仙山(蓬莱、方丈、瀛洲)之一; 好处: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四处对照衬天姥一层烘托显神奇 且产生强烈的诱惑,勾起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2、本层写天姥山的山势的时候运用了四重对照,找找看: 对比的对象 对照的结果 对照的作用 使用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写作手法:以虚引实、比较、衬托 修辞手法:夸张衬出天姥山高大、巍峨的特点天姥山与 天 比 横天姥山与 五岳 比 拔 天姥山与 赤城 比 掩 天

9、姥山与 天台 比 倒、倾【教师分析参考】本层先说“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使诗一开头就带有神奇的色彩;再说“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扣住题目,转入正题。在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出天姥山如何如何高,而是采用比较和夸张的手法极写天姥之高:先把它与天相比横在半天云上,与天相连;再与其他山比,其高峻超出五岳,盖过赤诚;最后与天台山相比,连一万八千丈的天台山在它的面前,也矮小得象要倾倒下去一样。这样,就把天姥山的高耸写得淋漓尽致,仿佛那高峻挺拔、在云霞里时隐时现的天姥山就在我们眼前,唤起了我们的幻想,将跟着诗人一步步飞向那梦幻的境界。轻读亲切吟诵指引鉴赏第二层第二层可以分为四小层夸张更厚重声音

10、洪亮 夸张语气厚重轻快愉悦之感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 依据 )( 代词,代越人谈论天姥山的话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 清 ) ( 猿声凄清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 迷恋 ) ( 黄昏 )轻、慢、抑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使震响)(使战栗)( 使震惊 )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闪电 ) ( 神仙住地 ) ( 大声 ) ( 高空 ) ( 神仙住处,金台银阁)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

11、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慢、轻、惆怅、无奈( 云彩 ) (演奏) (形容神仙之多)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 猛然) ( 指觉醒以前 )1:飞度镜湖特点:幽幽静雅致2:登山览胜特点:奇雄奇迷离3:洞天仙境特点:盛盛大壮丽4:梦醒若失一、思考并回答:1、 “一夜飞渡镜湖月”的“飞”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作者迫切的心情。“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的“送”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月亮亲切,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2、为什么诗人在登高耸入云神奇雄峻的天姥山时,用了“身登”一词?为何不用“攀登”? 答:“攀登”给人一种艰难、费劲的感觉,“身登”更能

12、表现诗人登山的轻快、心情的喜悦和游兴的浓厚。3、 哪一句诗句最能表现诗人眷恋山水、乐而忘返的情景? 答:迷花倚石忽已暝 【教师分析参考】:前面描写诗人白天游山的情景,“忽”字一转,既带过时间推移,又表现诗人深被山中奇花异石吸引,观赏不够,留连忘返的情景,体现了诗人迷峦山色,玩之不足的心情。这里描写的不是一幅静止的画,而是随人移动而变化的长轴画卷,真是景象万千。4、李白用他的惊人的想象力,驰骋无羁的笔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神仙出场图,把读我们带入令人目眩的神仙世界,梦境达到高潮。请放飞你想象力,用散文化的语言对“列缺霹雳仙之人兮列如麻”进行描绘。【参考】:电闪雷鸣,山峰崩塌。仙洞的石门,訇地一声从

13、中间打开了。仙府的天空浩瀚无边,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砌成的宫阙,以云彩作衣裳啊以轻风为骏马,云里的神仙啊接二连三地下来。老虎弹着琴瑟啊鸾鸟驾着车,仙人多得像麻一样数也数不清,多么其乐融融的场面啊。5、正当梦入高潮时,作者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富丽堂皇的“仙境”突然地消失了,诗人醒来了,诗人的心情是苦闷无奈的,他没有进入仙府。但诗人醒得好,诗人没有入仙,没有逃避现实。诗人以现实的冷清与梦中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他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之情。吟诵指引鉴赏第三层坚定、豪迈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 摧眉 折腰 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低头 )(弯腰)翻译整句:哪能够低头弯腰伺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使得我整天不愉快呢!1、 本来全诗由入梦到梦醒,已经是很完整的结构,为什么后面还有几句诗呢?其实,这是诗人的议论,他的感叹。梦是虚,梦醒后才是实,由写梦转入写实,揭示全诗的中心意思。这是由梦醒后的徘徊失望引出的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当中有对人生的伤感,逃避现实、消极处世的一面,譬如这句:“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也有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对当时的恶势力决不妥协的决心,例如这句:“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