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2015版高中历史 苏联的经济改革配套练习 岳麓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902223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频考点)2015版高中历史 苏联的经济改革配套练习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频考点)2015版高中历史 苏联的经济改革配套练习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频考点)2015版高中历史 苏联的经济改革配套练习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频考点)2015版高中历史 苏联的经济改革配套练习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频考点)2015版高中历史 苏联的经济改革配套练习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频考点)2015版高中历史 苏联的经济改革配套练习 岳麓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5: 苏联的经济改革【课后练习】【高考链接】训练一、选择题:1、(2012广东文综,22)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2(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22)1964年到1982年期间,前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了“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A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 B破坏法制现象得到纠正C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 D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3(

2、2010福建文综23)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 ”、“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判断,该时期是()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D普京执政时期4(2010北京文综22)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5(

3、2009广东文基34)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正确理解是()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6(2007江苏历史20)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不属于斯大林时期的是()A推进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 B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C联合个体小农经济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D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二、非选择题:7(2007全国文综40)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

4、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下,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1953年为580万公顷,1956年达1640万公顷,1962年增至3710万公顷。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那样高。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其

5、原因。【答案】后果:玉米种植挤占了耕地,导致其他粮食作物减产;玉米产量和质量未达到预期目标。原因:凭主观意志办事,不顾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用行政命令强制推广;生产管理不善;急于实现不切实际的赶超目标;追求霸权地位。【各地模拟】训练一、选择题:1(2013安徽省高三大联考)赫鲁晓夫曾说:“自行编制计划的制度,对于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来说是争取巩固集体农庄经济的强有力手段。他能够从单位面积上获得最高产量出发进行安排。”这表明赫鲁晓夫想通过改革A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提高粮食价格增加农民收入C巩固斯大林体制的地位 D推动荒地开垦增加粮食产量2(2013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一模)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

6、书记以后,提出“使集体农庄庄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公有经济发展的原则”,规定从1958年7月起取消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粮食、油料、马铃薯、蔬菜、肉、蛋、羊毛的制度,实行统一的农产品收购办法。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A部分承认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B废除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C巩固农村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 D恢复农民的产品支配自主权3(2013江苏宿迁高三一模)赫鲁晓夫是第一个敢于向社会主义旧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他的改革实践对整个社会主义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大规模开垦荒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B扩大地方和企业权利,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C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理论

7、上取得重大突破 D一定程度上冲击斯大林模式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4. (2013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四) 2006年底,据俄罗斯权威民意调查机构列瓦达中心的民调显示,勃列日涅夫是仅次于普京的声望最高的领导人61%的受访者认为其执政时期是二战后苏联(俄)国家发展最好的时期。民众怀念勃列日涅夫时期的主要理由是 ( )A.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B.苏联保持了大国的荣光c苏联军事实力全面超过美国 D.首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5(2013安徽示范高中高三二联)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

8、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为此,当时苏联可能采取的新措施是A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 B取消部门管理体制C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 D开垦荒地种植玉米6(2013湖北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三期中)1991年8月19日,苏共中的保守派软禁了总统戈尔巴乔夫,试图收回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同时终止不成功的经济改革。其经济改革之所以不成功,主要由于A改革完全放弃了苏联传统做法 B改革忽视重工业的优先发展C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配套措施 D首先进行政治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7(2013湖北荆州高三一模)以下表格是19611985年苏联资本生产率变化趋势表,制约苏联资本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是1961196519661970

9、197119751976198019811985资本生产率3520404034A过分倚重重工业而产生经济结构性缺陷 B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经济发展脱节C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增长 D粗放型经济导致单位产品的物质消耗巨大二、非选择题:8(2012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36题)(30分)关注世界,关注未来,关注国家的发展。2011年是苏联解体20周年,以史为鉴,继往开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9181937年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发展状况表项目1918年1929年1930年1934年1937年集体农庄数(单位:千个)165708592333243参加

10、集体农庄的户数(单位:百万户)0021060157185集体化的比重:占农户总数的百分比0139236714930占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不详149336874991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1)上述表格反映出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哪些特征?指出这一运动的主要目的。(8分)材料二 (赫鲁晓夫提出)在最近十年(19611970年)里,苏联在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最强大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在第二个十年(19711980年)结束时,苏联将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完全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将在下一个时期完成。齐世荣主编:当代世

11、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赫鲁晓夫在重大决策问题上所犯的错误。从其经济改革措施中举一例加以说明。(4分)材料三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历史2(必修)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社2007年版(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8分)材料四 19811985

12、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51%、31%、22%、18%。因此,戈尔巴乔夫一上任就惊呼,“国内形势已经潜伏着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历史2(必修)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社2007年版(4)指出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首要目的。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指出苏联解体过程中在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错误做法。(4分)(5)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哪些启示?(6分)【答案】(1)特征:集体农庄发展迅速;全盘集体化。(4分)经济目的: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4分)(2)赫鲁晓夫对社会主

13、义建设缺乏科学认识,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2分)他大规模垦荒,提倡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使许多地方变成了荒漠。(2分)(3)苏联经济的发展日趋迟缓,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进入停滞时期。(2分)原因: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阻碍了改革进程;推行霸权主义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个人作风专断。(6分,任答三点即可)(4)改革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摆脱苏联国内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出现的停滞和衰退局面。(2分)苏联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2分)(5)启示:认识到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经济建设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经济建设要搞好综合平衡,协调发展;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反对西方的“和平演变”。(6分,任答三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