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877305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曲周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试历史 试卷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英国学者汤因比认为:夏代是传说的朝代,商、周是真实的存在。最能支持此观点的证据是( ) A诗经里有大量歌颂商、周的诗篇 B史记里夏代的记载没有商、周丰富 C 夏禹是传说人物,商汤、周文王是历史人物 D 夏代文字尚未发现,商、周有较成熟的文字2、历史学者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2、该时期是指( )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3、余时英在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一文中说:“北宋逐路取人,则经过南北士大夫长期争论而获致;明代分南、北、中卷也起源于洪武时北方落第举人的抗争。”这表明 ( ) A科举制是按区域分配取士指标 B科举制兼涵了地方代表性 C南北士大夫为争夺权势长期斗争 D科举制是一种古代代议制4、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有

3、句古话说:“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B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消除了割据的经济基础C“大一统”的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D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5、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通政司、复社、都察院、风力水车政事堂、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高转筒车枢密院、土司、木活字、监察御史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草市A. B. C. D.6、盐铁论水旱载:“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

4、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用不具,则田畴荒,谷不殖。”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 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 C精耕细作 D男耕女织7、汉朝桑弘羊说“家人有宝器,尚函匣而藏之,况人主之山海乎?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今放民于权利,罢盐铁以资暴强,遂其贪心,众邪群聚,私门成党,则强御日以不制,而并兼之徒奸形成也。” 作者主张 ( ) A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 C工商官营,反对豪民并兼 D巩固统治,关注民生8、西汉御史指出国家盐铁官营的目的为,“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

5、不征而用足。”据此分析,下列关于盐铁官营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以垄断经营排斥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政府可获取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利益 C基本解除了百姓赋税负担 D目的就是要解决军费问题9、南宋梦粱录记载临安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既无虚空之屋。”都城纪胜载:“(临安)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与唐朝前期相比,材料中反映南宋 ( ) A只有临安商业分布非常广泛 B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C开始突破政府对商业时空的限制 D城市的商业功能增强10、据记载,明清时期宜昌府,商贾“土著者什之六七,即士农亦必兼营。上而川滇,下而湘鄂吴越,皆有往者。”而贫民“或为人负土货出

6、境,往来施南(湖北省西南部),以佣值资其生”。据此可知,当时( ) A.区域间的商业联系加强 B.劳动就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C.资本主义萌芽已在湖北地区出现 D.劳工输出是解决人地矛盾的主要途径11、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被称为“补子”,各等级对应的图案有明确规定,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等。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B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了中央集权C心学的传播张扬了个性 D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纲常束缚12、“儒家不是不强调法律,儒家

7、强调的是习惯法,就是君主与士人共治的法律。”材料中“习惯法”的含义是( )A以宗法血缘为依据的贵贱有序 B以仁政为核心的政治理念高三历史试题共8页第1页C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体系 D以理学为主导的官方哲学13、有学者认为:“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下列史实未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 A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 B王冕的墨梅图强调个性,追求意趣 C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 D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的市井生活14、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占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

8、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 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 B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 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 D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15、辜鸿铭曾在北京大学任教,他梳着辫子走进课堂,学生们觉得很怪异,都在发笑。辜平静地说:“你们笑我,无非是因为我的辫子。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呀!”闻听此言,学生一片默然。后来促成“同学脑袋里的辫子”逐步被“剪掉”的是( )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A B C D16、陈独秀在1923年1月发表的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中写道:“无产阶级客观的力量是随着资产阶级之发达而发达的,殖民

9、地半殖民地的资产阶级既然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革命势力,无产阶级便更不用说了。”这种认识( ) A.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 B.科学分析了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C.认为党的工作重心应是开展工农运动 D.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17、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 A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C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D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8、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

10、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 A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B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C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D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高三历史试题共8页第4页19、.盛宣怀,洋务派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商父”。李鸿章曾形容其为“一手官印,一手算盘,亦官亦商,左右逢源”。然而,有学者却认为盛宣怀这类天才型官商的出现是中国商业进步的一个悲剧。对他这样说的原因理解最准确的是( )A.洋务运动只学西方“器物”,必然会失败 B.其倡导的官督商办的模式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官商逻辑使洋务企业过度依赖垄断权力,难以适应时代发展潮流 D.中国处于“两个半”社会

11、,洋务企业与必然会受外国资本主义控制 20、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兑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 )A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 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C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 D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21、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对表中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19121920年 13419211926年-4519271936年8719371945年-245A. 抗战期间民族企业遭沉重打击 B. 两次发展均得益于社会性质的巨变C. 十年内战期间民族工业仍有所发展 D. 一战以

12、后民族工业萧条下去22、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友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等。这说明( ) A交通规则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 B汽车在中国已经出现 C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 D当时租界的交通规则由上海地方当局制定23、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 )A 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

13、效率有一定作用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24、1956年7月,陈云指出:“有的同志说,资本主义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大范围不合理,但小范围合理,我们现在是大范围合理,小范围不合理。这句话,我觉得有点道理。”由此可见,陈云( ) A.认为市场和计划都是手段 B. 充分肯定“三大改造”成就 C.否定了当时的计划经济政策 D.主张实行计划经济下的市场调节25、陈争平教授将中国近现代对外开放分为四大阶段,即近代被动附庸型开放、建国初一边倒型开放、六七十年代突围型开放和新时期的扩大开放。有关几个“开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被动附庸型开放”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应全面否定 B“突围型开放”,为80年代以后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C“一边倒型开放”有利于新中国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 D“扩大开放”标志社会主义经济俸系在我国基本确立26、1956年,毛泽东曾明确提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说各种意见。”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人们在学术研究中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B任何议论都可以自由发表在报刊上 C思想言论自由是宪法赋予人们的权利 D宪法与法律是学术思想自由的依据27、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思维导图,说明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