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873794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扶沟高中20152016学年度上期高三开学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回答13题。1. 据图推测,乙地位于A.东半球赤道上 B.东半球北回归线上C.西半球赤道上D.西半球北回归线上2. 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北半球的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3. 甲、乙两地实际距离大约是A. 1万千米 B. 2万千米 C. 3万千米 D. 4万千米 读某地区地形图,回答45题。4甲河河源的补给主要是A. 大气降水 B. 冰雪融水 C. 湖泊水 D. 地下水5当乙地与北京同时日出时,则A.

2、 乙地与北京同时日落 B. 北京日出越来越早C. 太阳直射点一定在北半球 D. 北京日出东南方向上海某商厦屋顶上铺满了一个个种植箱,这里被称为“屋顶农庄”。商家专门从长白山运来优质土壤,吸引附近居民租借种植箱种植蔬果。屋顶农庄运作以来,整栋商厦夏季空调用电量下降.,回答67题。6.商家在经营屋顶农庄时,重点关注的是A.土壤 B.地形 C.劳动力 D.市场7.除了经济效益外,开设屋顶农庄还可获得环境效益。因为它有助于A.减少灰霾污染 B.缓和热岛效应 C.削弱紫外辐射 D.增强雨岛效应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图3为我国某大湖(东西宽约90km)和周边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

3、完成89题。8 影响湖泊东西岸风向差异的主要因素 为A海陆位置B大气环流C季风环流D热力环流9. 在夏季,此时最可能为地方时 A0点B5点 C15点 D20点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图4(a)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图4(b)为某区域地图。读图,回答第1012题。图4(b)图4(a)10 图4(a)中A气流强弱决定降水量多少B环节可以用GIS技术监测C产生过程的原理类似暖锋D为高空冷气流受热后抬升11此次暴风雪A能加剧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B直接减少全球

4、干湿、冷热差异C与旱灾属于同一种灾害类型D对海陆交通运输造成严重破坏12图4(b)中出现降雪量最大月份和地点可能是A1月,甲地 B4月,乙地C9月,丙地 D11月,丁地台风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它既给人们带来甘露,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下图为某次台风路径图。回答1314题。13.9月间,当台风中心位于图中甲海域时,台湾东北地区暴雨如注,其主要原因是台风气流受山体阻挡影响 与盛行偏西风叠加 受地面增温影响 与盛行东北风叠加 A. B. C. D.14.如图示台风中心向北移动,在浙江北部沿海登陆时,上海地区的地面天气状况是气压降低 风向偏西 雨势增强 风速减弱 A. B. C. D.逆温

5、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右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完成1516题。15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16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下图示意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读

6、下图,完成1718题17该地最有可能位于A北美五大湖沿岸 B巴西高原中部 C澳大利亚西南沿海 D中国东南沿海18关于该地夏季降水特点及形成原因配伍正确的是A夏季多雨-受盛行西风影响 B夏季多雨-受东南季风影响C夏季少雨-受东南信风影响 D夏季少雨-副热带高压影响图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920题。19图中 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 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 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 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20图示地区 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 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 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 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

7、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完成2122题。21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用水量大 降水丰富干旱少雨 污染严重A B C D22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节约用水 国内跨流域调水人工降水 循环用水A B C D 下图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读图完成2324题。23图中信息表明 A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B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C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D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 24.该水库可能位于 A太行山地 B秦岭山地

8、 C江苏省北部 D云南省中部 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疏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回答2526题。25.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岩浆冷却较快 岩浆冷却较慢 在地表形成 在地下形成A. B. C. D.26.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该岩石可能是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址剖面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

9、信息表。完成2728题。 地层新老关系地层代号观测点坐标新老C(313813N,1175012E)(313754N, 1175059E)D(313810N,1175019E)(313757N,1175052E)S(313805N,1175032E)(313801N,1175043E)27.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 C.西北-东南方向 D.东北-西南方向28.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址剖面示意图应为 A B C D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2930题。29.该山地可能是A.秦岭 B.南岭 C.昆仑山 D.喜马拉雅山30.甲、乙、丙

10、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 B.水分 C.海拔 D.热量2012年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重点治理年。性别比通常是指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数。下图示意19982000年我国迁移人口和未迁移人口的性别比。读图,回答3132题。3119982000年迁移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的年龄段大约是 A013岁 B1323岁C2340岁 D4065岁32河南省是劳务输出大省,人口外迁将使该省 A城市化水平降低B粮食商品率降低C生态环境恶化 D农村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减少读北京市中心区与郊区平原区水量比较表,回答3334题。降水量(mm)径流总量(m3)地表径流量(m3)地下径流量(m3)

11、蒸发量(mm)中心区67540533768270郊区平原区6442679617137733北京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区 A地下水位上升 B径流总量减小 C蒸发量减少 D降水量减小34北京市中心区地表径流多于郊区平原区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图为某市某区域一公共自行车租借服务点多日平均借车和还车数量统计图。完成3536题。35图示时间段内该服务点自行车数量增多的时间约有 A2小时 B4小时 C6小时 D 8小时36该服务点最可能位于该市的A风景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仓储区转场是指山区牧民为了获得优质牧草,随着季节的变化将牲畜赶往不同牧场的现象。右图示意我国某山地转场线路,甲、乙、丙、丁表示四季牧场,完成3738题。37. 推测丙牧场附近森林主要是A. 季雨林B. 针叶林C. 常绿阔叶林D. 常绿硬叶林38. 当牧民在丁牧场放牧时所处的季节可能是A. 春季 B. 夏季C. 秋季 图11D. 冬季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右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3940题。39.“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A. 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