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870640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第卷(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2分,共60分)l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 “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 )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2费孝通说:“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

2、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他描绘的中国乡土社会组织体系是 ( )A“家国同构”理想的表现B宗法制度文化的反映C“三纲五常”原则的体现D分封制森严等级的反映3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4读下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

3、主体5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6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 )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7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 )A唐长安 B宋开封 C元大都

4、D明北京8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一时期管理区域的机构是 ( )A宜政院 B中书省 C行中书省 D枢密院9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 )A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10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5、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11中国古代设置了御史台、都察院等监察机构,监察体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但是,古代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其根本原因是 ( )A监察官员不能代表社会履行职责B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C专制制度的本质D监察官员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12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日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日: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 )A商纣为王不

6、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B商纣因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C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D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13北宋初年,“置诸路转运使”,掌一路财赋,后其权力有膨胀之势,俨然为路级行政长官。宋廷在各路又置提点刑狱司等三司分转运使之权,宋代路级地方行政制度最终形成。这表明 ( )A分权是宋代集权的必然选择B控制地方财权是宋代集权的核心思想C宋代形成路、州、郡、县四级地方行政体制D宋代地方官制的创新围绕中央权力的加强14清史稿中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议者谓与内三院无异。至本章归内阁,大政由枢臣承旨,

7、权任渐轻矣。”这说明 ( )A内阁权力越来越小 B军机处取代了内阁C清朝中央集权加强 D清初分权思想加剧15唐太宗在位时曾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材料最能表明唐太宗 ( )A对中书省的工作不满意B十分重视门下省的职能发挥C希望三省之间友好合作,和谐共处D认识到三权分立、民主政治的重要性16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经

8、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17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18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以下有关均田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井田制相类似,土地全部归国家所

9、有B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生产积极性提高C该制度下的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个体农户耕作D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土地私有,解决土地兼并问题19据下面的示意图判断,推动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中耕作方式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 )A生产力 B上层建筑C经济基础 D政策导向20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人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稍(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 ) 频繁更换工种 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职业是世袭的 是临时工人A B C D21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间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

10、廷宫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 ) A打破市坊的空问界限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22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人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晚唐诗人王建的诗:“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些记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唐六典中已有关于夜市的记载B文学作品对夜市的描写都不可靠C记载失实,夜市在唐代不可能出现D可说明唐代的市已有突破性发展23有学者认为宋代曾出现过“商业革命”,下列可以用来说明其观点的论据是 ( )A宋代商业贸易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宋代中央集权削弱,传统的重农抑商政

11、策受到冲击C宋代金融业繁荣,“交子”等纸币出现D宋代城市商业繁荣,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度实行24康熙因西阳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证明两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有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 )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25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 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26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始终

12、处于“萌芽”状态,主要是指 ( )始终未能出现劳动力和货币商品化 其力量远不足以瓦解封建生产方式 总体上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只产生在少数商品经济较发达的地区A B C D 27我国东南地区,江浙一带,在宋代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流传着“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这种变化反映了 ( ) A社会经济生产的转型 B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民间商业繁盛的局面28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B佃农之间

13、土地买卖频繁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D政府维护地权流转29管子曰:“若岁凶旱水泆(溢),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以前无狗后无彘者(指穷人)为庸(指佣工)。故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策也。”其倡导的经济理念是 ( )A重农抑商,以固民本 B农商并重,以均贫富C国家调控,以工代赈 D开源节流,与民休息30下表中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古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B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C清代“海禁”政策的松弛D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31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 )A不以人助天B制天命而用之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32阅读表格,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 )思想家思想主张孔子“仁者爱子”“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荀子“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A教育思想B农本思想C民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