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870250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15-16高三上期8月月考历 史 试 题 考试范围:必修1(第一、二、三单元)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座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请将正确选出来,共60分)1“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铁制农具 B祖先牌位 C青铜兵器 D皇帝宝座2下图分别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空白处应该填写(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二府三司制 D内阁制3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显著不同,但在政治理念方面却有相同之处。其相同之处体

2、现在( )A“天下一家”“大一统” B. “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C“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D“天人合一”“敬德保民”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措施没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汉武帝推行内外朝制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宋朝增设参知政事等 D.元朝时设置了中书省5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A内阁地位逐渐提高 B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C废丞相后政治腐败 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6“元代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

3、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材料反映了:A元代行省划分依据是山川便利B元代行省使地方割据有良好的地理条件C元代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作者对元代的行省划分依据持批判态度7根据罗马法,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用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由材料信息可知该法(

4、 )A.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B.极力维护贵族的特权C.有利于调解贸易纠纷 D.体现了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征8西方政治文化传统评价雅典民主政治:“对平民治国能力的盲目崇拜以及平民群众权力的无限膨胀,使国家失去了有效的制衡机制。”实质上是:A否定公民民主政治 B批判过度的直接民主C肯定国家制衡机制 D肯定专制中央集权制9.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哪一制度A.英国君主立宪制B.德国君主立宪制C.美国总统共和制D.法国共

5、和制10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A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B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C两大政党轮流组阁 D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11.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研究,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对这一问题,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最正确的回答是A甲同学:皇帝和帝国宰相掌握行政大权 B乙同学: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C丙同学:行政机构权力大,立法机构权力小 D丁同学: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12.“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

6、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主要是A永久居住权 B海关管理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13.太平天国龙凤殿有一幅对联:“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此联充分说明: 太平天国的政治理想是统一中国,实现民主 太平天国领袖存在封建意识 太平天国希望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太平盛世 太平天国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质A B C D14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政府,主要是因为它 ( )A.实行三权分立的

7、政治体制 B.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的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15、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在托克维尔看来( )A.规定选举资格违背平等自由精神 B.选举自由是民主政治的核心要素C.美国对选举资格的限制已经取消 D.充分的选举权是时代发展的潮流16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17民初著名政

8、论家黄远庸曾写道:“由今思之,革命者,亦即罢学风潮之放大影片而已。综自革命后种种政界现象,凡系革命派所主持者,无一不与取缔风潮相似。革命之后,不从政治轨道为和平进行,乃一切以罢学式的革命之精神行之,至于一败涂地,而受此后种种恶果。”材料反映了( )A作者对辛亥革命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B辛亥革命其实就是一场大的罢学风潮C暴力革命需要先进革命精神指导D作者主张君主立宪,反对革命18麦迪逊说:“在设计一个由人类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据此,美国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遵照了以下原则联邦制 分权制衡 消灭奴隶制度 民主原则A B C D

9、19、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已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背崇尚自然则的理性精神20、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 )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 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21、中国步入世界的进程中,太平天国起到了一个正面作用。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还会晚

10、若干年。这里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 )A打击了满族贵族的专制统治 B、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历史潮流 C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D激发了汉族士大夫致力于自救变革 22、下列条约内容中能反映出列强对华侵略“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各个领域,使中国在经济和财政上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依附”的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3.下述主张出自于资政新篇的是 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B“兴医院以济疾苦仰体天父、天兄圣心者,题缘而成其举。” C“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固其本。” D“法者,天下之公器

11、;变者,天下之公理也。”24.下列关于19世纪初英国对中国鸦片走私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英国侵略中国的唯一方式 B为英国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C原因是自然经济对英国商品的抵制 D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5、有学者认为:“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此观点的依据是战胜国 ( )A掀起瓜分狂潮 B要求扩大市场 C扩大资本输出 D希望利益均沾26、1899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上述政策 A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使清政府改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 C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权

12、益 D推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7、“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28、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构建国家政治结构是政治史上的常见现象。下列制度或机构主要依据血缘关系而形成的有 ( )西周分封制 秦朝的郡县制 雅典四百人会议 美国联邦制A B C D29、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把西方的政治制度引入中国的同时,都不尽照抄照搬,而是有所损益变通。其中孙中山领导建立的民主政体,对美国政体最为显著的变通是 ( )A责任内阁的权利重心 B三权分立的权

13、力分配 C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 D主权在民的民权原则30、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规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 )A平民采取有效的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B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C贵族让步在法律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二 天下之士,什什伍伍,戴破帽,骑蹇驴,未到门百步,辄下马奉币刺,再拜以谒于典客者,投其所为之文,名之曰“求知己”。如是而不问,则再如前所为者,名之曰“温卷”。如是而又不问,则有执贽于马前,自赞曰“某人上谒”者。唐文献通考卷二九选举二材料三 宋代确立了三级考试制度,地方主持的选拔初试称之为“乡试”。全国性的选拔考试,即省试,由皇帝临时任命主考官。皇帝亲自主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