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一节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教学课件 鲁教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850939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6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一节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教学课件 鲁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一节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教学课件 鲁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一节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教学课件 鲁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一节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教学课件 鲁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一节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教学课件 鲁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一节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教学课件 鲁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一节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教学课件 鲁教版必修2(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第一节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诱思导学 基础梳理 一、交通运输 1概念:实现 的主要手段,是重 要的经济部门。 2主要方式: 五 种。,人员和物资等位移,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3国民经济对交通运输的基本要求:运量大、 、运行速度快、 等。 4发展方向: 、大型化、 和网络 化。 5合理运输方式的选择 (1)评价指标: 、迅速性、 、 通达性。 (2)主要考虑的因素: 、物品价值、物品大 小、物品重量、 和 等。,运输,成本低,连续性强,高速化,专用化,经济性,安全性,时间,运输距离,价格,思维点击 1在衡量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劣时,除考虑运量、 运速

2、、运输质量、运费等因素外,还应考虑哪些因 素? 答案 基本建设投资的大小、占地多少、是否产生 环境污染等。,3交通运输的发展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便捷和密 切,你能介绍一下当今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特点吗? 答案 如下所示:,二、通信 1概念:是实现 的主要手段。 2作用:联络和协调社会。 3分类,信息传递,思维点击 2国际互联网与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相比,有哪些优 缺点? 答案 优点:办事效率高,物质消耗少,交流成本 低,国家间、人际间、文化间的交流更加密切。 缺点:信息鱼龙混杂、发展中国家受不平等竞争和 挤压、信息的安全性差。,4电信通信和电子通信是一回事吗? 答案 电信通信是指利用有线电、无线

3、电、光等传 递符号、文字、图像和语言等信息的通信方式;电 子通信是指人们利用电子计算机,通过数字网,快 速实现声音、图像、文字和数字传输的通信方式。 电子通信以计算机应用为核心,是电信通信领域的 “排头兵”,是电信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商业贸易 1含义:专门从事商品收购、 、储存和 等经济活动的部门。在我国,对内称 ,对外 称 。 2作用:是联系 、城市和乡村、 之间的桥梁。 3.环节: 储存、调运 。,调运,销售,商业,贸易,工业和农业,生产,和消费,收购,销售,图表导思 1图418 世界主要运输网,据图分析: 世界主要运输网是怎样构成的,举例说出世界主要 航线和著名港口。 答案 从图中

4、可以看出,世界范围内的铁路、航海 线、航空线交织成网,体现了交通运输的网络化。 交通运输的网络化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便捷,更 加密切。,世界主要航线和著名港口,2.图419 通信卫星、图4110 邮政通信与电 信通信业务,据图分析: 读图说出邮政通信与电信通信的业务范围。 答案 本图主要表现了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的业务范 围。邮政通信主要有寄信、包裹、汇款以及报刊发行 等业务;电信通信主要有电话、传真、移动通信、卫 星通信和数据传输等业务。,3图4112 上海市南京路商业街、图4113 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据图分析: (1)读图4112说出商业的概念。 答案 商业,亦称“贸易”,从事商品流通的国

5、民 经济部门,分对外贸易和国内商业。国内商业又分 批发性商业和零售商业,是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 和乡村、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其主要职能是 进行商品的收购、储存、调运和销售,任务是为生 产、生活服务。,(2)读图4113分析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 答案 本图主要表明了商业活动的全过程,生产是起点,是商业活动中商品的基本来源;收购使商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是商业经济活动的真正开始;储存和调运是连贯商品购销的必要流通纽带,储存可解决购销过程中的时间矛盾,调运可调节购销过程中的空间矛盾;销售使商品由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既最终实现了商品的价值,为社会再生产周期创造了更新的条件,又满足了消费者的需

6、要。,分层训练 对点练习 考查点1 交通运输 1现代交通运输正向高速化、大型化、专用化和网络 化方向发展,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点的是 ( ) 我国铁路运输六次提速 天津、上海等港口设 立集装箱码头 日本油轮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 许多港口综合性强 A B C D 解析 考查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突出判断能力。,A,考查点2 通信 2在沿袭传统拜年方式的同时,人们更多地利用了电 话、发手机短信及网上拜年等快捷便利的方式为亲 朋好友送去诚挚的祝福,这些拜年方式使用的是 ( ) 邮政通信 电信通信 电子通信 交通运 输 A B C D 解析 电话、发手机短信属于电信通信,网上拜年 使用的是互联网,为电子通

7、信。,C,考查点3 商业贸易 3下列关于商业贸易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商业贸易是商品交换的表现形式 B商业贸易是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 和消费之间的桥梁 C电子商务是商业贸易的一种新形式 D在互联网时代已不需要现实中的商业贸易,D,课时作业 1进行下列活动,应选择水路运输的是 ( ) 从济南到乌鲁木齐参加会议,次日必须出席 从上海到大连旅游,想节约交通运费 将50吨 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 将大同的一批优质煤运往 秦皇岛 A B C D 解析 根据货物性质、运距、价格、速度等可以选 择不同的运输方式。水路运输包括内河航运和海洋 运输两种,具有速度慢、运输量较大等特点,同时, 选择水

8、路运输还必须考虑是否有水道航线和港口条 件。,B,2“十五规划”四大工程之一的西气东输工程,天然 气从新疆等地运输到上海,采用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管道运输 C公路运输 D航空运输 解析 数量庞大的天然气、石油等主要靠管道运 输。,B,3电信通信也会受到一些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通信 质量下降,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 地形障碍 太阳活动 台风、暴雨 暴 雨、洪水 A B C D 解析 电信通信会受到地形障碍、太阳活动等自然 因素的影响。,A,随着“动车组”的开通,从徐州到北京的乘车时间由原来的10小时左右缩短到5小时左右。据此回答45题。 4“动车组”的出现体现了交通运输发展的 (

9、 ) A高速化 B大型化 C专用化 D网络化 5有关铁路运输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 B适于长途运输 C造价较高,运输量大 D连续性和安全性较强,解析 第4题,由材料知“动车组”使徐州到北京的乘车时间大大缩短,故运输速度大大加快,这体现了现代交通运输的高速化。第5题,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连续性强,适于长途运输。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 答案 4.A 5.A,6读“我国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周转量构成表”,回 答下列问题。 (1)表中字母所代表的运输方式为:A_, B_,C_,D_,E_。 (2)目前,我国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_,原因 是什么? (3)从表中可以

10、看出,我国居民出行目前多选择 _,原因是什么?,(4)C方式的客运量较少,且周转量百分比不断_,原因是什么?而E方式客运量也较少,原因是什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五种运输方式的特点。目前,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铁路,在客、货运输中均占有较高的比重,所以A为铁路;由于公路运输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加上近年来汽车向豪华型发展以及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公路运输不但适用于短途运输,而且在长途客运中的比重也不断上升,所以B为公路;C运输方式为水运,由于成本低,在货运中占有很高的比重,但由于速度慢、灵活性差,在客运中的比重较低,且周转量,还在下降;D运输方式只能运货,为管道运输;E运输方式为空运,因其运输

11、成本较高,在客、货运输中所占的比重都较低。 答案 (1)铁路 公路 水运 管道 航空 (2)铁路 适合大宗货物长途运输,运量大,运费低。 (3)公路 适合短途运输,机动灵活,而长途运输发展因汽车向豪华型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速度加快而增长较快。 (4)下降 速度慢,灵活性差。运费高。,7下图是西亚及其周边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问 题。,图1,(1)填空:图1中的是_海,是_运河;图2中反映伊兹密尔气候特征的是_图。 (2)简述伊兹密尔的气候特点及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图2,(3)图1中铁路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组成部分。写出第二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的铁路线和东端港口名称,简述该铁路对世界交通运输的意义。 (4)通过图1中处的交通运输方式与铁路运输方式相比有何特点? 答案 (1)地中 苏伊士 乙 (2)特点:冬温多雨,夏热干燥。分布: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3)陇海兰新线。连云港。意义:沟通大西洋东岸地区与太平洋西岸地区(亚欧大陆东西两岸)之间的联系。 (4)速度慢、运量大、投入少、成本低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