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私立青岛育贤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845236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私立青岛育贤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私立青岛育贤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私立青岛育贤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私立青岛育贤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私立青岛育贤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私立青岛育贤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私立青岛育贤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第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剥蚀(b) 熨(yn) 帖 歆(xn)羡 妄自菲(fe)薄B关卡(qi) 模(m)型 倔(ju)强 望风披靡(m)C巷道(hng) 押解(ji) 纨绔(k) 少不更事 (gng) D逋慢(b) 劲(jng)厉 亢(kng)旱 长歌当(dng)哭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坐落 脏款 精神焕发 滂沱大雨B废弛 脉搏 委屈求全 开门揖盗C和蔼 沧桑 毛骨悚然 殒身不恤D分娩 气概 黯然泣下 迫不急待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

2、当的一项是( )(1)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 至于泣下。(2)她,刘和珍君,那时是 前往的。(3)真的猛士,将更 而前行。(4)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 昂起头来。 A黯然 奋然 欣然 居然B黯然 欣然 奋然 居然C茫然 欣然 奋然 果然D茫然 奋然 欣然 果然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学习上,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轻易满足于自己的成绩。B.做事情不能浅尝辄止,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功。C.最近几年,我国内地学生对香港地区的大学趋之若鹜。这说明国内考生的传统观念正在逐渐发生变化。D.母亲去世那天,他长歌当哭,涕泗交流,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5.下列各句句意明确,没

3、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告诉我,近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日本鬼子在南京大屠杀中的犯罪证据。B. 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C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使记者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D. 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艺术与中国社会 宗白华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三句话挺简括地说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会政策和教育程序。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教育的主

4、要工具、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学。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于不知不觉之中,深刻而普遍。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而“礼”却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养成文质彬彬的动作、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中国人在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条理的。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这种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使生活端庄流丽,成就了诗书礼乐的文化。 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

5、而上的天地境界。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一层的意义和美。礼乐使生活上最实用的、最物质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华进端庄流丽的艺术领域。三代的各种玉器,是从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磬等,升华到圭璧等等的礼器乐器。三代的铜器,也是从铜器时代的烹调器及饮器等,升华到国家的至宝。而它们艺术上的形体之美、式样之美、花纹之美、色泽之美、铭文之美,集合了画家书家雕塑家的设计与模型,由冶铸家的技巧,而终于在圆满的器形上,表出民族的宇宙意识(天地境界)、生命情调,以至政治的权威、社会的亲和力。在中国文化里,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

6、地境界,是一片混然无间、灵肉不二的大和谐、大节奏。 因为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没有奴役自然的态度。中国人对他的用具(石器铜器),不只是用来控制自然,以图生存,他更希望能在每件用品里面,表出对自然的敬爱,把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它内部的音乐、诗,表现在具体而微的器皿中。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 中国人的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能在美的形式中,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的表征。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根据。 孔子是替中国社会奠定了“礼”的生活的。然而,孔子更进一步求“礼之本”。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理想的人格

7、,应该是一个“音乐的灵魂”。 社会生活的真精神在于亲爱精诚的团结,最能发扬和激励团结精神的是音乐!音乐使我们步调整齐,意志集中,团结的行动有力而美。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身就是节奏与和谐。人类社会生活里的礼和乐,是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 但西洋文艺自希腊以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且往往被拒绝和闪躲。人性由剧烈的内心矛盾才能掘发出的深度,往往被浓挚的和谐愿望所淹没。固然,中国人心灵里并不缺乏雍穆和平的大海似的幽深,然而,由心灵的冒险,不怕悲剧,以窥探宇宙人生的危岩雪岭,发而为莎士比亚的悲剧、贝多芬的乐曲,这却是西洋人生波澜壮阔的造诣! (本文有

8、删改) 【注】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 6关于诗书礼乐与中国社会的关系,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书礼乐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与教育的根基,因此,从根本上讲,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内容就是艺术文学,教育的目的是以情动人。B诗书礼乐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全部内容。“礼”作用于群体,造就群体生活的和谐;诗与乐则作用于个体,陶冶个体的性灵。C诗书礼乐的文化能够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对中国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礼乐可以在群体生活中养成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D正是由于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所以二者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成为“兴于诗”得以实现的基础。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

9、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石斧石磐升华到圭璧等礼器乐器,烹调器及饮器升华为国家至宝,礼乐使生活中的日用器具超越了实用层面,进入艺术领域。B中国人对自然的态度是亲和、“不隔”的,对用具器皿的制作不单是为了控制自然,满足生存所需,还希望以此表现对自然的敬爱,反映自然所给予的启示。C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这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意识:在制作具体器皿时希望以富有美感的形式表现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D礼乐在社会生活中担负具体功能,调节社会关系,只有在个人的生活中才展现形而上的启示意义,使个体人生具有更深的意义和美。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天地的节奏与和谐在中国社会的礼乐中得到反映

10、与体现,物质器皿、礼乐生活与天地境界并非彼此孤立,而是三者融通和谐。B人类社会里的礼和乐体现着天地运行的大道,而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所以乐是一切人类艺术的最髙境界和最终追求。C中国的礼乐文化讲求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与天地大道、宇宙秩序、自然节律的交融,由此导致中国文化精神中没有“悲剧精神”。D西洋艺术直面人生中的冲突与悲剧,展现波澜壮阔的人生气象,与表现和平静穆的中国艺术相比更能打动人,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三、(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之孙也。父裁,镇军司马。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年十四,陈留高士张公见而奇之,谓其从兄敦曰:“此儿容貌志

11、气,将相之器也。”初袭祖爵。司空刘寻引为东阁祭酒,迁秘书郎、太子舍人,尚书郎,并不行。后参东海王越军事。时元帝为琅琊王,与导素相亲善。导知天下已乱,遂倾心推奉,潜有兴复之志。帝亦雅相器重,契同友执。帝之在洛阳也,导每劝令之国。会帝出镇下邳,请导为安东司马。军谋密策,知无不为。及徙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土庶莫有至者,导患之。会敦来朝,导谓之曰:“琅邪王仁德虽厚,而名论犹轻。兄威风已振,宜有以匡济者。”会三月上巳,帝亲现禊,乘肩舆,具威仪。敦、导及诸名胜皆骑从。吴人纪瞻、顾荣,皆江南之望,窃觇(chn,观测)之,见其如此,咸惊惧,乃相率拜于道左。导因讲计曰:“古之王者,莫不宾礼故老,存问风俗,

12、虚己倾心,以招俊义。况天下丧乱,九州分裂,大业草创,急于得人者乎!顾荣、贺循,此土之望,未若引之以结人心。二子既至,则无不来矣。”帝乃使导躬造循、荣,二人皆应命而至。由是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自此之后,渐相崇奉,君臣之礼始定。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潜有兴复之志 潜:暗地里B 及徙镇建康,吴人不附 附:附加C 宜有以匡济者 匡:辅助D 帝乃使导躬造循、荣 造:邀请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光禄大夫览之孙也 土庶莫有至者,导患之B 二人皆应命而至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C 乃相率拜于道左 因击沛公于座,杀之D

13、时元帝为琅琊王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11. 王导促使吴人前来归附的言行有( ) 导每劝令之国 宜有以匡济者 二子既至,则无不来矣 导劝帝收其贤人君子 A B C D12.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 陈留名士张公看到王导后,对王导的堂兄王敦说,这个孩子是个可以做将相的人才。B. 为了提高元帝的名望,王导让元帝在上巳节去观看洗濯,带了许多名流跟在后面以壮声威,从而使江南人士纷纷倾心归附。C. 吴人起初不亲近元帝,后来看到他亲观祭祀时,那隆重的仪仗,威整的行列,都惊惧不已,于是纷纷前来投靠。D. 王导知道天下已乱,于是全力支持当时为琅邪王的元帝,并深受元帝的器重。第卷(共114分)四、(28分)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陈留高士张公见而奇之,谓其从兄敦曰:“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4分)译文: _ _ _(2)、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