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5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 每周即时专练6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832707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15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 每周即时专练6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安徽省2015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 每周即时专练6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安徽省2015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 每周即时专练6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15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 每周即时专练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15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 每周即时专练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届高三语文每周即时专练6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在中国古代,游山玩水是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之乐”被认为是读书人应有的爱好,彰显出“君子”特有的清高品格和文化品位,其意义远远超出单纯的旅行或娱乐。这一旅游文化现象的形成及其价值的提升,是儒家与道家思想互补交融的结果。道家崇尚“见素抱朴”、“法天贵真”,“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山水景物代表自然与天工,与人为斧凿的庙堂都市恰成鲜明对比。东汉末年,道家思想的影响渐增,有人即指出旅游之乐合乎老庄悟道之旨。迄魏晋南朝,玄学盛行,老庄之道上升为士大夫阶层的流行信仰,山水游览随之风靡。其时士人习惯将观赏自然风光与回归人的自然本性联

2、系起来,如陶渊明的名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等。山林既然在樊笼之外,于是变成隐逸的代名词。这样,便掺杂了入世和出世(处与出)的矛盾。在儒家传统中,原本存在仕与隐的对立,所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孔子对隐士们的评价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由此可见,隐逸包含着强烈的不满和反抗现实的意味。在入世与出世的关系上,儒家与道家从矛盾一变而为互补交融,“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尽管在乱世与衰世,隐居山林仍然具有不合作乃至抗争的意蕴,但鱼与熊掌兼得的逻辑从此占据士文化的主流,居官入仕享受世俗的成就,同时纵情山水获取精神

3、上的满足,入世而又出世。山水之乐不再是消极避世的选择,而是与功名富贵并行不悖的另一种精神追求。经过儒道思想的互补交融,追求山水之乐的旅游活动跻身主流文化,成为读书人风雅清高的一个标志,以及文人创作的重要题材。因此,士大夫阶层中流行一种姿态,即不时表露对功名的蔑视和对仕宦的厌倦,希望挣脱名缰利锁,脱去尘俗之气,归隐田野,留连于佳山秀水之间,过自由闲适的生活。即使王安石这样的大政治家也会在登临之际表白:“游者如可得,甘弃万户封。”古代“士”的旅游,与现代的大众旅游迥异。其在本质上是小众化、精英化的,刻意与“众人”保持距离,目的是暂离名利场上的激流险滩,躲避城市的喧嚣嘈杂,从山水中汲取自在逍遥的精神

4、愉悦。“寄傲山水”的旅游文化完善了士大夫的文化性格。余英时先生认为士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个相对的未定项,所谓未定项即承认士有社会属性但并非为社会属性所完全决定而绝对不能超越者”。他主要从阶级立场和社会功能立论,但“士”的超越性还体现在超脱世俗的追求上。诚然,一般的士大夫多以山水之乐、出尘之想装点风雅的门面,但又不宜简单视之为虚伪做作,因为庙堂和山林的互补交融是士的理想人格,激励士在心理上与世俗成就保持一定距离。特别是当仕途疲倦或官场失意时,山水旅游之乐永远是士大夫的精神寄托。正如余英时先生所言:“也许中国史上没有一位有血有肉的人物完全符合士的理想典型,但是这一理想典型的存在终是无可否认的客观

5、事实;它曾对中国文化传统中无数真实的士发生过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鞭策作用。”(摘编自2011年2月10日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山水旅游文化”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山水之乐”彰显出“君子”特有的清高品格和文化品位,其意义远远超出单纯的旅行或娱乐。B、山水景物代表自然与天工,与人为斧凿的庙堂都市恰成鲜明对比。有人说旅游之乐合乎老庄的“悟道”。C、古代“士”的旅游,其在本质上是小众化、精英化的,目的是暂离名利场上的激流险滩,是遭人鄙视的表现。D、庙堂和山林的互补交融,使士在心理上与世俗成就保持一定距离。在仕途疲倦或官场失意时,山水旅游之乐成为士大夫的精神寄托。2、下列理解,

6、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到了魏晋南朝时期,山水游览风靡,士人习惯将观赏自然风光与回归人的自然本性结合在一起。B、“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能体现出儒家与道家的互补交融。C、居官入仕享受世俗的成就,纵情山水获取精神上的满足,山水之乐与功名富贵成为并行不悖的精神追求。D、一般的士大夫多以山水之乐、出尘之想装点风雅的门面,但又不宜简单视之为虚伪做作,造就了士庙堂和山林互补交融的理想人格,激励士在心理上与世俗成就保持一定距离。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儒家传统中,原本存在仕与隐的对立,隐逸包含着强烈的不满和反抗现实的意味。B、追求山水之乐的旅游活动

7、跻身主流文化,成为读书人风雅清高的标志,以及文人创作的题材。C、士大夫阶层也有对功名的蔑视和对仕宦的厌倦,希望挣脱名缰利锁,脱去尘俗之气,过自由闲适的生活的愿望。D、士的理想典型,曾经让中国文化传统中无数真实的士产生过“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憧憬。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其间旦暮闻何物?_。 ,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2)楼船夜雪瓜洲渡, 。塞上长城空自许, 。(陆游书愤)(3)斯是陋室, 。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如今的飘香剂、辣椒精、火锅红等食品添加剂被媒体曝光,没有标准依然还是一种响

8、当当的理由。不难看出,这些违法行为泛滥于市,管理上的不作为首当其冲。B、一段时间以来,围绕朝韩炮击事件和此后不断升级的地区形势,有关中国“责任论”的调门甚嚣尘上。一些国家的高官公开要求中国“对朝鲜的挑衅行为予以谴责”,以“制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C、西单女孩、旭日阳刚亮相春晚,很多网友认为是一大亮点,给循规蹈矩的春晚注入了一股稀缺的新鲜味。然而专业的艺术家心里很不平衡,发出了“凭什么上春晚”之问。D、权力的魔杖真的厉害,一旦挥动起来,往往具有点铁成金的魔力。发出通知只有短短几天,3位宜春籍的“感动中国”候选人的票数就遥遥领先于其他人。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拯救乞丐

9、儿童并非是这场围观力量的第一役,近年来许多公共事件中,都包含着普通公民对公共事务的激情与呐喊。公众通过自我意识的表达,来传达对公共事务的关注,这是公民政治人格的觉醒。B、下跪求情,希望能法外开恩,不是一个理性社会所应有的正常现象。我们如果每个人都希望以自己的情感诉求,突破法律规范,这个社会就永远不可能成为法治社会。C、凭着“熊抱书记”的名气,完全可以谈上更多的项目,拉来更多的生意,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新的品牌,只要是为人民谋利益的事情,县委书记做了,就会受到人民的尊敬。D、“假爆炸”引发数万民众深夜“真逃亡”,露出了响水相关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羞”。比深挖细究谣言始作俑者更重要的是

10、,须直面当地化工企业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豫地中原三大剧种:越调、曲剧和豫剧,唯豫剧雅俗共赏。 , , , , 。 。 , ,而豫剧多争雄斗智纵横捭阖刀枪剑戟,文武万般真实笃信爱恨分明,观之如饮甘霖岂不快哉!而豫剧则浪花飞溅、百川汇流,取数剧之长然又以越调为稚拙率真,大腔大调烟花楼台,空濛迷离,吴侬软语,多情虽是仙凡之缘,毕竟不可企及三者虽粗可归类入苏东坡手执象牙板歌曰“大江东去浪淘尽”中是故民间有顺口溜:“粗越调细二簧,论听还是梆子腔。”那越剧黄梅等缠绵之曲听时虽可使人幻化入内,但听后又不免怅然若失,仿佛只此一段恩恩怨怨,空劳挂牵以曲剧为深沉幽邃,温润和缓正因此,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才把豫剧演绎到如火如荼、妇孺皆喜的程度A、 B、C、 D、1、答案:C,无中生有。“遭人鄙视的表现”错,原文无此意。2、答案:D,因果关系倒置,原文是“因为庙堂和山林”3、答案:B,以偏概全,原文有“一个”、“重要”两个词。5、答案A。“首当其冲”的意思是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既然是“管理上的不作为”,就说明是有过错,应该为“难辞其咎”。6、答案D。A项重复累赘,“并非”与“是”重复,去掉“是”;B项关联词语语序不当,“如果”应放在“我们”前面;C项搭配不当,“拉来”和“谈上”位置互换。7、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