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第一节 传记阅读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818545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第一节 传记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6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第一节 传记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6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第一节 传记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6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第一节 传记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6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第一节 传记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第一节 传记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第一节 传记阅读(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传记阅读逐点突破掌握传记的八个常考点学生用书P184一、分析传主形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南怀瑾:谜一样的国学大家 周为筠1918年,南怀瑾出生在浙江乐清古村。他从小接受严格的私塾教育,后来在他家附近的一座庙里自学,这让他一辈子与佛结下不解之缘。在这幽静的古庙里,南怀瑾除精研四书五经外,还遍及诸子百家,在这遗世独立的世界里过着宁静的读书生活。十七岁,南怀瑾到浙江国术馆习武。1937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这时,抗战烽烟四起。作为一个热血青年,南怀瑾也想凭借自己的一身武艺去杀敌报国,他毅然辞亲远游入川,到中央军校军官教育队担任武术教官。当教官时,南怀瑾经常外出寻仙访道,结交名人

2、,为求深入研究佛法。抗战胜利后,他远走康藏参访密宗各宗各派,对佛理有了更为精深的研究。1947年底,南怀瑾回到阔别九年多的故乡,并隐居在西子湖畔。1949年,伴随解放军一路南下,归隐山林的南怀瑾本已闲散入定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但是南怀瑾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尽管不满国民党政权腐败无能,却不会跳出这个营垒反戈一击。1949年2月28日,南怀瑾没来得及和家人告别,就匆匆地只身买好去台湾的船票。船到台湾基隆,回想出逃的狼狈经历,他感慨万千吟出:“三百年来养士潮,为何文武尽皆逃。”其实在1947年他曾回过老家,同家人商量,全家一起走。但南怀瑾最终没有说动父亲。他只好辞别了年迈的双亲和妻儿,离开家乡。他本打

3、算自己先去台湾安顿好,再把全家老小接过去。谁知道这一去之后,亲人分离,生死两茫茫,直到双亲辞世他也没能见上一面。“父母在,不远游。”深受传统文化教育熏陶的他,对于自己一直未能尽孝而一直耿耿于怀。在台湾,南怀瑾刚来时是一个无名小辈,迫于生计,做起了船运生意;但南怀瑾是秀才出身,不懂经营之道,又经常接济一些从大陆来的落魄流亡者,加之商船被国民党政府征用,终落得一贫如洗,南怀瑾不得不拖儿带女栖身于基隆一个陋巷中,一度靠典当衣物维持生计。不久,南怀瑾举家迁居台北龙泉街。这里环境更为恶劣,污秽堆积的菜市场臭气熏天,吵吵嚷嚷,喧嚣终日。但南怀瑾充耳不闻,仍能安贫乐道,在资料极其缺乏的情况下,凭着惊人的记忆

4、完成了楞严大义今释和楞伽大义今释两部传世之作。20世纪60年代后,台湾经济逐渐走向繁荣;但整个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出现了问题,“文化沙漠”里需要一种理念和精神来支撑。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南怀瑾的学问才有了市场。随后,南怀瑾受聘于辅仁大学,正式开设易经课程。可是课只开了一年,南怀瑾就主动停止了。原来他讲课太受欢迎,每次上课学生一直挤到窗外,这与一些老师的课形成了强烈对比,为了避免造成别人的不愉快,南怀瑾急流勇退。1966年,声名鹊起的南怀瑾在蒋介石父子的邀请下,到高雄空军基地演讲,蒋介石听后感慨万千,即命令成立“复兴中华文化委员会”,请南怀瑾主持工作,但南怀瑾却婉言谢绝了。1969年,南怀瑾不忍中华

5、传统文化日趋式微,振臂而起,创立以东西文化交流融合为目的的“东西精华协会”。课室里挂着南怀瑾自撰的一副对联:“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1985年7月4日,南怀瑾离开台湾,乘机抵达美国。1986年,南怀瑾在华盛顿成立了“东西学院”,致力于东西方文化沟通。古稀之年的南怀瑾,常因思乡夜不能寐,于是独自起身西望故园。泪眼婆娑地吟咏道:故园西望泪潸然,海似深情愁似烟。最是梦回思往事,老来多半忆童年。在美国稍安定,南怀瑾便与大陆家乡的朋友们联系上了。1990年2月25日,尹衍梁代表南怀瑾到上海签订了中外合资建设金温铁路的协议书。修铁路只是南怀瑾毕生的一个愿望,他真正要做的是为子孙

6、后代修一条大道路,借用宋儒张载的话来说,便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本世纪初,南怀瑾又在太湖边的一片芦苇荡兴建起太湖大学堂。他就在这里居住、讲课。1南怀瑾具有什么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我的理解】解析:此题考查对传主形象的分析。可以结合南怀瑾先生的言行,按照传记记叙的顺序,分条概述。答案: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如始终没有放弃对国学的研究;富有救国之志,毅然投身救国之事;慈悲仗义(豪爽待人),如接济落魄流亡者;超然物外(安贫乐道),如在环境更为恶劣之地,也能充耳不闻,专心研究学问;为他人着想,如怕引起其他老师的不愉快停上易经课程;不慕权势和名利,如婉言谢绝主持“

7、复兴中华文化委员会”工作;对父母尽孝道,如想接双亲赴台以及对不能尽孝而一直耿耿于怀;思念故乡,如在美国夜不能寐,泪眼婆娑地吟诗。如何分析传主的形象?提示:从传主在事件中的表现来分析其形象(尤其是细节描写)。要抓住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事件、细节加以仔细思考。看事件在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等。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分析传主形象。传主生活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与传主个人的成长密切相关,人物形象是典型环境塑造的结果。从作品中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评价中体会传主形象。在传记中,作者对人物的好坏、功过等进行评价,是分析传主形象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概括传主

8、品格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加尔各答的天使1997年9月10日,印度的加尔各答。一场隆重的葬礼正在举行,逝者的遗体被12个印度人高高地抬起来,所有在场的人全部下跪,包括印度总理。当逝者的遗体抬过大街时,两边大楼上的人全部下楼来,没有人觉得有资格比她站得更高。这是印度各界人士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吊唁者为被称为“加尔各答的天使”的特蕾莎修女举行国葬。成千上万的人冒着倾盆大雨走上街头,为她的离去流下哀伤的眼泪。1910年,特蕾莎修女出生在南斯拉夫联邦的马其顿共和国。12岁时,善良博爱的天性使她对慈善事业着迷,并加入天主教的儿童慈善会。她后来回忆说:“我那时就意识到我有一个使命,就是去帮助穷人。

9、”15岁时,与姐姐一起来到印度接受传教士训练。18岁时,她来到了被尼赫鲁称为“噩梦之城”的加尔各答。从1929年到1946年,特蕾莎修女在加尔各答的一所女子学校任教,事业虽然神圣,但学校里的女孩几乎都是出生于印度的上层社会。这个优越的环境与更加广大、更加真实的印度无关。1948年,她用仅有的一点积蓄,创办了一所露天学校,专门收留失学的流浪儿童。1950年,她创办了印度爱德修女会,并为它制订了教规,凡教会成员都要定下“贫困、贞洁和服从”的誓约。她解释说:“要爱穷人,了解穷人,我们自己必须是穷人。”1952年,她在加尔各答的一座寺庙旁建起了“垂死贫民收容所”,让那些垂死的贫民在弥留之际享受一下人间

10、的温暖。这一举动惹恼了寺庙的和尚,他们扬言要杀死这些垂死者。特蕾莎修女用身体挡住大门,大声地说:“你们要杀就杀死我吧。让这些垂死的人平静而尊严地去死吧。”说着,双手合十,双眼紧闭。她无所畏惧的气概震慑了闹事者,和尚们没趣地走了。到80年代末,大约有3万名身患不治之症而无家可归的人,在这里度过最后的日子。当有人问“挽救这些患有不治之症的人是否值得”时,她很吃惊,因为这样的提问与她的人生观格格不入。特蕾莎修女到处奔走呼号,并将教皇保罗六世访问印度期间赠给她的一部高级轿车卖掉,成立了加尔各答唯一的麻风病防治中心,开始大量收留麻风病人。在贝鲁特的战区,在埃塞俄比亚的饥民区,在非洲艾滋病蔓延区都留下了她

11、衰弱而坚定的身影。她甚至只身到科索沃交战区解救被围的妇女儿童,交战双方听说特蕾莎修女进入战区,立即停火,待她带走妇女儿童,双方又马上开火。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听到消息后说:“连我也做不到的,她做到了。”她创建的组织所有的钱物都是人们捐赠的,并无偿提供给贫病无力的人。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愿意把钱捐给她,到她逝世前,她的组织有四亿多美元的资产,有7 000多名正式工作人员,还有数不清的追随者和义务工作者分布在115个国家,管理着543个收容站、孤儿院和艾滋病防治中心。可是,她住的地方唯一的电器是一部电话。她穿的衣服,一共只有三套,而且自己换洗1979年,特蕾莎修女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她在颁奖仪式

12、上的即兴讲话中说:“这项荣誉我个人不配领受,我只是一个群体的代表,我不过是汪洋中的一滴水”,“没有所谓集体的人,每个人都是具体的,个人才是最重要的,每一个人在我而言就是基督,她是那时那刻世上唯一的人”在颁奖仪式上,特蕾莎修女还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她对主持者发出了真诚的呼吁:客人们能否不享用例行的盛宴,把盛宴的费用捐给她的组织。因为这100多人享用的盛宴,可以让1 500名加尔各答的穷人吃一天饱饭,结果出席颁奖仪式的人一致同意取消宴会,把节省出的1 700美元赠给了特蕾莎修女,她所获得的奖金也全部做了慈善基金。特蕾莎修女18次被提名为“年度最受尊敬人物”中的“十大最受尊敬女性”之一,并屡次当选

13、。2009年10月,特蕾莎修女被诺贝尔基金会评为“诺贝尔奖百年历史上最受崇敬的获奖者”(共3位,另外两位是马丁路德金和爱因斯坦)。大地上远处有个修女,她穿梭于又臭又脏的废墟,与那四季踏遍天涯海角,含泪说着爱要爱到心痛。香港歌手郑秀文的名曲加尔各答的天使,将特蕾莎修女平凡而伟大的形象永远定格在了道德的天空2特蕾莎修女身上有哪些优秀品格?请根据文本概括说明。【我的理解】解析:此题考查对传主精神品格的概括。在这篇传记中,特蕾莎修女的品格主要体现在具体的感人事迹中,如她建立学校、收容临终的贫困者和流浪人,她把诺贝尔奖的全部奖金全部用来做慈善事业,可见她有爱心,有悲悯情怀;从她亲身赴战场救助妇女儿童,与

14、寺庙中的和尚的斗争中,可以看到她的无畏精神;她仅有三套衣服,生活十分朴素,这些都是这位备受世人尊敬的伟大女性的优秀品质。据此概括即可。答案:有爱心,有悲悯情怀,有奉献精神;谦虚博大的情怀,不求个人荣誉(语言);坚韧顽强的精神(奔走呼号);英勇无畏的精神(斗和尚,赴战火中领人);生活简洁朴素,不追求个人享受(日常生活)。(任选三项即可,其他概括,只要文中有表述亦可)概括传主精神品格有哪些方法?提示:首先梳理事件,看传记写了传主的哪些事迹,这些事迹从哪些角度来写的,这些不同的角度往往就是传主的不同品格特点。如果是评传,要抓住作者的评论,评论中往往有作者对传主精神品格的议论。其次要思考细节。典型细节

15、往往最能传神,最能打动人,也往往是传主品格的具体体现处,对这些细节加以仔细思考,往往能发现人物的精神特质。三、筛选整合有关信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梅花香自苦寒来记画家荣宏君 王海珍站在北京2011年岁末的街头,荣宏君自己大概已经想不起初来的心情了。有兴奋,也有茫然吧!和大多数北漂一样,有一个胸怀远大的抱负,有深浅莫测的前程,还有一颗跃跃欲试、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峥嵘之心现在,心情渐渐平静,安和。步履渐渐放慢,稳定。长期在传统文化、词章翰墨的浸润下,古意隐隐散发。那个从鲁西南偏僻农村走出来的懵懂无措的年轻人,已经在这个车水马龙的繁华城市稳稳地走出了一条路那个自十岁起便拿起笔在土墙上胡抹乱涂的小孩,已经将他的梅花画送进了人民大会堂,赠送给了多名国外友人。荣宏君,你现在是名人了呢,这句话,在家乡人的酒桌上常被提起,并成为祝酒的下酒菜,当事人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