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季高中地理 整合提升1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810942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春季高中地理 整合提升1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春季高中地理 整合提升1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春季高中地理 整合提升1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春季高中地理 整合提升1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春季高中地理 整合提升1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春季高中地理 整合提升1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春季高中地理 整合提升1 新人教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才之路】2015春季高中地理 整合提升1 新人教版必修3一、单项选择题读“区域之间的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箭头A不能表示的是()A资金 B信息 C劳动力D产品【答案】C【解析】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输出资金、信息、产品等。2图中箭头体现了区域具有_的特征()A总体性 B差异性C开放性 D均一性【答案】C【解析】图中箭头表示不同区域通过经济要素相互联系,并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反映了区域的开放性特征。下图是“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读图,回答34题。3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4a地种植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A水源

2、充足 B土壤肥沃C地势平坦 D热量条件好【答案】3.B4.D【解析】读下面“中国地理要素分界线图”,回答57题。5对图中a、b、c、d各界线描述正确的是()Aa是旱作与水田农业区的分界线Bb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c是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Dd是400毫米年降水量线6四界线中最能体现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的是()Aa界线 Bb界线 Cc界线 Dd界线7图中a、b界线叠加,可能划分出的区域是()A牧区、农耕区B干旱区、半干旱区C汉语言区、少数民族语言区D发达区、欠发达区【答案】5.B6.B7.A【解析】本组题以我国不同地理要素分界线图为载体,综合考查了我国不同区域的差异。读下面“我国

3、某区域示意图”,完成811题。8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A冬季 B秋季 C春季 D夏季【答案】D【解析】从图例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湖泊的水量最大的时候应该是夏季气温最高的时候,此时气温最高,高山冰雪融水量最大。9现在发现图中绿洲退化现象严重,对这一现象的原因推测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A人口增长迅速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C水源污染严重且难治理D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发展粮食生产【答案】C【解析】水体污染对绿洲退化的影响很小。10与华北平原相比,图中绿洲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太阳辐射强 B热量充足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答案】A【解析】与华北平原相比,该地区的

4、天气晴朗,大气洁净,太阳辐射强,对绿洲农业的发展非常有利。11图中a、b、c、d四个聚落,最容易形成城镇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a、b、c、d四个聚落中,b位于绿洲地区,并且位于河流和铁路的交汇处,最容易形成聚落。(2013深圳二模)叠图分析是科学选址最常用的方法。结合下图,完成1213题。12叠图分析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 BGPSCGIS D数字地球【答案】C【解析】叠图分析需要把多种平面图信息进行综合比较、分析,这正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主要内容。13选定的区域适合建设()A大型垃圾处理场 B大型仓储式超市C汽车加油站 D水源保护区【答案】D【解析】

5、由远离交通线、植被保护好等要求并结合四个备选项就可判断,该选址是水源保护地的适宜地。大型仓储式超市和汽车加油站都需要接近主要道路,大型垃圾处理场一般不会建在植被条件好的区域。 2014年7月18日15时30分,“威马逊”先后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沿海登陆,后来又在广东省徐闻县龙塘镇沿海登陆,再后来又在防城港市光坡镇登陆,“威马逊”前两次登陆时达到超强台风级别,是1973年以来登陆华南的最强台风。 “威马逊”共造成59个县市区、742.3万人、468.5千公顷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为265.5亿元。据此完成1417题。14要准确勘探水灾淹没的情况,快捷而准确监测河水水位宜采用()A人工拍摄 B

6、遥感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 D多媒体技术【答案】B【解析】利用遥感技术能在短时间内获取水情水位变化的全面资料,以便及时安排防灾、救灾工作。15同是遥感图像,飞机图像清晰度高,主要因为()A飞机上的传感器更为先进B飞机的高度远小于卫星,受云量阻隔小C飞机上的图像比例大D飞机上的相片质量优越【答案】C【解析】遥感按运载工具可分为航天遥感(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飞机遥感)。因飞机飞行高度远比卫星高度低,探测范围小,使得飞机遥感图像比卫星遥感图像比例大,图像清晰度高。16要准确快捷统计测算出各地灾害信息材料,主要依靠()A传感器 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技术【答案】B【解析】通过遥感获得地面灾

7、害的各种信息作为信息源,经过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建立数据库,进行空间分析,得到近地面各地灾害的信息材料。17利用遥感技术优于人工探测的优点不包括()A探测范围大 B受地面限制少C速度快、周期短 D全球性、连续性【答案】D【解析】遥感技术借助于航空航天等运载工具,使其具有探测范围大,受地面限制小,速度快、周期短的优点。18(2014江苏六市联考)右图为“北斗导航系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精确划定城市地价等级范围,提高土地利用率B可对南京地区的自然灾害进行精确的分析、评估C可以监视长途客车的行驶路线,获取位置和速度等信息D具有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的特点,是人视力的延伸【答案】C【解

8、析】导航系统可以获取汽车的具体位置和车速信息,对客车的运行路线进行监控。二、综合题19(2014孝感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斐济位于西南太平洋中心,是南太平洋地区的交通枢纽。人口86.8万,面积1.8万多平方千米,由332个岛屿组成。该国农业主产甘蔗、椰子等经济作物。该国出产优质硬木和松木,有金矿,还有少量铜、银资源,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金枪鱼。材料二下表为苏瓦和楠迪的气候资料统计表。月份123456789101112苏瓦气温()27.127.427.026.425.124.523.523.523.924.825.726.5降水量(mm)315286371391267164142

9、159184234264263楠迪气温()27.127.226.926.224.924.223.423.624.425.326.226.7降水量 (mm)2993023241637862465877103138159材料三下图所示的维提岛是斐济群岛的主岛,也是该国基础设施最完善、人口最集中的地区。该国重要城市以及大多数第一、二产业和旅游业基础设施均位于此岛。(1)描述维提岛的地形地势特征,并说出判断依据。(2)描述维提岛的气温特点,并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3)填表比较苏瓦与楠迪降水的差异并简析原因。对比项目原因与楠迪相比,苏瓦降水总量_苏瓦:_与苏瓦相比,楠迪降水季节变化_楠迪:_(4)根据图

10、文材料,分析该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答案】(1)特征: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依据: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流;中部多高山。(2)特点: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原因:纬度低,太阳辐射量大且年变化幅度小;受海洋影响显著。(3)如下表大10月到次年4月,受赤道低气压影响,该地降水多;5月到9月,东南信风控制该地区,苏瓦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故苏瓦全年降水丰沛大(显著)10月到次年4月,受赤道低气压影响,该地降水丰富;5月到9月,东南信风控制该地区,楠迪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故降水的季节变化显著 (4)第二产业:利用丰富的农产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如制糖业、渔产品加工业、

11、木材加工业等;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发展服装加工业;利用矿产资源发展采矿业,如金矿开采。第三产业:利用其独特的热带风光发展旅游业;利用其位于西南太平洋中心的位置优势,发展水、陆、空交通运输业。【解析】本题考查该区域地形地势特征、气候特点及其成因、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题,根据该岛的河流分布特点可判断该地以山地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第(2)题,该地全年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小,其原因可从纬度、太阳辐射、海陆位置等方面分析。第(3)题,从表中即可读出两地的降水差异,原因可从大气环流、下垫面等角度分析。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

12、该岛气候条件优越,农产品丰富,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该地矿产资源丰富,可发展采矿业,可利用劳动力价格优势发展服装加工业;可利用气候条件和岛国位置、海滨风光发展旅游业,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交通运输业等。20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物在同一波段其反射率不同,同一地物在不同的波段其反射率也不同,这是在照片上判读各种地物的基础。例如,利用0.40.5微米波段的照片,可以把_与其它地物区分开。利用0.50.6微米波段的照片,可以把沙漠与小麦、湿地区分开;利用0.70.9微米波段的照片,可以把_与_区分开。(2)在可见光波段的四种地物中反射率最高的是_,最低的是_。(3)遥感

13、技术还可以用于_、_和_。【答案】(1)雪地小麦湿地(2)雪地湿地(3)资源勘探动态监测规划决策【解析】本题是对遥感技术的综合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在了解遥感的特点、相关物理原理和实际应用的基础上正确读图。地物的光谱特征是遥感技术的重要理论依据。不同地物对同一波段电磁波的反射率是不同的。雪地的反射性能很强,在0.40.5微米波段,有一个强反射峰值,反射率几乎是100%,随着波长的增长,反射率逐渐降低;在0.70.9微米波段,小麦的反射率是几类地物中最大的,这是绿色植物共同的特征,而湿地反射率很低,由此可以把小麦与湿地区分出来。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海洋、水文、气象、测绘、环保与防灾救灾和军事侦察等领域,以及进行资源勘探、动态监测、规划决策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