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高中语文 专题训练4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5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810909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版高中语文 专题训练4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5版高中语文 专题训练4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5版高中语文 专题训练4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5版高中语文 专题训练4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5版高中语文 专题训练4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版高中语文 专题训练4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版高中语文 专题训练4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5(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训练(四)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式哄抢”的生成机制2013年清明节前夕,上海发生了新型禽流感(H7N9)。华东不少地方再次出现了十年前非典时期的抢购板蓝根风潮。抢红灯、抢座位、抢车道、抢房号、抢票等现象,屡见不鲜。即使面对人人都有份的东西,也有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抢,为何会演变成了中国人的一种生存之道了?抢的生成根源:缺乏理性思考。所谓理性,就是和感性相对的东西。理性总是和判断、推理、本质、规律、逻辑联系在一起。纵观前述各种“抢”的背后,都有一种不可靠的信息,正是相信了这些根本经不起推敲的传言,才出现的荒诞的、非理性的抢购行为。或者因为缺乏相关的

2、知识,信息累积不够,无法判断传言的真伪,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跟着周围的人一起汇入了“抢”的洪流。理性缺乏的原因要么是没有理性思考的能力,要么是缺乏理性思考的习惯,从而在生活中依靠直觉和经验作出判断。有人说中国社会缺乏公共理性,对事物的真假漠不关心,或者直接就把判断真假的责任推给了别人。抢的本质认识:藐视规则。从现象上看,抢是一种无序的行为,无序的根源是群体成员搁置规则和不遵守规则。“刑不上大夫”明白地告诉我们:在规则面前,人人不平等,规则是有选择性地依据特定的身份而起作用的。所以,中国人都崇拜特权(豁免权),有特权就可以绕过规则,或者说规则对他们根本不起作用。普通百姓恨的不是特权,恨的是自

3、己没有特权。在自己没有某种特殊身份的情况下,出于一种自利,普通百姓冥思苦想的是怎么规避规则。在日常生活中,逃避规则、绕过规则不但不会被众人鄙视,而且还平添几分崇拜和羡慕,亲密的朋友之间还会交流逃避规则的经验。他们并没有犯什么伤天害理的罪行,为的只是图自己的小便宜,或是盲目从众,但最终的结果却导致了整个社会群体的哄抢或混乱。抢的社会心理:从众心理。从众是个体追求安全的一种表现,当某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把握,又怕受到众人的指责,只好选择与大众相符的言论和行为,这也就是所谓的“随大流”。随大流的潜意识是“法不责众”,中国式过马路其实也是这种规则在起作用,大家一起闯红灯,一起违法,便不会受到非议、处罚

4、。富有个性与主见,在西方社会是值得自豪的事情。但在中国却被视为异类,是怪癖,是洪水猛兽。中国人之所以喜欢从众、喜欢跟着起哄、喜欢跟风、喜欢群体思考,因为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1下列关于“理性思考”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缺乏理性的人,或者没有理性思考的能力,或者缺乏理性思考的习惯。B理性思考是指人们在生活中依靠直觉和经验作出判断。C理性总是和判断、推理、本质、规律、逻辑联系在一起。D对事物的真假漠不关心,或者直接就把判断真假的责任推给了别人,这都是缺少理性思考的表现。【答案】B(依靠直觉和经验作出判断,是感性思考,正是缺少理性思考的表现。)2下列关于“中国式哄抢的生成机制”

5、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式哄抢的生成不是偶然的,它是多种文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B由于缺乏理性的判断,许多人于是对传言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进而采取行动。C之所以随处可见抢红灯、抢座位、抢车道、抢房号、抢票等现象,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资源紧张。 D. 出于一种自利,群体成员藐视规则、搁置规则和不遵守规则,催生了抢这种无序的行为。【答案】C(在本文看来,中国式哄抢与资源是否紧张没有本质的联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抢盐、抢板蓝根、抢蜡烛等等都是蝇头小利,但是怕周围的人抢了,而自己就少了、吃亏了,这实在是一种挤压出来的扭曲人格。B. 面对稀缺的资源

6、,出于生存的本能,大家都想多占有一点,这个时候若出现争和抢,没有什么奇怪的。 C只要通过立法的严管重罚,就能转变社会的哄抢思维。D只有形成“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让每一个人都敬畏规则、遵守规则,哄抢现象才可能消除。【答案】C(“只要就”表达太绝对。)(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潜力无限的“白色生物”徐新明生物技术的发展引人注目。以玉米和小麦为原料制成塑料和纤维的新技术,将在全球掀起一场资源和环境革命。2006年4月,法国产业革新部发表公告,为推动产业技术革新,政府将实施六大计划,其中就包括白色生物产业计划。该计划被政府概称为“生物淀粉计划”,其最终目标是将谷物的淀粉精制后开发出具有

7、与石油产品同等质量的石油精制代用品,即研制出跟石油制品一样质量的谷物制的合成纤维和塑料等。在生物技术的世界里,制药产业被称为“红色生物产业”;农业被称为“绿色生物产业”;现在,人们把大量用于工业产业的“谷物粉末”称为“白色生物产业”。白色生物产业的崛起,为各类替代石油的技术开发开辟了广阔的领域。世界上许多大企业都在发展壮大各自的“白色生物产业”。据测算,2010年白色生物产业的市场规模将扩展到1250亿美元。预计该产业占整个化学产业的市场率将达到10%。现在已经达到770亿美元的规模,占整个市场的7%。大部分白色生物产业将占领生物酒精等生物燃料市场。生物界最有影响的组织欧洲生物产业联合会现任会

8、长西布斯认为,白色生物产业的崛起也为欧洲的复兴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和难得的发展良机。欧洲的目标是,用谷物淀粉制作轻软坚硬的新材料。迄今,“生物淀粉计划”中各项具体任务尚没公开。但纤维、塑料包装和道路铺设等产业部门却对此计划情有独钟,并联合起来组成了新的化工企业。按照“生物淀粉计划”的框架,到2010年,将成立若干家生物精品研发所,并立刻投入开发研究工作。目前,在白色生物产业的实用化领域独占鳌头的企业,首推美国谷物营销商卡基尔公司属下的某环保公司。该公司用玉米为原材料生产出来的树脂,已被沃尔玛和戴尔等公司用来作为包装材料。用玉米为原料制出的“生物PDO”系列产品独领风骚,据杜邦公司负责人布林克古博士

9、讲,他们推出的“生物PDO”系列产品中的一种命名为“索罗纳”的纤维,质量上可与用石油原料制出的纤维相媲美,前者更为柔软和轻巧,不仅富有伸缩性而且便于着色。再者,“生物PDO”系列产品,还可以作为增粘剂广泛应用于雪花膏里防止手皮肤皲裂和应用于体臭防止剂。白色生物产业的各类产品将应运而生。意大利诺克门特公司推出的一种命名为“马特比”的产品,就是从玉米、小麦、大豆的淀粉中提取材料制出替代型塑料制品的。2006年在都灵举办的冬奥会上,便选用了由“马特比”生物原料制造的一次性玻璃杯。美国轮胎大亨克特耶公司制造的“生物轮胎”,其中部分材料也应用了“马特比”原材料。该生物轮胎的特征是比橡胶轮胎更加适宜路面的

10、柔和性,大大降低了燃料费和减少了噪音。白色生物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咄咄逼人态势令世人刮目相看,其发展潜力值得人们期待。(选自百科知识)4从原文看,下列对“白色生物产业”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色生物产业是以谷物淀粉作为原料,旨在开发与石油产品同等质量的石油精制代用品的产业。B白色生物产业生产重点在于研制跟石油产品一样质量的谷物制的合成纤维和塑料等。C白色生物产业风起云涌,短短几年工夫,业已占据整个化学产业市场的10%。D白色生物产业用途广泛,纤维、塑料包装和道路铺设等都是它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答案】C(将未然说成已然。文段说的是“2010年预计该产业占整个化学产业的市场率将达到10%”。)

11、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白色生物产业是推动产业技术革新的一项生物技术工程,它的研究开发将会催生一场资源与环境的大革命。B白色生物产业在农业和工业两大产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工业原料不足的问题将因之而彻底改变。C白色生物产业的市场规模将日益扩大,在化学产业领域则尤其突出,而其中的重点又集中在生物燃料上。D白色生物产业研制出来的一些产品已经在生产与生活中得到了运用,并且较传统原料制造的产品更具优势。【答案】B(“工业原料不足的问题将因之而彻底改变”的说法武断,原文无相应依据。)6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困扰人类的问题催生了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B

12、欧洲的工业产业将会因为白色生物产业的兴起而起死回生。C白色生物产业计划被法国政府命名为“生物淀粉计划”,是因为其原料为生物淀粉。D白色生物产业的研究尽管已经拉开了帷幕,但大规模实用化还需要一段时间。【答案】B(“起死回生”说法不恰当。原文中只是说“白色生物产业的崛起也为欧洲的复兴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和难得的发展良机”,这并不能表明欧洲的工业产业已死。)(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近十几年“全球变化”和“大洋钻探”研究中的最大进展之一,在于对地圈与生物圈相互关系认识的突破,结果是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提高到一个空前的新高度。地学与生命科学的结合,并不是新命题。地质学创立伊始,就与生物学结下了不

13、解之缘:地质年代便是以生命演化为序的。但传统的生物地层学是建立在化石形态的肉眼鉴定基础之上的,难免有片断性和表面性。世纪之交,地球科学向地球深处和地球以外发展,生命科学向愈益深入的微观世界进军,正是在这里产生了两者交叉的新层次:地下深处微生物的发现,在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地球化学的层面上,开拓了全新的研究领域。70年代末“Alvin”号深潜器在东太平洋发现深海热液活动和热液生物群,说明地球上不仅有我们所习惯的“有光食物链”,还存在着“黑暗食物链”。前者依靠外源能量即太阳能,在常温和有光的环境下,通过光合作用生产有机质,后者依靠地球内源能量即地热支持,在深海黑暗和高温的环境下,通过化合作用(chem

14、osynthesis )生产有机质。甚至数千米深海海底下面数百米的深处,还有微生物在地层的极端条件下生存,这种“深部生物圈”虽然都由微小的原核生物组成,却有极大的数量。“深部生物圈”的发现,大大拓宽了生物圈的分布范围,直到极地冰盖、火山热泉和洋底地层,几乎无所不在。生物的分类,也扩展到古菌、细菌与真核生物三大类。地球历史的85%只有前两类组成的原核生物,它们从还原到氧化环境都有分布,在地球系统的时空坐标中占据一大片,而我们熟悉的动、植物只是真核生物中的一部分。从金属矿到水合物,从火山口到岩溶洞,无处不有微生物的活动,许多原来以为“无机”的地质过程,其实都是生命活动的结果。传统地质学里生物的“主

15、角”是大化石,其实改造地球的首先是原核生物,它们的生态过程影响着化学元素周期表里几乎所有的元素,默默无声地“耕耘”了40亿年,直到今天才有可能得到重新评价。生命深化史的研究很像社会历史,引人注目的恐龙、鳞木固然重要,但真的要揭示机理,还非要深入到原核生物不可。全面看来,地球生态系统的根本基础在于原核生物,它们才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熟悉的大型生物其实是生态系统的顶层,相当于社会史里的“帝王将相”。寻找地球和生命系统演变的规律,必须深入“基层”,深入到分子生物和生物地球化学的水平,才能理解地球系统的运作。(选自新华文摘)7下列对“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及其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建立在用肉眼鉴定的化石形态基础上的生物地层学,已经显示出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B地学向地球深处和地球以外发展,生命科学向愈益深入的微观世界进军,于是产生了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C对极端条件下生存的原核生物进行研究,标志着地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的研究领域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D要理解地球系统的运作,就要由对大化石的研究转为对地下深处微生物的研究,深入到分子生物和生物地球化学的水平。【答案】B(“于是产生了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错,文中“地学与生命科学的结合,并不是新命题。地质学创立伊始,就与生物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说明早已产生了交叉;原文中说“产生了两者交叉的新层次”,说明进入了新的交叉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