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地理分类汇编试题 1.4大气受热与运动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808067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考地理分类汇编试题 1.4大气受热与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5年高考地理分类汇编试题 1.4大气受热与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5年高考地理分类汇编试题 1.4大气受热与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高考地理分类汇编试题 1.4大气受热与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高考地理分类汇编试题 1.4大气受热与运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高考地理分类汇编试题 1.4大气受热与运动(2015浙江卷)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完成1、2题。1.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缩短路程 增加运量 减少货物破损 增强贸易灵活性A. B. C. D.2.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A.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 B.乙处借船右后方来风作动力 C.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 D.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1.C 2.B (2015浙江卷)逆温是在一定条件

2、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右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完成9、10题。9.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10.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9.A 10.C(2015四川卷)2013年4月5日,我国

3、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图1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回答1 2题。1、此次航行中,最能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航程是A、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 B、非洲以南南海C、南海台湾海峡 D、台湾海峡青岛2、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A、日出东南方向 B、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C、昼长较广东短 D、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1.A 2.B (2015四川卷)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图2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答34题。3、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A、福建沿海B、黄海沿岸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4、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显著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3.D 4.D(2015天津卷)读2015年5月某日1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1,单位:百帕),回答12题。1.此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地点是A.a B.b C.c D.d2.此时最可能出现灾害性海浪的是A. 黄海沿岸B.台湾海峡C.海南岛周围海域D.菲律宾附近海域1.A2.D (2015广东卷)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2.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