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生物精品解析分类汇编(2月 第九期)j单元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804206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考生物精品解析分类汇编(2月 第九期)j单元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5届高考生物精品解析分类汇编(2月 第九期)j单元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5届高考生物精品解析分类汇编(2月 第九期)j单元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5届高考生物精品解析分类汇编(2月 第九期)j单元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5届高考生物精品解析分类汇编(2月 第九期)j单元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届高考生物精品解析分类汇编(2月 第九期)j单元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高考生物精品解析分类汇编(2月 第九期)j单元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J单元生物与环境目录J单元生物与环境1J1 生态因素1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1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6J4 生物与环境综合9 J1 生态因素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生物卷(解析)2015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201501)】21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中,相关结果分析正确的是A先滴培养液,再盖盖玻片,计数结果将偏小B取样计数前试管未振荡,计数结果将偏小C对压线个体全部计数,计数结果将偏大D未稀释直接计数,对计数结果无影响【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C解析:计数时,一般先盖盖玻

2、片,再滴培养液,若先滴培养液,再盖盖玻片,计数结果将偏大,A错;取样计数前应先振荡试管,取样计数前试管未振荡,计数结果将偏大,B错;对压线个体计数,正常是计算相邻的两边,若全部计数,计数结果将偏大,C正确;未稀释直接计数,计数结果将不准,D错。【思路点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生物卷(解析)2015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201501)word版】3下列对种群特征概念图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利用性引

3、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D春运期间,成都等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D解析: 图中分别代表死亡率、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春运期间,成都等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迁出率与迁入率。【思路点拨】根据种群各特征间的关系分析图示中的序号。【生物卷(解析)2015届山东省烟台市莱州一中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501)】28.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

4、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 B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 C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D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答案】【知识点】 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A解析: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时每样方个体数减少量接近550株,而幼苗至成熟阶段每样方个体数减少量减少量接近100株,所以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A正确;由图中曲线变化可知,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数量比1975年下降快,即被淘汰的个体数量多,所以1972年生存斗争程度高,B错误;由图中种群数量变化可知

5、,5年间种群数量逐渐减少,不呈S型,C错误。统计种群密度时,要保留原始数据,否则会使误差增大,D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典型总结】种群和群落种群特征是个体所不具有的,个体只能具有性别、年龄、出生、死亡等特征。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1种群密度(1)在用样方法计数时,位于边界线上的样本数目计算方法是任取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位于线上的和顶角上的都计数。用样方法得出的数

6、值是种群密度而不是种群数量。(2)当一个种群迁入一个新的环境时,若不适应环境,则可能会灭亡;若适应新环境,在开始一段时间内该种群的数量类似于“J”型增长,但最终呈“S”型增长。(3)“J”型曲线由始至终都保持指数式增长,其增长率不变而增长速率持续增大,而“S”型曲线自始至终具有环境阻力,其增长率持续减小,而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所以绝不能认为“S”型曲线的开始部分是“J”型曲线。(4)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的纵坐标起点均不为0,当处在以下条件如实验室提供的理想条件、一个种群迁入到一个新的适宜环境中的一定时期时,才会出现“J”型增长曲线。若一个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在种群数量小于K/2时,种群增长

7、速率逐渐增加;当种群数量大于K/2时,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减小,到达K值时其种群增长速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可能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生物卷(解析)2015届山东省烟台市莱州一中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501)】27.下列不属于对种群特征描述的是 A某市近三年入户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 B蒲公英杂乱无章地分布在操场上 C某池塘生活了约150种生物 D某市男性公民与女性公民的比例为1:1.5【答案】【知识点】 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C解析:A中描述的是种群的迁入率。B中描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C中描述的是群落的物种丰富度,D中描述的是种群的性别比例【

8、生物卷(解析)2015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501)】21下图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率和时间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种群密度在第50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B当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种内斗争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强C该种群的出生率和迁入率决定入值的大小D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答案】【知识点】 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B解析:种群增长率等于-1,当-1=0时,种群数量稳定不变,年龄组成为稳定型;当-1小于0时,种群数量下降,年龄组成为衰退型;当-1大于0时,种群数量增加,年

9、龄组成为增长型;由图可知,种群密度在第40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A错误;当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1大于0,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导致种内斗争变化趋势逐渐增强,B正确;定入值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等,C错误;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出生率,D错误【生物卷(解析)2015届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三1月月考(201501)】21下图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率和时间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种群密度在第50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B当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种内斗争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强C

10、该种群的出生率和迁入率决定入值的大小D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答案】【知识点】 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B解析:种群增长率等于-1,当-1=0时,种群数量稳定不变,年龄组成为稳定型;当-1小于0时,种群数量下降,年龄组成为衰退型;当-1大于0时,种群数量增加,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由图可知,种群密度在第40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A错误;当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1大于0,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导致种内斗争变化趋势逐渐增强,B正确;定入值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等,C错误;在理想条件下

11、,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出生率,D错误【生物卷(解析)2015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第二次(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四市第一次)调研测试(201501)】17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图1是一块规格为1mm1mm0.1mm的血球计数板正面示意图,图2是计数室某一个方格中酵母菌分布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血球计数板上有2个计数室,玻片厚度为0.1mmB制片时,先用吸管滴加样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C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9个D实验中被台盼蓝溶液染成蓝色的酵母菌为死细胞【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D解析:血球计数板盖玻片下液

12、体的厚度为0.1mm;制片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滴加样液;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7个,只计数内部和相邻两边及其夹角处的酵母菌。 【思路点拨】计数样方中细胞数量的方法是计数内部及上边线、左边线及其夹角的个体数。【生物卷(解析)2015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501)】8.我国从越南引进姬小蜂来控制本地区对棕榈科植物危害极大的害虫椰心叶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姬小蜂进行生物防治应做全面评估和监测 B.引进姬小蜂后可降低本地椰心叶甲的环境容纳量 C.姬小蜂引进本地后其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 D.引进本地的姬小蜂会与椰心叶甲共同进化【答案】【知识

13、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C解析:利用姬小蜂进行生物防治应作全面评估和监测,以防止外来物种带来的负面影响,A正确;K值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种群最大数量,对于有害动物,要尽量破坏其生存环境,降低K值姬小蜂能控制本地区椰心叶甲对棕榈科植物的危害,所以引进姬小蜂后可降低本地椰心叶甲的环境容纳量,B正确;由于椰心叶甲的数量限制,所以姬小蜂引进本地后其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C错误;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所以引进本地的姬小蜂也会与椰心叶甲共同进化,D正确。【生物卷(解析)2015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501)】7.调查是

14、生物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调查方法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在水草丰富的浅水水区确定样方调查芦苇密度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的活动范围和迁徙路线C.定期从酵母菌培养液中取样并计算,调查其种群增长D.在较大的样本人群中调查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答案】【知识点】G3 人类遗传病及优生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A解析:样方调查种群密度必须随机取样,而不能在水草丰富的浅水区确定样方,A错;由于动物的生活范围大,所以调查动物的活动范围和迁徙路线一般用标志重捕法,B正确;酵母菌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所以要

15、定期从酵母菌培养液中取样计数,调查其种群增长,C正确;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因此调查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需要在较大的样本人群中进行,D正确。【生物卷(解析)2015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201501)】28.下列哪项叙述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A.稻田中杂草的种类达20种 B.某块稻田中,水稻均匀分布,稗草随机分布 C.农技站对棉蚜虫害监测结果为2只/叶 D.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C 【生物卷(解析)2015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201501)】27.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哪项因素一定会导致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 A.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 B.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个体被再次捕获几率降低 C.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