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毓英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774273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毓英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福建省毓英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福建省毓英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福建省毓英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福建省毓英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毓英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毓英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毓英中学2015届高三年上学期期中检测卷语 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 可堪回首, ,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2)山原旷其盈视, 。 (王勃滕王阁序)(3)_,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4)_,弃脂水也。 (杜牧阿房宫赋)(5)_,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6) 无丝竹之乱耳,_ 。 (刘禹锡陋室铭)(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

2、,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

3、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注

4、 部勒:部署约束。归沐:回家休假。对内东门:到东门商议内务。周怀政之诛:指周怀政阴谋杀人的事。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在州县里通过祭祀山神为皇上祈求长寿。2、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奇:奇妙B以章献起于寒微 起:出身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诛:惩罚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 弛:延缓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迪“胆量非凡”的一组是(3分)()迪深厚有器局 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 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A.B.C.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5、()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C.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3分) (2)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鹧鸪天范成大 嫩绿重重看得

6、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醿 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残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酴醿:一种观赏植物。(1) 词的上片运用哪些手法来描写春日风光的?试作简要分析。 (4分) (2)结合词的下片简要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2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 红楼梦中别号“蕉下客”的贾探春是个大气,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她发起组织了大观园里的诗社活动,但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回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颓势

7、,却注定无济无事。 (红楼梦)B.小说八十回,宝玉的婚姻问题被正式提出,贾母在与薛姨妈聊天时,发表了宝钗黛玉的优劣比较说,说宝钗性格“温厚和平”最适宜于给人家做媳妇,而黛玉“性灵儿”虽也不差,却不如那个“宽厚待人”。其实,这时候贾母心中已经选宝钗作为自己的孙媳妇。(红楼梦) C. 诸葛亮经过深思熟虑设下一计:让士兵佯作运粮,天天在上方谷往来,故意被司马懿抓去,魏军接连小胜。司马懿终于忍耐不住,大举进攻蜀军。诸葛亮将司马懿诱进上方谷,纵火焚烧。司马懿父子冒火冲出重围,从此坚守不出。(三国演义)D. 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即动身寻兄。曹操得报,大惊曰:“云长去矣!”将军蔡阳自告奋勇带兵追击,被曹操

8、叱退。但蔡阳最后还是去追赶,结果在古城被关羽斩杀。 (三国演义)E. 吕布得知张飞抢了自己在山东买的马,随即点兵往小沛,大骂刘备,张飞反击说:“我夺你马你便恼,你夺我哥哥的徐州便不说了!”(三国演义)8、简答题。(任选一题)( 5分)( l)阅读下面三国演义 选段,回答问题。肃乃辞孙权,至陆口,召吕蒙、甘宁商议,设宴于陆口寨外临江亭上,修下请书,选帐下能言快语一人为使,登舟渡江。江口关平问了,遂引使者人荆州,叩见云长,具道鲁肃相邀赴会之意,呈上请书。云长看书毕,谓来人曰:“既子敬相请,我明日便来赴宴,汝可先回。”(第六十六回)请简述鲁肃为什么要设宴邀请关羽?关羽是如何赴会的?席间发生了哪些事,

9、结果怎样? (2)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探春是在什么时候说这番话?请简述事件的经过。(红楼梦)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问题。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窬之类也。(孟子尽心下)【注】餂:tin 探取,获取。窬:从墙上爬过去。(1)同样是“该不该说话”的问题,孔孟的观点有何异同?请简述。(3分) (2)结合两选段,谈谈你对“道听途说,德之弃也”的理解。(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