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758403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部分,文化生活,必修 3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基础知识检索 一、体味文化,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_及 其产品。其中,既包括_、_、价值观等具有意 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 等_的部分。,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_的 产物。人们在社会实践中_文化,也在社会生,精神活动,世界观,人生观,非意识形态,社会实践,创造和发展,活中_文化。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精神产品离不开_。,3.文化具有_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 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

2、化活动。,4.文化作为一种_力量,能够在人们_、 _的过程中转化为_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 刻的影响。,获得和享用,物质载体,非常丰富,精神,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物质,二、文化与经济、政治,1.经济、_和_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_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 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 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 重大影响。,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_ 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_、 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_越来越重要。,政治,文化,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_

3、的发展, 奉行_的国家,借助_的方式,竭力推销 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 推行_。,4.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_,越 来越成为_竞争的重要因素。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 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_,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 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_。,世界多极化,霸权主义,文化渗透,强权政治,重要源泉,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智力支持,考点,文化与社会,1文化 的内涵与特点 (1)文化的内涵:从本质上看,文化属于精神范畴, 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从范围上看,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

4、价值观等 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 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2)文化的特点: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文化现象丰富多彩。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 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 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培养出 来的。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 载体。文化通过物质载体,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得到传承 和发展。,2文化的形式,(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 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

5、文化。 (2)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3文化的社会作用,(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 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2)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如果物质 上贫困,就会挨打;如果精神上贫困,自己就会垮掉。 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 于世界民族之林。,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为推动经济建设, 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

6、的总体格局中的 作用越来越突出。,(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从国内来说:随着民主 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 的文化素养。从国际来说: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 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5文化与综合国力,(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 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提高文化竞争力,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 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 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 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7、拓展深化,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1)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 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也不能简单地认 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2)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那种认为 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 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 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误区 1: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生来就有、,自发形成的,注意: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 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 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 践和教育。,误区 2:任何文化对社会的发展都

8、起到积极的作用 注意: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 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探究 1】(2010 年安徽三模)“文化蕴藏着巨大的 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 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A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 B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C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D文化是历史进步的重要源,解析B。材料强调文化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故 B 项符合题意。A 项中的“本质”、C 项中的“主导力 量”和 D 项中的“源泉”说法均错误。,作用,文化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文,文化

9、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 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A C,B D,解析C。中的“前提和基础”和中的“决定” 的说法是错误的,故排除。,【探究 3】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 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有人认为,“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 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 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解析解答本题,既要指出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 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又要结合不同时期的民本思想 的反作用进行简要论述。,答案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

10、反映。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都是一定社 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剥削制度 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 政治制度的基础上。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 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传统的民本思想有利于缓和当 时社会的阶级矛盾,根本上是为了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实践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 的发展,根本上是为人民服务。,知识点 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D文化就是人类的精

11、神产,解析A。“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 名曲” 说明文化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产生了广泛 的影响”说明人类在享用文化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故选 A。,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区域有,文化形式是丰富多彩的,不同地,不同的文化环境 域的文化各有特色,A,B,C,D,解析D。说明了南北方文化存在差异的原因。 则直接说明了南北方文化形式上的不同。说明了文 化现象在不同地域中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本身就体 现了文化的特色。所以都从一定角度体现了材 料的内容。故选 D。,知识点 3:文化的社会作用 3 (2011 年广东广雅中学月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 仰,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一个又一

12、个胜利的重,要保证。这种信仰的力量,归根结底,是(,),A一种精神力量 C一种科学力量,B一种政治力量 D一种物质力量,解析A。信仰属于文化的范畴,文化归根结底是一 种社会精神力量,故选 A。,知识点 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4(2011 年辽宁大连模拟)有人说“经济中有文化, 就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软实力。”这句,话表明(,),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文化是经济的基础,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文化给经济以重要影响 总是同步的,A,B,C,D,解析D。颠倒了两者的关系。“总是同步的” 错误,故将其排除。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 D。,知识点 5:文化与综合国力 52010 年 1

13、0 月,“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这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和“嫦娥一号”卫星之 后,我国航天活动领域的又一个里程碑。对此,有外国 专家评论说:“这又将给中国的综合国力增添一个大大,的砝码。”这说明(,),A我国的科技实力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文化生产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基础,D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解析D。我国“嫦娥二号”卫星成功上天,表明我 国的科技取得巨大进步,文化软实力大大提升,故 D 项 符合题意要求。A 项“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说法太笼 统,我国科技的个别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整体 水平仍有差距。B 项与题意无关,材料

14、没有涉及到文化、 政治、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C 项“基础”错误,在综 合国力中,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物质力量是基础。故 选 D。,1(2010 年江苏卷)青海省玉树地震发生后,宗教团 体纷纷组织“宗教救援队”积极参与救灾,僧侣们还为 在地震中的死难者超度祈祷,给震区的佛教信众很大的,心理安慰。这表明(,),我国政府鼓励人们信仰宗教,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文化活动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文化是改造社会的强大物质力量,A,B,C,D,解析D。本题综合考查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 学生排除错误选项难度小。违背我国宗教政策。“物 质力量”表述错误。正确,故选 D。,解析C。本题考查文化的来源、作用

15、。通过审题肢, 马上可排除错误的题肢,文化是由人民创造的,因为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正确,故选 C。,解析B。“运用 3D 技术制作电影”是文化现象, “创造了超过 27 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带动了 3D 相关 产业的发展”是强调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文化生产 力的重要性。与题干主旨不一致,排除。故选 B。,4.(2010 年新课标全国卷)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早期, 文化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媒介。近年来,在很多地方, 文化不仅仅是“陪衬红花的绿叶”,而且直接登上了经 济舞台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现了从“文化搭台,经 济唱戏”到“文化唱戏”的转变。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9 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值月均增 幅达 17%,其中电影、图书和舞台剧等,收入增长更高 达 20%以上。,(1)根据材料,有人认为,从“文化搭台”到“文化 唱戏”,体现了人们对文化功能认识的深化。你赞同这 种看法吗?运用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