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第2课时 城乡分布课件 湘教版选修4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757519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第2课时 城乡分布课件 湘教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18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第2课时 城乡分布课件 湘教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18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第2课时 城乡分布课件 湘教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18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第2课时 城乡分布课件 湘教版选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18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第2课时 城乡分布课件 湘教版选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第2课时 城乡分布课件 湘教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第2课时 城乡分布课件 湘教版选修4(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 城乡分布 考点突破 考点一 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 基础梳理, 型 半聚集型,乡村 聚落 与集 市的 分布 特征,乡村聚 落的空 间形态,乡村聚落与集市的概念,乡村聚 落的空 间形态, 型,街道式 环形 棋盘格式,密集,分散,乡村聚 落与集 市的分 布特征,总体分布特征,乡村聚 落分布 特点及 成因,特点,临近 地 多分布在 好的地方 临近 便利的地方 靠近集市、宗教活动地等,成因,自然条件的影响 生产方式的影响,乡村集市的 分布特征,多分布在 较多的地方 靠近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 靠近 驻地 靠近寺庙、道观等宗教场所 与 有关,水源,自然条件,交通运输,人口,地方政府,风俗民情,乡

2、村景观的改观,乡村聚 落的景 观特色,影响背景,自然环境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历史文化背景,规律总结 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分析 聚落与集市是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其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都明显的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具体见下表:,强化专练 1下图中有A、B、C三个聚落,读图完成下列问 题。 (1)A、B、C三地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地。理由:从地形上看, ; 从河流上看, 。 (2)A地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在A地建一造纸 厂是否合理?为什么?,解析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两条河流的汇合处往往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这里集散、中转,是形成城市的良好区位。在河流弯曲度较大处建城市,还可

3、以利用天然河道进行防卫,利于安全。A处森林为造纸提供了原料,但A在河流上游,不宜建有污水排放的造纸厂。 答案 (1)B 平坦开阔 为河流交汇处 (2)不合理。造纸厂对水体污染严重,A在河流上游,处理不当,会污染整个流域。,形成过程:发展中逐步规划建设起来的集中反映: 风格 代表性标志:一城市的著名建筑 城市的氛围,考点二 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 基础梳理,城市 的空 间形 态与 分布 特征,城市 空间 形态 与景 观特 色,空 间 形 态,概念,形 态 类 型, 形态,景观特点,形式,简单集中 复杂集中, 形态,含义 形式,景观 特色,集中,分散,城市建筑,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 沿河、沿

4、湖、沿 海地区城镇较多 在 处易形成较大的城镇 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 集散地或较大的边境口岸可能形成较大城镇 大型 分布区因采矿而形成矿业城镇,城镇分 布的主 要特点,交汇处 大河入海处,河流,交通运输枢纽,矿产,深化探究 比较不同城市空间形态的差异,强化专练 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反映城市群体组织结构变化的是 图, 其形态特征从散点状到连珠状再演变到 状。 (2)反映城市的内部结构演变的是 图。 (3)图A、B反映的是 现象的两种表现形式: A是_ _。 B是_ _。 (4)图B中工业区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 _。,解析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根据图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的

5、知识,不难得出第(1)(2)两题的结论。由图中城市的数目越来越多和城市用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可以判断出表示的是城市化的过程,再根据城市化的知识进行解答。 答案 (1)A 片 (2)B (3)城市化 城市数量不断增多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4)接近主要交通干道,考点三 区域城镇体系 基础梳理,区 域 城 镇 体 系,含义,中心 地理 论及 其应 用,提出:1933年克利斯泰勒在德国南 部的中心地中首先提出,城镇空间分布规律在理想的 上 表现相当突出 中心地具有多种功能,且有 之分 同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有围绕中心地呈 分布的趋势,中心地位于服务范 围的中央 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 ,彼此相距 , 六边形面

6、积大,数目少;低级中心地相反 就整个区域而言,中心地及其服务范围是 由一级套一级的网络 而成,主要 内容,应用:是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的基本规划理论 之一,均质平原,等级,六边形,大,远,相互嵌套,使城市的中心作用得以发挥 促进 的结合 带动区域 的全面发展,区域 城镇 体系,概念,含义 特征,性 性,研究 范畴,城镇等 级体系,含义 基本规模,经济规模 规模 用地规模,城镇职 能体系,城镇职能,含义 表现,社会 经济 文化,城镇职能分类方法 城镇职能体系,城镇 空间 体系,含义,作用,整体,层次,人口,城乡经济,社会经济,知识拓展 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 中心地理论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的等级、数

7、量、规模和职能之间的关系。 (1)表解城市的服务范围、职能、数目与等级间的关系,(2)嵌套规律:就整个区域而言,中心地及其服务范围是由一级套一级的网络相互嵌套而成,高级包括低级,同级彼此独立和相互排斥。如下图:,强化专练 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A、B两城市名称。 A_,B_。 (2)图中城市服务范围最大的是_,能影响_。 (3)图中所示地区的城市多沿_设城,反映了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4)受京杭运河影响,城市发展起落较大的是_。,解析 这是一幅长江三角洲及其附近的城市分布图。图中A为上海市,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服务范围最大,能影响整个国家。B为杭州市。图中城市多沿河设城,

8、这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图中的扬州市位于京杭大运河上,由于大运河的开凿通航,扬州发展迅速,后来由于大运河的淤塞,扬州发展缓慢,这说明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给城市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答案 (1)上海 杭州 (2)上海 整个国家 (3)河 (4)扬州,考向调研 考向一 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发展变化 【例1】 便利的河流交通,使武昌和汉阳在东汉 就已成为军事城堡,并逐渐发展为武昌、汉阳、 汉口三镇鼎立的格局。早期的武汉,城市空间 形态为组团型。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上半叶,随着京汉铁路的建成,汉 口逐渐成为客货运转枢纽,成为城市空间结构 的重要核心,车站附近形成新的建设区,并以

9、 若干个车站为中心向外扩展,在更大范围内将 城市用地连成一片,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起 着直接的推动作用。三镇放射性交通轴间的非,建筑用地不断被填充。20世纪60年代,汉(口)丹(江口)、武(汉)黄(石)等铁路的运营,使城市空间形态突破前一时期的集中团块模式,再次呈现沿轴发展趋势。城市主干道的延伸,使周边农业用地逐渐向工业或居住用地转变。目前,城市空间形态已基本形成“环形放射”的格局。 (1)武汉市空间形态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解释导致武汉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3)推测武汉市空间形态今后的发展趋向。 (4)对如何调控武汉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 从材料中可知:武汉

10、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组团型、集中团块模式、放射型、“环形放射”型。便利的河流交通使早期的武汉城市空间形态为组团型,20世纪上半叶,京汉铁路建成,武汉城市空间形态变为集中团块模式,铁路的运营,使城市空间形态再次呈现沿轴发展趋势,目前,城市空间形态已基本形成“环形放射”的格局。一般来说,城市空间形态都是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演变的。90年代以后,随着武汉市社会、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着重提出建设结构完善、层次多样的现代化城市交通、商业、文化、游憩、防灾,及市政设施体系,强调严格保护城市自然环境,构建合理的生态框架,提高绿化水平,逐步把武汉建设成为富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化

11、城市。在城市地区规划中提出多中心组团式的规划构想:即以长江、汉水和东西山系为纵横轴,以市内外若干生态绿地和生态走廊相互穿插,构成环状放射型的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以支持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这一规划构想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度很大。如主城与卫星城之间、主城内各城市组团之间大面积的生态绿地得不到保障,自然山水被蚕食,城市最终会形成“摊大饼式”的蔓延发展。,答案 (1)组团型、集中团块模式、放射型、“环形放射”型。 (2)交通运输的发展。 (3)星座型(多中心组团型)。 (4)合理地规划和控制城市的用地规模,以郊区环状绿化带限制其无序蔓延;保持强大的城市中心服务功能,同时

12、建立城市的次级中心,引导城市向多方向扩展,形成更大的放射型形态;适当分散城市功能,在郊区绿色环带外围,培育一系列新开发区和卫星城镇。,方法指导 学会分析乡村、城市聚落不同形态的成因、分布。如下表,比较分析不同地理环境中乡村聚落的分布特征及成因。,考向二 城镇合理布局及协调发展 【例2】 读“某城市平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城市的形态特征是_ _。 (2)该城市形态的成因是_ _。 (3)此类城市形态存在的缺点是_ 。,解析 该城市沿河流谷地发育,城市形态为带型。该形态导致某一方向上运距过长,联系不方便。 答案 (1)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呈长条型格局 (2)该市位于河流谷地,两侧是山地,

13、其发展被迫沿谷地伸展、延伸 (3)城市用地比较分散,形态狭长导致运距长,联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设施投资高,借题发挥 影响城市形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又受交通、历史演变、政策和规划等人文因素的制约,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因素有主次之分。每个城市的形态虽然有各自的特征,但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改善,城市地域沿高速公路等主要交通干线不断向外扩张,城市形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对点训练 题组一:乡村聚落形态、分布及发展 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读图,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 ( ) 沿河分布的乡村平面形态多呈带状 沿山谷分布的

14、乡村,平面形态多呈不规则的多边形 平原地区的乡村,平面形态多呈圆形和不规则的多边形 生产水平高、经济发达的地区,乡村平面形态多呈带状 A B C D,(2)图中A、B、C、D表示乡村聚落,分析A、B、C发展的有利因素是:靠近_,有利于_,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且土壤肥沃,这样的聚落一般顺河道可伸展成_状。 (3)D聚落发展的主要有利条件是_。 (4)四个聚落中,比较有可能发展成城市的是_和_。,解析 第(1)题,最初的村落是临时的、移动的,是可以随时变更的。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进,人类逐渐在某地定居下来,形成了固定的、集团式的聚居形式。聚落的形态往往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一般位

15、于平原和盆地的聚落,平面形态近于圆形或不规则多边形,沿河道伸展的聚落,多呈带状。第(2)(4)题,由图中显示的信息可以看出,A、B、C三村落位于河流沿岸,河流可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水源条件,沿河流延伸的聚落多呈带状。D聚落位于两条干线公路的交汇处,交通便利,为其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有可能发育为城市。B聚落位于河流和公路的交汇处,交通便利,也有可能发育成为城市。 答案 (1)C (2)河流 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 带 (3)交通便利 (4)B D,题组二:城市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 2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A城市空间形态为 形态,B城市空间形态为 形态。 (2)平原地区城市的空间形态大多为 ,这种形态的特点是 。 (3)用所学知识判断C属于哪种城市空间形态,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A城市用地比较规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