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南九校201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757488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豫南九校201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豫南九校201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豫南九校201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豫南九校201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豫南九校201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豫南九校201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豫南九校201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豫南九校2015届高三上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第卷(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知其白而守其黑:国画之美生根于中国文化 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国画产生于中国文化之中。 中国文化很注重天人合一,这种特质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启智性。对中国绘画而言,中国文化的启智性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绘画不需要像西方文化那样严格的逻辑分析,而需要的是感悟力。一方面,要遵循自然之道,体会天地大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都有其自身之美、有它运行的目的,中国绘画就是要你去体会这种美、这种内在目的性,然后将其运用到笔墨中,表现出来,而不需要你问

2、“这树长在这儿对不对”“这老鼠怎么比南瓜还大啊”另一方面,天地大美只有通过感悟才能转化为人类的美感。明代“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一朵花在深山开放,你不知道它存在,可是当你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的颜色、形态就渐渐显现出来,它果然是个美艳的存在。 中国文人讲“气韵生动”,其中的“韵”并不是单纯的作诗时押韵的“韵”,意义更为丰富饱满,注重的是创作主体(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诗人)对于宇宙惯有的一个诗性的判断。天地大美自然而生,可是也需要画家对其有诗性的判断、有所感悟才会于人有意义。所以,当中国人的智慧和感悟在哲学上的体现用到绘画上来的时候,绘画就受益无穷了。老子哲学里有“知其白,

3、守其黑”,说的是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也正是国画美之所在。笔墨加上宣纸就是黑和白,只有雏持黑白间比例的平衡和谐才能守住国画的这种美。中国禅宗讲,“妙悟者不在多言”。王维在山水诀中将此视为对山水画的要求,其实,这是对整个中国绘画的要求以少许胜多许,以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中国绘画就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笔墨的“有”和画面空白的“无”相互辉映才造就了国画之美。元代山水画家倪瓒的画就非常注重黑白间的比例,比如他的容膝斋图,几棵小树、一个茅亭,朦胧的远山,没有人物,没有动态。然而,你一看就能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一种天荒地老式的沉默和寂寞。八大山人画的

4、鸟,蜷曲着身子,寥寥几笔,把鸟的全部内在生命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画已经撇除了一切的繁文缛节、一切的矫揉造作和一切的事功媚俗,剩下的只有“士气”的符号,简捷清纯、精微广大、高明中庸。 中国画的这种简洁丰润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陶瓷上的绘画就有体现。猪纹陶钵属于河姆渡文化时期,但刻画在陶罐上的猪极富神韵。大量的留白、相当简单的线条,却将猪那种神情、动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能引发你无尽的联想。 人面彩陶瓶属于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个作品反映的是远古先民的一种思考状态,你可以看出他在思考,你看他的眼睛里若有疑惑,可是这个疑惑又混混沌沌,让人感到没有答案而有所茫然。这个茫然体现出一个童稚的天真。还有,嘴

5、边那个酒窝在那儿,像一个很憨厚的人,混沌、茫然、天真、憨厚、简朴。从这个简单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天籁、神韵、简朴。这就是我们文化的源头,这种对于艺术的感悟,对于“微言大义”的追求流传了几千年,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国画之中。1下列关于“知其白而守其黑”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知其白而守其黑”作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美学原则,是老子哲学思想在中国绘画中的一种很好体现。 B“知其白而守其黑”是中国人思维的一种表现,也影响着画家的国画创作,使国画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美。 C在中国绘画中,“黑”和“白”分别对应笔墨内容和画面的空白,画的美就是靠浓墨重彩与留白的对比表现出来的。 D“知其

6、白而守其黑”与中国禅宗所说的“妙悟者不在多言”的道理相似,强调以最简练的笔墨或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2关于“中国绘画”的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项是(3分) ( ) A画家通过感悟天地大美,对其作出诗性判断,创作出的作品才有可能具备“气韵生动”的特点。 B中国绘画遵循自然之道,通过笔墨来真实冉现天地山川、草木虫鱼自身的美及其运行的目的。 C国绘画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注重以少许胜多许,用笔简洁却使画面丰润而富有神韵。 D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当然也是中国绘画的源头。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八大山人寥寥几笔便将鸟

7、的内在生命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创作就是国画中表现出符号化趋势的代表。 B国画家将自己的感悟融入绘画中,启发读者去感受、体会美,无须刻意追求美的自然真实性。 C仰韶文化时期人面彩陶瓶上的先民眼睛若有疑惑和茫然,形象地将五千年前远古时期先民的憨厚与天真展现出来。 D王维在山水诀中把禅宗的“妙悟者不在多言”视为对山水画的要求,首倡了中国画“以少许胜多许”的绘画准则。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4-7题。王及善,洺州邯郸人。父君愕,有沉谋。高祖入关,拜君愕大将军,封新兴县公,累迁左武卫将军。从太宗征辽,领左屯营兵,与高丽战驻跸山,死于阵,赠左卫大将军、幽州

8、都督、邢国公,陪葬昭陵。及善以父死事,授朝散大夫,袭邢国公爵。皇太子弘立,擢及善左奉裕率。太子宴于宫,命宫臣掷倒,次至及善,乃辞曰:“殿下自有优人,臣苟奉令,非羽翼之事。”太子谢之。高宗闻,赐绢百匹。除右千牛卫将军,帝曰:“以尔忠谨,故擢三品要职。群臣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尔佩大横刀在朕侧,亦知此官贵乎?”病免。召为卫尉卿。垂拱中,历司属卿。山东饥,诏为巡抚赈给使。拜春官尚书。出为秦州都督、益州长史,加光禄大夫,以老病致仕。神功元年,契丹扰山东,擢魏州刺史,武后劳曰:“逆虏盗边,公虽病,可与妻子行,日三十里,为朕治边,使为屏蔽也。”因延问朝政得失,及善陈治乱所宜,后悦曰:“御寇末也,辅政本也,公

9、不可行。”留拜内史。来俊臣系狱当死,后欲释不诛。及善曰:“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不剿绝元恶,且摇乱胎祸,忧未既也。”后纳之。卢陵王之还,密赞其谋。既为皇太子,又请出外朝,以安群臣。及善不甚文,而清正自将,临事不可夺,有大臣节。时二张怙宠,每侍宴,无人臣礼,及善数裁抑之,后不悦曰:“卿年高,不宜待游燕,但检校阁中。”遂乞骸骨,犹不许,改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卒,年八十二,赠益州大都督,谥曰贞,陪葬乾陵。(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一,有删改)注:掷倒:古代杂技的一种,表演时倒行而舞。垂拱:武则天主政时的年号。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历司属卿

10、历:担任 B忧未既也 既:终了,完结 C来俊臣系狱当死 当:应当 D密赞其谋 赞:辅助5下列对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 B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 C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 D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及善因为父亲为国捐躯的军功被授予朝散大夫,并袭邢国公爵。 B皇太子李弘提拔王及善做了左奉裕率。后来高宗又提升他任三品要员,特许他佩带大横刀在身边侍卫。 C二张由于受武后厚宠,在侍宴时全然没有做臣子的礼节,王及善多次指责他们,武后很生气,

11、但并未罢免他的官职。 D武则天特别看重王及善,破格提拔他为魏州刺史,王及善奉命前往治理边庭,政绩卓著,后来被升迁为内史。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次至及善,乃辞曰:“殿下自有优人,臣苟奉令,非羽翼之事。”太子谢之。(5分)(2)逆虏盗边,公虽病,可与妻子行,日三十里,为朕治边,使为屏蔽也。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代诗歌,完成8-9题。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注快阁:在今江西省泰和县,作者写此诗时做泰和县知县。痴儿:指作者自己

12、。朱弦:琴的代称。佳人:知心朋友。8诗的颔联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5分)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多方面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屈原在离骚中用“ , ”两句表达了只要自己的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2)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自抒怀抱,表达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的名句是:“ , 。”(3)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与韩愈师说中“ , ”观点相近。乙 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教父赵冬 我是在北方那座俄罗

13、斯式的城市里长大的。 那时候,教堂顶的白雪,尖楼上的钟响,紧裹黑衣的修女无不诱惑着我对神秘殿堂产生不着边际的遐想。 外公是天主教徒,对耶稣十分虔诚。他不仅自己信教,每周还要领儿孙们去教堂礼拜和做弥撒。他与教堂的老神父交情甚密,神父待人谦恭、和善,小孩们都喜欢围着他蹦呀跳呀,或听他讲圣经故事。 神父是外公的挚友,也是两个舅舅的教父。闲暇时常到家里与外公聊天,对饮,一瓶酒,四碟菜,多至深夜。谈得投机便与外公同榻而眠,情同手足。两个舅舅才十八九岁,对教父更是顶礼膜拜,言听计从。 外公的兴趣很广泛,爬山、钓鱼、打猎、打拳、下棋、舞文弄墨没有他不好的。有一次去雪山打猎,一熬就是半个月,结果还真打死一头黑

14、熊,一个人把熊用爬犁拉了回来。他在人前最得意炫耀的是那件火狐狸蹄蹄皮大衣,据说是件宝物。外公说穿上它就是在雪地里睡上三天三夜也冻不死。这件大衣是用好几百只红狐狸皮缝制的,我猜,皮大衣一定是很值钱的。 秋去冬来,北方的大地又覆盖了一层白皑皑的冰雪。天气冷得能冻辞行人的下巴颌,松花江被冰雪封了顶。外公是个不甘寂寞的老人,他不听家人劝阻,拿着鱼具到江面上戳出一个冰窟窿,下网捞起鱼。从清晨到黄昏,家人见这么久未归,便去人寻找。江面的冰上摆着鱼具,却不见了老人。 全家人慌慌张张地奔到江边,望着冰窟窿里蒸腾出的寒气哭号不停。人们都说,一定是老头子捞鱼不慎跌进冰窟窿里了。 由于未捞到尸首,外公的丧事也只好草

15、草举行。尽管这样,还是赶来了许多人,都是他各界的朋友,人们大都受过外公的恩惠,希望能为老人做点什么忙前忙后,里外张罗得最欢的要属老神父了。分家的时候,他把我大舅拉到一旁,对他说:“告诉你,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你爹在那边呢”他用手指了指天空:“他蹲在雪地里,一丝也不挂呀!我看见他身体直打颤,好可怜呢!” 第二天,教父伏在二舅耳朵上,神秘地说:“孩啊,昨夜你爹又托梦给我,他说那边天冷,他快被冻死了” 两个舅舅像两只傻鹅,呆呆地望着教父,不知如何是好。 翌日,教父又到我家,告诉舅舅说外公梦中委托他把那件狐皮大衣给捎过去。 舅舅不敢怠慢,急忙取大衣,让教父拿走了。 做礼拜的时候,教父满脸慈祥地拍了拍大舅的肩,眨着眼睛说:“你爹接到大衣穿上了,还夸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