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756048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南省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南省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南省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南省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新野县第三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10月月考化学试题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伴有能量变化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 B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 C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为阳极,铜盐为电镀液 D铁管上镶嵌锌块,铁管不易被腐蚀3.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C(s)+O2(g)=CO

2、2(g);H1 C(s)+1/2O2(g)=CO(g);H2S(s)+O2(g)=SO2(g);H3 S(g)+O2(g)=SO2(g);H4H2(g)+1/2O2(g)=H2O(l);H5 2H2(g)+O2(g)=2H2O(l);H6CaCO3(s)=CaO(s)+CO2(g);H7 CaO(s)+H2O(l)=Ca(OH)2(s);H8A. B. C. D.4. 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

3、b区迁移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5. 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 ,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流向 ;相连时,为正极,相连时,有气泡逸出 ; 相连时, 的质量减少 ,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B C D 7. 将V1mL1.0mol/L 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 记录溶液温度,

4、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B 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C 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0mol/LD 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8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B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D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9把铁钉和碳棒用导线连接起来后浸入食盐溶液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铁钉上放出氢气B铁钉锈蚀C碳棒

5、上放出氯气D碳棒上放出氧气10. 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 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 B.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 AgCl是还原产物11纽扣电池的两极材料分别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放电时两个电极反应分别为: Z n 2OHZn(OH)2+2e Ag2O + H2O + 2e2Ag 2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 )A、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K、H向负极移动B、锌发生还原方应,氧化银发生还原反应C、锌是负极,氧化银是正极D、在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基本保持不变12. 25、101kPa 下:2Na(s)1/2O2(g)=Na2O(s) H1=414KJ/mol 2Na(s)O2(g)=Na2O2(s) H2=511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B.和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D.25、101kPa 下,Na2O2(s)+2 Na(s)= 2Na2O(s) H=31

7、7kJ/mol13. 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F-F 、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H为()A. -1780kJ/mol B. -1220 kJ/mol C.-450 kJ/mol D. +430 kJ/mol14. 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 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C放电时

8、OH向正极移动 D总反应为:2Li2H2O= 2LiOHH215.以KCl和ZnCl2混合液为电镀液在铁制品上镀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未通电前上述镀锌装置可构成原电池,电镀过程是该原电池的充电过程B.因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镀时通过的电量与锌的析出量无确定关系C.电镀时保持电流恒定,升高温度不改变电解反应速率D.镀锌层破损后对铁制品失去保护作用16.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加热H=-57.3 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 kJ/mol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2CO2(g)2CO(

9、g)+O2(g)反应的H=2283.0 kJ/mol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放电充电17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 Cd + 2NiOOH + 2H2O Cd(OH)2 + 2Ni(OH)2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正极反应: NiOOH + H2O + e- = Ni(OH)2 + OH-B放电过程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18已知:H2O(g)=

10、H2O(l) H1=Q1 kJ/mol ;C2H5OH(g)=C2H5OH(l) H2=Q2 kJ/mol C2H5OH(g)+3O2(g)=2CO2(g)+3H2O(g) H3=Q3 kJ/mol 若使23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是多少kJ( )AQ1+ Q2+Q3B0.5(Q1+Q2+Q3) C0.5 Q11.5 Q2+0.5Q3 D1.5Q10.5Q2+0.5Q3第卷二:填空题(每空分共分)反应式为 ;正极反应式为 。20、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 (1)丙烷脱氢可得丙烯。 已知: C3H8(g) C

11、H4(g)+HCCH(g)+H2(g) H1=156.6 kJmol-1 CH3CH=CH2(g) CH4(g)+HCCH(g) H2=32.4 kJmol-1则相同条件下,反应C3H8(g)CH3CH=CH2(g)+H2(g)的H=_kJmol-1(2)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已知: CH4(g)H2O(g)CO(g)3H2(g) H+206.2kJmol1 CH4(g)CO2(g)2CO(g)2H2(g) H+247.4 kJmol1 2H2S(g)2H2(g)S2(g) H+169.8 kJmol1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CH4

12、(g)与H2O(g)反应生成CO2(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单质及合金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可实现由铝矿制备金属铝,其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Al2O3(s)AlCl3(g)3C(s)=3AlCl(g)3CO(g) H=a kJmol13AlCl(g)=3Al(l)AlCl3(g) H=b kJmol1反应Al2O3(s)3C(s)=2Al(l)3CO(g)的H= kJ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21、氢氧燃料电池是将H2通入负极,O2通入正极而发生电池反应的,其能量转换率高。(1)若电解质溶液为KOH,其正极

13、反应为_,负极反应为_;(2)若电解质溶液为硫酸,其正极反应为_,负极反应为_;若在常温下转移2mol电子,可产生水质量为_g。(3)若用氢氧燃料电池电解由NaCl和CuSO4组成的混合溶液,其中c(Na+)=3c(Cu2+)=0.3molL1,取该混合液100mL用石墨做电极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收集到0.112L(标准状况)气体。此时氢氧燃料电池中消耗H2和O2的质量分别是和22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电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