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三语文一轮 第1编 教材知识复习第五册(文言文 第5、6单元)精品课件 大纲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755331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三语文一轮 第1编 教材知识复习第五册(文言文 第5、6单元)精品课件 大纲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8高三语文一轮 第1编 教材知识复习第五册(文言文 第5、6单元)精品课件 大纲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18高三语文一轮 第1编 教材知识复习第五册(文言文 第5、6单元)精品课件 大纲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18高三语文一轮 第1编 教材知识复习第五册(文言文 第5、6单元)精品课件 大纲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18高三语文一轮 第1编 教材知识复习第五册(文言文 第5、6单元)精品课件 大纲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三语文一轮 第1编 教材知识复习第五册(文言文 第5、6单元)精品课件 大纲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三语文一轮 第1编 教材知识复习第五册(文言文 第5、6单元)精品课件 大纲人教版(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册 (文言文:第5、6单元),1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及本字,并解释其义 (1)所守或匪亲( ) (2)耶娘妻子走相送( ) (3)禾生陇亩无东西( ) (4)径须沽取对君酌( ) (5)卒然问曰( ),(6)则苗浡然兴之矣( ) (7)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 (8)直好世俗之乐耳( ) (9)无以,则王乎( ) (10)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 (11)盖亦反其本矣( ) (1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1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 (14)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 (15)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 (16)由水之就下( ) (17)为长者折枝( ) (18)今王田猎于

2、此( ) (19)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 (20)可得闻与( ),答案: (1)“匪”通“非”,不是 (2)“耶”通“爷”,父亲 (3)“陇”通“垄”,在耕地上培成一行一行的土埂,中间种植农作物 (4)“沽”通“酤”,买或卖 (5)“卒”通“猝”,突然 (6)“浡”通“勃”,奋发、振作 (7)“反”通“返”,返回 (8)“直”通“只”,只是 (9)“以”通“已”,止 (10)“蚤”通“早”,早晨;“施”通“迤”,逶迤斜行,指暗中跟踪 (11)“盖”通“盍”,何不;“反”通“返”,返回 (12)“颁”通“斑”,花 (13)“刑”通“型”,作榜样 (14)“已”通“矣”,助词,不译 (15)“

3、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陷害 (16)“由”通“犹”,如同 (17)“枝”通“肢”,肢体 (18)“田”通“畋”,打猎 (19)“采”通“彩”,颜色多样、丰富 (20)“与”通“欤”,疑问语气词,答案: (1)述说,谈论 (2)爱护,安抚 (3)痛惜,哀怜 (4)开拓 (5)临,统治 (6)恐怕,可能 (7)聪慧,通达 (8)养活 (9)应答 (10)接近,走近 (11)兴盛的样子 (12)引,拉长;领,脖子 (13)显赫,高贵 (14)讥讽 (15)教导,指导,答案: (1)妻子和孩子 (2)秦地以外的地区 (3)对人的敬称 (4)官府 (5)不述说,不谈论 (6)没有关系 (7)平民,

4、4解释下列多义词,答案: (1)只,仅/只管,尽管/不过,只是/只要,只须 (2)倘若/有时/或许,也许/有的人 (3)美名/名字,名称/命名,起名/说出,说明/名义/名望,名声/出名,闻名 (4)说/言语,言论/字/说话,谈论 (5)遮挡,阻挡/当做/对着,面对/在,处在/相抵/抵御,抵挡/应当,应该/会,将会 (6)请/拿/扶,持/想要,打算/副词,又,还/一定会,必定/统率,率领/领兵的人,将帅 (7)市镇/集市/处决人的场所/交易,做买卖/买,购买 (8)事情/特指战事/特指政事/侍奉,服侍 (9)多病/泛指疾病/生病,有病/使病/疲劳,困苦 (10)述说,谈论/路,道路/取道,道经/

5、道理,事理/学说,主张/治国之道,好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措施 (11)吝啬/亲爱,友爱/亲爱的,心爱的/爱护,爱戴/怜惜,爱惜/喜爱,爱好,(12)表疑问,怎么/坏,不好/污秽/憎恶,讨厌/耻辱,羞辱 (13)贤明的/明亮的/视力/清楚,明白/照明 (14)走向,趋向,靠近,接近/登,上/就任,就职/受,接受/成功,完成/成就 (15)治理/驾,乘/控制/抵御 (16)现在,当代/假如,假设/就要 (17)往,到去/相当于“的”/代妻妾已侦察到丈夫“餍足之道”这件事/代指第三人称,他 (18)用、拿/用来/凭、用/把/认为、以为 (19)表示应答的话,是的/这样/的样子/与“而”连用,表转折 (2

6、0)是/如此,这样/竟然/于是,就 (21)如果,假如/它,指牛/表推测,大概,或许,答案: (1)名词作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2)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3)名词作动词,用秤称。(4)名词作动词,处罚。(5)名词作动词,种植。(6)名词作动词,称王。(7)名词作动词,弹奏,敲出。(8)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见。(9)形容词作动词,谨慎从事。(10)老,形容词作动词,以为老,尊敬;幼,形容词作动词,以为幼,爱护。(11)形容词作动词,傲视,摆威风。(12)形容词作名词,轻软暖和的衣服。(13)小,形容词作名词,小国;大,形容词作名词,大国;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

7、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国;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国。(14)形容词作名词,好事,好的方面。,(15)少,形容词作名词,少数人;众,形容词作名词,多数人。(16)形容词作名词,富贵的人。(17)形容词作动词,对感到奇怪。(18)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快。(19)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兴,使兴起;危,使陷于危险中。(20)数词作动词,统一天下。,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牛何之:_ (2)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_ (3)暴见于王:_ (4)施从良人之所之:_ (5)遍国中无与立谈者:_ (6)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_,答案: (1)宾语前置句。(2)主谓倒装句。(3)被动句。(4

8、)省略句。(5)省略句。(6)宾语前置句。,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以,则王乎? 译文:_ (2)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译文:_ (3)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译文:_ (4)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译文:_,答案: (1)(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2)百姓认为我吝啬是理所当然的啊。(3)远远望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看不见有什么可敬畏的。(4)如果真能这样,老百姓归顺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样兴盛的(趋势)谁又能阻止呢?,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幼吾幼,以及人之幼:_。 (2)_,申之以孝悌之义,_

9、。 答案: (1)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天下可运于掌 (2)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9文学常识填空 孟子是记录战国时代孟轲的_的书,一般认为是_和他的门徒所著。全书共_篇,261章,是_家经典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的重要作品。 答案: 思想和政治言论 孟子 七 儒,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1得意时,他必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失意时,他抽刀断水,举杯消愁。虽“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可我们看不到消沉萎靡的李白,李白依然故我。也许,正是酒,使李白愁而不悲,悲而不戚,戚而不伤,伤而不废。正是酒,使李白忘却了人间的烦忧。正是酒,使李白活得潇洒活得从容。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凤歌笑孔 丘”

10、的李白;一个“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一个“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醉酒下的诗文,气势是强烈的,意境是奇特的,想象是大胆的,语言是夸张的。他让自己的生命力和个性在酒中充分地释放,在诗中尽情地张扬。(将进酒),2星垂平野,月涌大江,涛声依旧,人已沧桑。你是天地间的一只鸟,飞翔在没有归宿的江边。悄然登舟,站在船梢,你就像站在秋天的尽头,远眺家乡,远眺千里之外那片苍老的浮云。江风掠过稀疏的白发,江水打湿了你的记忆。夜未央,长安乱,再回首,梦已殇。 高高的桅杆,是你孤独的守望;漂零的小舟,是你流浪的驿站。远离梦想已经很久了,你高尚的灵魂已经疲惫,你只是一个瘦小的诗人,你那双浸透笔墨

11、的双手,写得出伟大的诗篇,却挽救不了一个朝代衰败的命运。,风不断卷入你破旧的衣裳,当落叶再一次飘零,你饮一杯浊酒,再一次选择了出发。飘泊异乡的诗人,你的梦想在哪里? 于是,你把乱世丢在一边,开始生命中最后一次远征。 滚滚长江水,落木萧萧下。(登岳阳楼),3孟子借与齐宣王的对话,大力宣传自己的民本思想,他甚至勾勒出一幅美好的安居图:“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其思想上的进步性在那个时代几乎无人能及。(齐桓晋文之事) 4齐人言与饮食者尽富贵,而家“未尝有显者来”。真相大白,妻妾归家而泣,而齐人得意洋洋而回。世间有多少熠熠其外、败絮其中的人?齐人当算其一。至坟场乞食,之后还能“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脸皮之厚也真算是无人能及了。这固然只是一个寓言故事,但人世间那些毫无廉耻、不惜卑躬屈膝、不择手段去追求富贵的人与齐人又有何异?(齐人有一妻一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