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751053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邢台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北省邢台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北省邢台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北省邢台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北省邢台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邢台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邢台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邢台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分值:100分 时间:90分值 注意事项:请将卷(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卷(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钢笔(做题除外)做在答题卡上,不得出框。卷(选择题 共60分)1下列区域的界线十分明确的是()A人种分布区 B北方方言区 C俄罗斯 D热带雨林带2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2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为界 B区域都是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则综合了地形、气温两大要素C西气东输工程体现了区域的开放性D三大自然区的划分是为了找出区域的相似性,因地制宜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3秦

2、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 )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布的界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 C 4关于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镇地域的范围通常比乡村地域大B城镇地域是乡村地域发展的依托C乡村地域对城镇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D乡村地域与城镇地域的生产活动差别很大5关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农业表现为面状 交通运输线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 城市和工业表现为岛状 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点状A B C D下图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6原有工业区靠近铁路,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3、是()A自然地理条件 B城市化水平C区域的开放程度 D区域的对外联系7从总体上看,该方案()没有农业活动 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是周围乡村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可以带动周围乡村地域的发展A B C D8从空间分布形式看,规划工业区表现为_状()A面 B线 C点 D岛9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有()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国民收入 对外贸易总额 三大产业产值比重 A B C D10改革开放以,我国沿海许多乡镇从以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工业化阶段,其产业结构的转变模式是()A从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转变为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B从第一产业 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转变为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

4、二产业C从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转变为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 第三产业D从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转变为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11在工业化阶段,各产业变化的特点是() A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继续上升 B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 C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D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第二产业读我国某省三类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图,完成1213题。12该省可能是 ( )A辽宁省 B江苏省 C台湾省 云南省13从该省的产业结构变化看 ( )区域经济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B第二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 C农业产值一路下滑 产业比重波动太大,对经济发展不利14下

5、列关于区域开发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对自然资的利用规模小 B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小C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资和环境的代价小D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慢我国沿海与内地的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依照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把全国大致分成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据此回答1520题15划分西、中、东三个经济地带的主要依据是 ( )A经济发展速度 经济结构 C经济发展水平 自然资的种类、数量16下列省区中与所属经济地带对应一致的是 ( ) A.吉林、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地带 B.内蒙古、陕西、西藏西部经济地带 C.江西、福建、上

6、海东部经济地带 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 17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 产业结构的差异 资分布的差异 距海远近的差异开放程度的差异 C 18我国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冲击 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C D19西部地带经济发展的优势有 ( ) 生态环境良好,草原广布 水资丰富,农业基础好,技术水平较高 C资丰富,交通运输比较便利 国境线长,邻国较多,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20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农业基础薄弱

7、 C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资不足 读下面材料,完成2122题。材料一我国西气东输一线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材料二随着西气东输二线全线建成投产,大量自中亚的天然气将陆续输入国内各省区市,“西气东输”的年输气能力将增加百亿立方米,相当于原先的近一半。21下列因素中,修建“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线走向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城市分布 C河流状况 D人口22“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有助于解决 () 资浪费严重 能消费结构的改善自然资的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加强环境资的管理A B C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竞争日益加剧,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应运而生。据此回答2324题。23有人把

8、世界经济称为“地球村经济”,是因为( ) 世界经济规模日益缩小各国经济差异越越小 C生产、消费、流通领域联系日益减小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24经济区域化( )有利于区域经济集团的内外合作与联系B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C不利于实现经济全球化 “南南合作”是为了扩大竞争优势读“我国能调运”图,回答2530题 25图中、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分别为( )A煤炭、天然气、水电B石油、天然气、煤炭C天然气、石油、水电D煤炭、石油、天然气26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坑口电站”适用于( )A输送线路B输送线路C输送线路D三条线路均可27“西电东送”的设想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9、B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C解决东部地区的能短缺问题D增加西部地区的河流航行能力28“西电东送”三大通道,其中送往京津唐地区的电力自( )A金沙江干支流水电 B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水电C贵州、云南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 D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火电29下列关于西电东送对西部地区的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可以推动西部地区电力工业的发展,提高能资的利用效率 可以改善东部地区能消费结构,促进东部地区环境建设 有利于东部地区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 可以带动冶金、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A BC D30西电东送的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正确的选项是( ) 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10、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 C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辽中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卷(非选择题 共40分)3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下图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8分)(1)阶段一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_;(2分)(2)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_。(6分)(3)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主要表现(10分):工业结构的调整: _。工业布局的调整: _。生态建设: _。32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2分)材料一中国广播网20

11、11年3月4日讯全国期间,中部六省电台联合推出大型直播崛起中部跨越发展十二五。六省电台在北京腾讯新闻中心设立“中部六省2011全国联合直播间”,邀请参加全国的各省代表委员,参与联合直播,共商国是,共议热点,共话未。材料二我国“中部地区”位置图。(1)在中部地区六省中,A是_省,该省由于_资丰富而成为我国重要的能重工业基地。其资输往渤海沿岸港口的两条铁路线是_和_。(8分)(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内容。(6分)A省B省所在的主要地形区名称农业发展中面临的共同生态环境问题(3)安徽省以长江、淮河为界可划分、三个区域,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_(填数码)区域。(2分)(4)近年,安徽省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请分析说明产业转移对该省的区域发展有哪些影响?。(6分)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卷答案一、 选择题1-5 C C B D A 6-10 D D D C A 11-15 C C A C C 16-20 D A D D A 21-25 B BD B A 26-30 A C D D A二、非选择题31.(共18分)(1)矿产资丰富(2分)(2)环境污染加剧;资过度开采;湿地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