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政治 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业水平测试课件 新人教必修4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749075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7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政治 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业水平测试课件 新人教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2018年高中政治 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业水平测试课件 新人教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2018年高中政治 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业水平测试课件 新人教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2018年高中政治 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业水平测试课件 新人教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2018年高中政治 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业水平测试课件 新人教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中政治 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业水平测试课件 新人教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中政治 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业水平测试课件 新人教必修4(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点归纳,哲学的物质概念,探究世界的本质 (1)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_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从产生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存在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_,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

2、在于物质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_。 答案:客观实在性 生产方式 物质性,典型例题,(2011广东省学业水平测试题)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构成要素不包括( )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生产方式 D政治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注意本题为逆向选择题,ABC都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构成要素,只有D属于主观的内容,故D符合题意。 答案:D,基础训练,单项选择 12011年5月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大旱,6月又发

3、生了一系列洪涝灾害,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这说明了( ) A自然界的物质性 B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可知性 D自然界是不可认识的,A,2近日,成都大邑新场镇、崇州怀远镇、浙江高速、广西来宾、江西南昌也相继出现“天坑”。材料告诉我们( ) A人与自然界是难以和谐相处的 B人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D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双项选择 6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能够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客观物质要素有( ) A客观实在 B生产方式 C宗教 D人口因素,BD,考点归纳,哲学的运动概念,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1)物

4、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_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_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 (1)区别 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是绝对的、_、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联系: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_。 答案:1.固有属性

5、唯心主义 2.无条件的 诡辩论,典型例题,(2011广东省学业水平测试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运动与规律的正确表述是( ) A运动是有条件的 B规律是客观的 C静止是绝对的 D运动是物质的承担者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运动与规律的特征,A错误,运动是无条件的,C错误,静止是相对的,D错误,颠倒了二者的关系,只有B表述正确。 答案:B,基础训练,单项选择 1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 ) A五种基本运动形式的总和 B意识以外的所有变化 C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D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D,2我国古诗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原上草”的“枯荣”表明(

6、)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B,双项选择 7太阳、地球、月亮都在运动,但是大自然却呈现给人们的是月亮从静止的太阳下经过,从而掩盖了太阳的光辉。这说明( ) A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B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物质运动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BC,考点归纳,物质运动的规律,1规律的概念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_、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_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

7、2)规律的普遍性: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3)方法论 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_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答案:1.本质的 2.客观 条件和形式,典型例题,(2011广东省学业水平测试题)在地震的短期预报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的情况下,地震的预防比预报更显重要。许多国家选择了加强建筑设防这一防震减灾的现实路径。这一做法体现的哲理是(

8、) A转变思维能够改变自然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 B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就能改变规律 C防震减灾措施是对自然界无规律运动的把握 D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A 夸大了思维的作用,是错误的,B中“改造规律”的提法错误,C中“自然界无规律运动”是错误的。 答案:D,基础训练,单项选择 1判断某种联系可否称为规律,关键看其是否是物质运动过程中_联系。( ) A固有的、现象间的、稳定的 B客观的、经常出现的 C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 D客观的、现象间的、必然的,C,2下列选项中不能称之为规律的是( ) A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 B价格围绕价值上

9、下波动 C新陈代谢 D万有引力,B,双项选择 7世界旅游胜地敦煌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党河、疏勒河下游断流,湿地萎缩,树林锐减,沙化面积平均每年增加近2万亩。“沙进人退”趋势如得不到遏制,敦煌有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楼兰古国,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月牙泉将不复存在。上述材料说明( ) A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违背规律不一定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D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方式不会发生变化,AB,考点归纳,物质决定意识,1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意识是_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生理

10、基础 意识是_的机能。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产生的。 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1)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在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形式是_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2)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_的反映。 4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世界上先有_,后有意识,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 答案:1.物质世界 2.人脑 3.主

11、观 客观存在 4.物质,典型例题,(双项)(2011广东省学业水平测试题)“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从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思维与存在不可分,二者地位是同等的 C思维和存在都是变化发展的 D思维决定存在,存在依赖于思维,解析:本题是考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知识点。“新的历史起点”、“新形势新任务”是存在,“重大决策”是思维,材料说明了思维能够反映存在,具有同一性,并且都是变化发展的,AC说法符合题意。B中“同等”说法错误;存在决定思维

12、,思维依赖于存在,D说法颠倒了二者的关系,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故选答案AC。 答案:AC,基础训练,单项选择 1曹操大军在行军途中,士兵口渴,操以鞭指前面说有梅林,士兵于是不渴。这就是所谓的“望梅止渴”。对于人来说,“望梅”可能“止渴”,“谈虎”可能“色变”,而对于动物来说则不是。这是因为( ) A动物没有第一信号系统 B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C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D动物的意识水平比人类差,C,2医学科学证明,大脑皮层受损,人会成为白痴。这说明( ) A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B人脑是思维的源泉 C只要有健康的人脑,就会产生正确的思想 D意识的内容来自外部世界,A,双项选择 7在电脑的控制下,

13、机器能够“自动”地命中目标。因此,有人说电脑也是有意识的,这种观点否认了( ) A电脑也会产生意识 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意识是生物特有的能力,BC,考点归纳,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1)意识活动具有_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_和自觉选择性。 2意识能动性的两个表现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2)人能够能动地_。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

14、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_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答案:1.目的性 主动创造性 2.改造客观世界 人体生理活动,典型例题,(2011广东省学业水平测试题)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这说明( )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意识对于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属于意识对改造世

15、界的作用,C符合题意要求。AB属于意识对认识世界的能动作用,D与题意不符合。 答案:C,基础训练,单项选择 1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说明( ) A人的意识是能动的,动物的意识是不能动的 B人的意识水平比动物的意识水平高得多 C动物没有意识,意识是人类特有的 D蜜蜂的智慧在某些方面比人类高得多,C,2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引导公众科学合理使用塑料购物袋,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这体现了( ) A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 B物质决定意识 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A,双项选择 7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表述准确的是( )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反映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