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三河一中2015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段考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747249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三河一中2015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段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省三河一中2015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段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北省三河一中2015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段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北省三河一中2015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段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北省三河一中2015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段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三河一中2015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段考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三河一中2015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段考试题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河一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满分:90分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人的各种反射活动都需要多个细胞的参与,不可能由一个细胞独立完成,因此,细胞不可能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B.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从原子、分子到生物圈的各个层次C.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D.细胞都能进行有丝分裂2.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常见的元素有C、H、O、N等20多种,其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B.构成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主要化合物是有机物,水和无机盐在活细胞中并不

2、重要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D.两个氨基酸是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3.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C.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D.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4.下列试管中加入碘液后变成蓝色的是( )试管号试管中的内容物条件12ml淀粉溶液+2ml唾液37,5min22ml淀粉溶液+2ml清水37,5min32ml淀粉溶液+2ml稀释的唾液37,5min42ml淀粉溶液+2ml唾液95,5min52ml淀粉溶液+2ml唾液+3滴盐酸37,5

3、minA.1、2、3 B.2、3、4 C.3、4、5 D.2、4、55.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把沉淀的酵母菌破碎后,再次离心处理为只含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两部分,与未离心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放入甲、乙、丙3个试管中,并向这3个试管内同时滴入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在有氧的条件下,最终能通过细胞呼吸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是( )A.甲 B.丙 C.甲和乙 D.丙和乙6.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明显不同的是( )间期有染色体的复制 后期有着丝点的分裂 中心粒周围出现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后期到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末期在细胞的中央不形

4、成细胞板 A. B. C. D.7.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B.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8.如图是某细胞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的是( )A.结构中的磷元素主要分布于DNA中 B.结构、中都含有RNAC.结构、都具有双层膜D.结构、的基质中都能产生ATP9.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存油

5、,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 )A.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B.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C.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完全相同D.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10.已知:K+和Na+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在人工膜上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可以透过人工膜,Na+不可以透过人工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 B.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C.本试验在于研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K+透过人工膜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11.下列有关生物实验分析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6、)A.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后,细胞不进行有氧呼吸,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B.在常温条件下,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与酒精作用成黄色C.当渗透现象示意装置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时,漏斗内溶液的浓度等于烧杯内溶液的浓度D.将正常奶粉样液2mL注入试管,再加入一定量的胰蛋白酶,然后加入1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再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液摇匀,产生紫色反应12.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D.真核生物细胞内的生物膜

7、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13.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增大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B.B点后,升高温度,酶活性增加,曲线将呈现c 所示变化 C.酶量增加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D.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 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14.有人进行实验以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反应温度升高,A点上移B.实验中应保持pH不变C.曲线1代表对照组的实验结果D.化合物P对淀粉酶有抑制作用1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当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时,细

8、胞不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或复原。B.将刚萎蔫的菜叶放入清水中,菜叶细胞中的水分能够得到恢复的原因属于主动吸水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D.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16.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若干组,室温25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对实验过程中装置条件及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X溶液为CO2缓冲液并给予光照时,液滴移 动距离可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大小B.若要测真光合强度,需另加设一装置遮光处理,X溶液为NaOH溶液C.若X溶液为清水并给予光照,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时,液滴右移D.若X溶液为清水并遮光处理,

9、消耗的底物为脂肪时,液滴左移17.测得苹果的果实在一段时间内,CO2的释放量比 O2的吸收量大,由此推得结果是( )A.有氧呼吸占优势 B.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C.无氧呼吸占优势 D.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18.水果放在密封的地窖中,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影响水果代谢的主要原因( )A.温度恒定,水果抗病虫害能力强 B.温度适宜,水果容易保存C.黑暗无光,不易引起早熟 D.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抑制水果的细胞呼吸19.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 B.高倍镜下视野变亮,物像变大C.先转到高倍镜,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D.高倍镜缩小了观察

10、视野,放大了倍数20.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和或过程和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和C.动物细胞内,过程比过程释放的能量多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产生H,过程则消耗H21.用等体积的三个玻璃瓶甲、乙、丙,同时从某池塘水深0.5m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立即测定甲瓶中的氧气含量,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一昼夜后取出玻璃瓶,分别测定两瓶中的氧气含量,结果如下(不考虑化能合成作用)。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A.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H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B.在一昼夜内,丙瓶中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1.lmg C.在一昼夜后,乙瓶水样的pH

11、 比丙瓶的低D.在一昼夜内,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量约为0.4mg 22.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B.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C.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D.在95%乙醇中加入无水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23.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都能与氧气结合生成水B.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氧气C.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中,葡萄糖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D.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没有CO

12、224.关于无丝分裂名称的由来,主要原因是( )A.细胞分裂过程比较简单 B.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C.分裂时细胞核先延长缢裂 D.分裂时整个细胞缢裂为两部分氧浓度吸收量 ABCNO3K25.下图是洋葱根尖细胞在不同氧浓度条件下从硝 酸钾溶液中吸收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曲线图。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载体数量 能量 离子浓度 酶的活性 A.和 B.和 C.和 D.和26.下列有关科学家的经典研究中,采取了同位素标记法的是( )恩格尔曼发现光合作用的部位梅耶指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 O2来自水卡尔文探明了 CO2

13、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A. B. C. D.27.如图表示某植物生长与温度的关系,由图可知( )A.昼温为25时,植物生长最快的夜间温度 是15B.昼夜恒温条件下,当温度低于12.5时,植物将停止生长C.昼夜恒温为25时,该植物利用的量与昼温25、夜温10时相等D.昼温25、夜间温度为5时,一昼夜该植物没有有机物积累28.某人在成都安静时和去西藏旅游的最初3天内,分解葡萄糖产生CO2摩尔数与消耗O2摩尔数的比值分别是( ) A.等于1.0、小于1.0 B.等于1.0、大于1.0 C.等于1.0、等于1.0 D.小于1.0、小于1.0 29.酵母菌的线粒体在饥饿和光照等条件下损

14、伤后发生特异性的“自噬”现象。这是由于损伤后的线粒体产生一种外膜蛋白,导致高尔基体片层结构包裹线粒体形成“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体溶酶体”,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线粒体产生的“外膜蛋白”是一种特异性受体 B.内容物降解后形成的产物,可以为细胞提供营养 C.若线粒体均遭“损伤”酵母菌将无法产生ATP D.“自噬溶酶体”的形成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30.细胞代谢受酶的调节和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都是通过影响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 B.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C.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内酶的种类相同、数量不同,代谢不同D.对于一个细胞来说,酶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发生变化31.下面坐标图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