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市)2015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747226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市)2015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市)2015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市)2015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市)2015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市)2015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市)2015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市)2015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赣州市十二县(市)2015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其中125题为选择题,26、27、28题为综合题,29、30题为选修题目。考查了高中地理的全部内容。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本试题重点考查点为:人口流动、地质过程、岩石成因分析、人口变化、人口问题、城市规划与布局、等温线、等高线判读、工业区位分析、产业转移、洋流判读、河流水文特征分析、霜冻、天气系统、气候成因及特点、地球运动部分知识点、城市布局、工业区位、季风环流、气候、降

2、水特征分析、水电站建设、农业区位、生物能源、山脉名称判断、降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等温线走向描述及成因分析、低温冻害、空气质量指数变化分析等,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图文资料丰富,设问较好,题量和难度适中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题文】 H2蛇年春节期,城乡交通状况来了个大反转:车流、人流密集涌向乡间。乡间出现了如城市的堵车现象,“城堵”变成了“乡堵”。阅读材料,完成1-2题。1.“城堵”变成了“乡堵”说明A.城市化速度加快 B.乡村交通条件改善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城乡居民收入提高2.影响春节期间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是A.家庭 B

3、.经济 C.教育 D.交通【知识点】本题考查人口流动。【答案解析】1.D 2.A解析:1题,“城堵”和“乡堵”都是车辆较多原因引起的,而车辆数量的增加说明城乡居民收入提高,购买力增强,D正确。2题,春节是中国人的最重要的节日,家庭聚会、访亲探友是必不可少的项目,造成人口流动大,所以影响春节期间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是家庭,A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形式比较灵活,难度不大。【题文】 E2古北岳恒山-神仙山(又称大茂山),雄驻于阜平、唐县、涞源三县交界处,主峰海拔1869.8米。山上布满长满神眼的奇异巨石,当地人称之为“天眼石”,偶见巨石中镶嵌黑白泥岩和大理岩,当地人称之为“黑白妖石”。下图是某地理

4、课外小组绘制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3-4题。3.该区域在沉积岩形成后先后发生了A地形褶皱、沉积作用、外力侵蚀、火山喷发B火山喷发、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地形褶皱C沉积作用、地形褶皱、火山喷发、外力侵蚀D地形褶皱、外力侵蚀、沉积作用、火山喷发4.关于该地区地质成因说法正确的是A“天眼石”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B“黑白妖石”是火山喷发时携带的谷底沉积物C“天眼石”是侵入岩表面气体挥发形成的D“黑白妖石”属于沉积岩【知识点】本题考查地质过程、岩石成因分析。【答案解析】3.D 4.B解析:3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沉积岩形成后,首先是地形褶皱,使得沉积岩岩层弯曲,后受外力侵蚀,形成侵蚀面,然后接受沉积作用,

5、形成沉积岩,最后火山喷发,使得沉积岩、沉积岩都含有流纹岩(岩浆岩),D正确。4题,流纹岩是岩浆岩一种,而“黑白妖石”分布在流纹岩中,所以据此可以推断“黑白妖石”是火山喷发时携带的谷底沉积物,B正确。【思路点拨】地质过程、岩石成因分析是常考的热点内容,要主要岩层分布状况,抓住主要关键点,本题难度中等。【题文】 H12013年11月12日,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读我国某省从建国初期至今后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其中阶段为预测段。完成5-6题。5关于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I阶段人口数量大于阶段人口数量B.阶段会出

6、现劳动力严重短缺C.和拐点的出现主要是受政策因素影响D.阶段不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6.该省实施单独二胎政策以后,十年内不会对以下各项中产生明显影响的是A.劳动力的规模 B.人口老龄化速度C.婴幼儿用品消费市场及相关产业 D.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知识点】本题考查人口变化、人口问题。【答案解析】5.C 6.A解析:5题,I阶段出生率增加、死亡率减少,自然增长率提高;是I、II阶段拐点,人口出生率最高,II阶段开始出生率、死亡率下降,II阶段人口数量大于I阶段,A错;II阶段人口自然增长还较高,不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B错;是II、III阶段人口增长拐点,出身率、死亡率、人口增长率最低,III阶段会

7、出现人口老龄化,C正确;人口增长在处是拐点:出生率、死亡率下降,但人口自然增长率还很高,人口数量以后还继续增加。D错。6题,该省实施单独二胎政策以后,十年内新生儿还处于未成年人,所以对劳动力的规模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A正确。【思路点拨】人口数量变化、人口问题、人口政策是常考的热点,要主要结合图中仔细分析,本题难度中等。【题文】 I1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为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向外扩张带来的问题,在1947年提出“手指规划”方案,该规划方案至今仍然对哥本哈根的城市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读“手指规划”示意图,完成7-8题。 7.哥本哈根城市规划方案中的“手指”延伸的影响因素是 A交通 B地形C市场 D水源8

8、.“手指规划”示意图中“手指”之间的区域应该规划为 A工业区,因为地价低廉B别墅区,因为环境优美C商业区,方面居民购物D绿化区,优化城市环境【知识点】本题考查城市规划与布局。【答案解析】7.A 8.D解析:7题,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位于平原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所以交通是哥本哈根城市规划方案中的“手指”延伸的主要影响因素,A正确。8题,根据7题分析可知,“手指规划”示意图中“手指” 延伸方向为主要交通线,所以“手指”之间的区域应该规划为绿化区,以吸烟除尘、优化城市环境,D正确。【思路点拨】熟悉哥本哈根地形、气候及准确解读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题文】 A1 A2由于光照时

9、间长短不同,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差异。读某中纬度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回答9-10题。9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不可能的是 A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B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阴坡C甲地较丙地纬度低,气温较高 D乙地较丙地海拔低,气温较高10若b为12C等温线,则丙地气温的数值可能是 A8 B9 C11 D13【知识点】本题考查等温线、等高线判读。【答案解析】9.B 10.A解析:9题,本题主要审题,选择不正确的选择项。丙地与甲地位于同一海拔高度,但是甲地的温度高于丙地,乙地气温高于同一海拔的乙丁地,也就是说同一海拔山北气温高于山南气温;根据根据等高线分布可知,在甲乙和丙丁之间有一个山谷,所以丙、丁位于

10、南半球的阳坡。B正确。10题,乙地海拔比甲高500米,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算,比甲地低3;所以乙地比b值低 3多。A正确。【思路点拨】熟悉等值线判读方法及准确解读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多图表信息解读能力要求较高,整体难度中等。【题文】 J3 L2两年美国都力压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对外直接投资接受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就预测称,多个行业的制造业将回归美国,所涉及产值约占美国从中国进口额的30%。读中美两国每公斤纺纱成本价(单位:美元)对比表,完成11-12题。11导致美国每公斤纺纱成本较低的因素有劳动力价格 贸易壁垒 原料价格 优惠政策A B C D12若中国纺织企业赴美国建厂,可能出现A中国工业化

11、水平下降 B企业的成本上升C促进美国的产业升级 D产品的质量提高【知识点】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分析、产业转移。【答案解析】11.A 12.D解析:11题,美国是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高,错。所以B、C、D错。美国对中国设制贸易壁垒,提高原料进口价格,正确。美国农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原料价格低,正确。美国对本国发展制造业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正确。结合选择项可知,A正确。1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化水平主要是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转换,而中国纺织企业赴美国建厂,人均收入没有改变。制造业迁出,可能是产业结构升级,不会影响中国工业化水平,A错。美国的原料价格低,成本会降低,B错。制造业迁入,不属于

12、产业升级,C错。美国科技水平高,先进的生产技术可能使产品质量提高,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工业区位分析方法和产业转移特点是解题的关键,本题整体难度中等。【题文】 D1 D2下图为世界某地区某水系分布图和甲地月平均径流量曲线、降水量柱状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13图中洋流是A北半球的寒流 B南半球的暖流 C南半球的寒流 D北半球的暖流14甲地径流量峰值明显滞后于降水量峰值的主要原因是A湿地调蓄 B地势起伏小 C水位季节变化大 D蒸发旺盛【知识点】本题考查洋流判读、河流水文特征分析。【答案解析】13.C 14.A解析:13题,若在北半球,则甲地位于大陆西岸,为

13、热带沙漠气候,7月份降水稀少;据甲地降水量可知,该地7月份降水较多。所以甲地应该位于南半球大陆西岸,故而结合图中洋流流向可知,此洋流为南半球的寒流,C正确。14题,根据左图可知,甲地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这些沼泽起到了调蓄作用,造成甲地径流量峰值明显滞后于降水量峰值,A正确。【思路点拨】熟悉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准确解读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题文】 C1 G3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叫初霜,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叫终霜,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下图是邯郸某地理学习小组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

14、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回答15-16题。15. 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 作物品种 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 D地形因素16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得到有霜冻的天气预报后给棉花试验田浇湿与喷水。与不浇湿喷水的麦田相比 A霜冻发生机率增加 B霜冻发生机率减少 C花期不变 D花期滞后【知识点】本题考查霜冻。【答案解析】15.C 16.B解析:15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纬度越高,初霜时间越早、终霜时间越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差异造成的,纬度越搞,气温越地,所以初霜时间越早、终霜时间越晚;反之,则相反,C正确。16题,花试验田浇湿与喷水,可以使得土壤降温速度变慢,从而提高土壤温度,因此霜冻发生机率减少,B正确。【思路点拨】本题对图中信息提取能力要求较高,灵活性较大,整体难度中等。【题文】C3每年从“冬至”开始,北半球逐渐进入了最寒冷的日子,称作“数九寒天”。我国民间自古流传着许多数九、画九和写九的风尚习俗。下图中左图为古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