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专用)2018届中考思品复习方案 第三版块 我们的人身权利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747216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专用)2018届中考思品复习方案 第三版块 我们的人身权利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吉林专用)2018届中考思品复习方案 第三版块 我们的人身权利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吉林专用)2018届中考思品复习方案 第三版块 我们的人身权利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吉林专用)2018届中考思品复习方案 第三版块 我们的人身权利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吉林专用)2018届中考思品复习方案 第三版块 我们的人身权利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专用)2018届中考思品复习方案 第三版块 我们的人身权利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专用)2018届中考思品复习方案 第三版块 我们的人身权利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时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第三版块 我们的人身权利,第6课时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第7课时 隐私受保护,第三版块 我们的人身权利,第5课时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第5课时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第5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1 人生自由权,知道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自由权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5课时 考点聚焦,第5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2 生命健康权,知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5课时 考点聚焦,第5课时 考点聚焦,第5课时 考点聚焦,第5课时 考点聚焦,第5课时 考点聚焦,第5课时吉林省中考命题

2、与预测,(一)命题规律,第5课时吉林省中考命题与预测,(二)命题预测 吉林省在考查生命健康权这部分知识时一般都要求学生能用所学知识正确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预计2013年对这部分的考查还会进一步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如假冒伪劣商品对公民身体的损害等),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第5课时 拓展提升,1.生命健康权不属于人格权。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在人格权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生命健康权。人格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做人的基本权利,具体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隐私权、名誉权、姓名权、肖像权等。 2回家路上人行道红灯亮起,同行同学想冲过马路。你该怎么办? 及时劝

3、说并制止同学,并且告诉他这样做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是不尊重生命的表现;告诉他违反交通法规的危害,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第5课时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 人身自由权,第5课时 要点探究,应对策略 本题要求学生对人身自由权的侵权表现、人身自由权的重要性及维权方法的全面掌握。类似漫画中这种“非法搜身”行为即使出于“严格管理”的目的,也是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还有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行为不管出于何种目的,都是法律所禁止的,都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法律之所以重视保障公民的这项权利,是因为“人身自由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没有人身自由,其他的自由也难以享受。漫画中的学生

4、应当拒绝搜身行为,或主动出示所带物品,这都体现了良好的权利意识,是对自己人身自由权利的保护。,第5课时 要点探究,答案 (1)人身自由权利。 (2)人身自由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 (3)拒绝。提醒他们,这是违法行为。,第5课时 要点探究, 探究点二 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例2 2012衡阳 2011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将飙车、醉驾列为犯罪行为。“醉驾、飙车入刑”( ) 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有效提升了公民生命的价值 启示我们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彰显了法律对公民生命的尊重 A B C D,B,第5课时 要点探究,应对策略

5、生命健康权在公民权利中具有重要地位,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也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关爱,在中考中这一权利是考查的重点之一。本题中“醉驾、飙车入刑”是为了更有力地打击醉驾、飙车行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这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彰显了法律对公民生命的尊重,正确。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醉驾、飙车入刑”不能提升公民生命的价值,排除;杜绝“醉驾、飙车”行为是对他人生命和健康的爱护和尊重,正确。故本题选B。,第6课时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第6课时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第6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 名誉权 肖像权 姓名权,知道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格

6、尊严权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6课时 考点聚焦,第6课时 考点聚焦,第6课时 考点聚焦,第6课时 考点聚焦,第6课时 考点聚焦,第6课时吉林省中考命题与预测,(一)命题规律,第6课时吉林省中考命题与预测,(二)命题预测 吉林省在考查人格尊严权这部分知识时一般都要求学生能用所学知识正确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材料的选取比较新颖。预计2013年对这部分的考查还会注重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以突出思想品德学科的学科特点。,第6课时 拓展提升,1公民享有肖像权和姓名权,所以公民可以任意处置自己的肖像和姓名。 观点片面。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人格尊严权,

7、具体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和隐私权,所以,公民享有肖像权和姓名权的说法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公民可以为所欲为。公民在行使肖像权和姓名权时,不能违反我国的法律、法规,也不能有违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风俗习惯等。 所以,公民应依法处置自己的肖像和姓名。,第6课时 拓展提升,2起外号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 观点片面。如果外号仅仅是一种昵称或带有赞扬性质,是善意的,则不侵权。起侮辱性外号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第6课时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 人格尊严权,例1 下列对人格尊

8、严权理解正确的是( ) 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 人格尊严权只包括名誉权和肖像权 侵犯公民人格尊严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除违法犯罪的人以外,公民都享有人格尊严权 A B C D,D,第6课时 要点探究,应对策略 对于人格尊严权,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掌握: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尊严。现代社会,法律赋予每个公民人格尊严权。任何人,无论其年长还是年幼、聪慧还是愚钝、富有还是贫穷,也无论其是高官还是平民、是自由人还是在押犯,都享有人格尊严权,所以本题中是正确的;违法犯罪的人也有人格尊严权,是错误的。人格尊严不可辱,侮辱者必将受到社会道义的谴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是正确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肖像权、

9、姓名权、隐私权等,本题中的认识不全面。,第6课时 要点探究, 探究点二 名誉权 肖像权 姓名权,例2 2012福州 村民小辉因为对村干部张某心怀不满,就捏造张某贪污受贿的事实并通过微博散布,造成极坏影响。小辉的行为侵犯了张某的( ) A姓名权 B名誉权 C肖像权 D隐私权,应对策略 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主要有: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侮辱行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诽谤行为。小辉的行为属于诽谤行为,侵犯了张某的名誉权,B是正确的。,B,第7课时 隐私受保护,第7课时 隐私受保护,第7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 隐私权,知道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

10、他人隐私权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7课时 考点聚焦,第7课时 考点聚焦,第7课时 考点聚焦,第7课时 考点聚焦,第7课时 考点聚焦,第7课时吉林省中考命题与预测,(一)命题规律,第7课时吉林省中考命题与预测,(二)命题预测 吉林省在考查隐私和隐私权这部分内容时所占比例不大,出题方式比较灵活,多是书本知识的再现。预计在2013年会更加联系生活实际中的侵权事件,侧重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唤醒人们提高自己的隐私意识,自觉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第7课时 拓展提升,1隐私就是丑事。 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隐私是指公民不愿为别人所知、侵扰的秘密,和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的私事。

11、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第7课时 拓展提升,2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有什么危害?如何使这些个人信息得到更好地保护? 出售个人信息侵犯公民的隐私权,侵扰公民私人生活的安宁和安全,破坏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保护个人信息就要:公民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公民要树立隐私意识,要保护和尊重他人的隐私。当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要学会依法保护。国家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力度。执法部门应严格执法,严厉打击侵害个人隐私的行为。,第7课时 要点探究, 探究点 保护隐私,例 2012厦门 张某成立了一家调查公司,非法获取公民的手机开户资料、车主资料、购房资料等个人信息,并以此

12、为平台,经营信息咨询服务,从中谋利。经警方调查取证,人民法院审理,判处张某有期徒刑1年6个月。 (1)法院的判决说明了什么? (2)假如你的亲友因信息遭遇窃取而使利益受损,请你为他提供维权的方法。 (3)请你为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支两个妙招。,第7课时 要点探究,应对策略 本题综合考查维护隐私权的知识。材料中张某非法搜集、传播和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第(1)问要先答出这一结论,再根据张某受到法律的制裁答出“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犯”“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等结论。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维权,第

13、(2)问据此回答,要注意答出具体的维权做法。第(3)问要答出在实际生活中保护自己隐私的有效方法。,第7课时 要点探究,答案 (1)张某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犯。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我们可以视受伤害的程度,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或要求其消除影响、赔偿损失。严重的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应该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积极提供相关线索,保留物证等。 (3)示例:不向陌生人随意提供个人真实信息,如在QQ上聊天、发微博、写日志等时,不要透露真实信息。密码的设置安全度要高。个人身份证、信用卡等不要交给他人使用。到柜员机(ATM)取钱时,要防止他人偷窥等。(写出两条,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