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743621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8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课件 新人教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变革,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五个经济特区“点” (1)概念:是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它的特殊主要表现在经济上而不是政治上,即不同于内地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2)内容: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3)原因:是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口;靠近港澳台地区;是著名的侨乡。,(4)作用:这些特区二十多年来不仅实现了自身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效地发挥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214个沿海开放城市“线” (1

2、)内容:1984年开放的沿海城市有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等14个,遍布我国沿海地区。 (2)条件:这些城市交通方便,具有较大的外运港口,并且大多同内地铁路相连,是中国重要的外贸口岸;它们还具有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个沿海经济开放区“面” (1)1985年后,又先后决定把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2)1990年,国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1992年,开放上海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同时也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4内地大批开发区的涌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出现了一大批不同级别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保税区、金融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等,对外开放有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形式更加灵活。,5对外开放 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对外开放已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三、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