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大二轮总复习配套课件 第二部分 核心知识突破 专题四 第3讲 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743136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地理大二轮总复习配套课件 第二部分 核心知识突破 专题四 第3讲 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 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8年高考地理大二轮总复习配套课件 第二部分 核心知识突破 专题四 第3讲 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 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8年高考地理大二轮总复习配套课件 第二部分 核心知识突破 专题四 第3讲 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 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8年高考地理大二轮总复习配套课件 第二部分 核心知识突破 专题四 第3讲 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 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8年高考地理大二轮总复习配套课件 第二部分 核心知识突破 专题四 第3讲 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 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地理大二轮总复习配套课件 第二部分 核心知识突破 专题四 第3讲 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地理大二轮总复习配套课件 第二部分 核心知识突破 专题四 第3讲 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 (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讲,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1 (2011 年 四 川 卷 ) 图 431 为北半球某区 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幅最南与最北地区 农业气候资源差异明显, 试比较两地区在发展种植 业方面的不同。,图 431,点拨:题干中明确指出从气候差异角度分析。理论依据: 气候包括两要素气温和降水,它们决定了作物熟制、物种 和农业生产方式。首先要要确定最南和最北两区域的气候特征, 然后合理布局农业生产。,答案:最南地区:水田农业,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热带经济作物;,最北地区:绿洲农业,熟制一年一熟,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经济作物棉花。,2(2011 年天津卷)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图 432,S 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过程。,S 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点拨:产业结构调整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主要通过产业转移 实现的。产业转移加快了周边地区工业化进程,工业化又带动 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促进工业化,从而促进周边地区发展。 首先结合区域图判断 s 市是上海市,城市内部产业结构调整, 制造业向周边转移,促进周边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而促进 经济发展。,答案:S 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使某些制造业向周边转移,促 进了周边地区工业的发展;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当地 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

3、了 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3(2009 年广东卷)世界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粮食危机,被视 为“饥饿热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见图 433。,图 433,材料二:见图 434。,图 434,材料三:见图 435。,图 435,(1)1993 年以前,世界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是_。 1993 年,_引发粮食危机紧急情况的次数大于_;,其后两者交替上升。,自然灾害,人为灾害,自然灾害,(2)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应采取什么措施保障 粮食安全? 措施: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生 产技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做好粮食储备工作;政 府相关政策支持;加大

4、农业科技投入。,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主要针对工农业两大产业考查。在 知识的考查上,以区域图为载体,结合当前人们关注的粮食问 题和农业自然灾害,考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评价、农业资源利 用、农业布局、存在问题,确定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结合某地 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图表材料,考查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进程、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本专题内容和农业区位选择、 工业区位选择以及城市化部分,联系密切,往往结合在一起考 查。在能力上侧重从材料图表中获得有效信息对区域发展方向 的综合分析能力,应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1基本思路,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回归到农业区位选择的问题 上,在

5、综合考虑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基础上,因地制宜的 农业发展就是可持续的发展。基本思路是,分析当地农业发展 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找到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条件;了 解当地农业发展的问题,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进行农业发展方 向规划。(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可参考“专题三 ”),2商品性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图 436,针对商品性农业生产中的各种问题,今后可持续发展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的比重,全面发展。,(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农,业生产链条,提高农业效益。,(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

6、业生产条件。 (4)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典例 1】(2011 年珠海模拟)读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见图 437。,图 437,材料二:我国部分省市区 19962004 年耕地变化情况表。,注:耕地面积和人口均为 1996 年数据。,(1)农业土地生产潜力(百千克/公顷)是由光、热、水、养分 四因子共同决定的。我国全年土地生产潜力的分布规律是 _。,(2)比较图甲中 A、B 两省全年土地生产潜力的差异,并分,析主要原因。,(3) 图 甲 中 A 、 B 两 省 2006 年 粮 食 产 量 较 多 的 是,_,

7、分析主要原因。,(4)试分析图乙中 D 地区土地生产潜力由东向西变化大的原,因。,(5) 表 中 人 均 减 少 耕 地 面 积 最 大 的 省 ( 市 、 区 ) 是 _。生态退耕地面积最大的省(市、区)是 _,退耕的主要原因是_。 (6)湖北、江西省的生态退耕主要是退田还_和退田 还_。四川省的生态退耕主要是退田还_。主要 由于农业结构调整而造成耕地减少最多的省 ( 市、区 ) 是 _,主要的农业调整方向是_。,名师点拨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图表信息分析区域农业发 展条件、问题,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能力。第(1)题,从图中直 接获取信息,观察、描述等年土地生产潜力线的数值分布。第(2) 题,通过

8、读等值线数值可知 A、B 两省的土地生产潜力,根据 第(1)题所给信息,“光、热、水、养分四因子共同决定土地生 产潜力”,从光、热、水、养分角度分析两省差异,得出结论。 第(4)题,分析思路同(2)题,观察分析光、热、水、养分,确定 哪一个要素在东西方向上变化大,从而得出结论。第(5)题,前 两问可从表中直接获取信息。第(5)、(6)题中生态退耕的原因以 及退耕还什么,要分析具体省区的农业生产条件,确定出农业 发展中的问题,才能明确生态退耕的原因、发展方向。,答案 (1)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2)A 省土地生产潜力低于 B 省,主要原因是浙江省的水热 条件优于河北省。,(3)

9、A 省(河北省),河北省耕地(粮食播种)面积比浙江省大,(4)海拔自东向西迅速升高,导致温度下降很快,热量减少。,(5)宁夏,内蒙古,防止土地沙漠化,(6)林,湖,林,广东,发展水产养殖业,花卉、蔬菜种植,等,【变式训练】,(2011 年广州二模)图 438 是我国 1978 年2005 年东部,沿海地区农业产值结构变化统计图,完成 12 题。,图 438,),B,),B,1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结构转变的方向是( A商品粮基地 B都市农业 C牧业 D水产业 2引起其农业结构转变的最主要区位因子是( A气候变化 B城市化 C国家粮食政策 D生产技术,点拨:从图上获取信息,从 1978 年到 2005

10、 年种植业比重在 下降,牧业和渔业比重在上升,林业比重变化不大。牧业和水产 业比重都是上升的,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两种产业的发展可能是依 托城市化的发展,市场的变化,在城郊地区大力发展的结果。,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1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它 们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从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来看, 工业化是促进城市化的重要动力,城市化也会促进工业化。相 反,工业化超前或滞后于城市化则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经济、 环境问题,从而限制工业化的发展。 2工业化推进过程中两个阶段的比较,工业化的推进往往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发生的,其过程大致,可概括为两个阶段。,(

11、1)优势资源开发利用阶段,不同地区的优势条件不同,我国工业化的模式主要有:,此时的主导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 (2)产业升级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劳动密集型 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增长空间不大,经济发展需要新的增长点以 及区域分工和合作。此时的主导企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3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产业升级困难(可能的因素:政策优势不明显、技术水平 以及人才限制、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腹地小等因素)调整产业 结构,加强区域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人才。 (2)环境污染严重,三废问题突出治理环境问题,同时加,强规划与管理。,(3)城市群产业趋同,城

12、市重复建设,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社会治安等问题突出区域内进行合理 的分工合作,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与管理。,【典例 2】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 产业群体。图 4 3 9 中、示意苏州市 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 廊,完成(1)(2)题。,图 439,),(1)与、走廊相比,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当地市场广阔 B水运便利 C科技实力强 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2)促进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

13、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名师点拨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和掌握区域工业化、城市 化的发展方向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第(1)题,图示信息表明, 走廊沿长江分布,相对于、走廊,水运便利。第(2)题, 工业可持续发展,要扬长避短,结合本地发展的优势,因地制 宜,既要经济可持续发展,也要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设结构趋 同的城市群会导致内部竞争;单一的重化工业会加重当地的环 境污染;当地矿产资源贫乏,不适合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 业。,答案(1)B,(2)C,【变式训练】,(2010 年广东联考)读我国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地图,(图 4310),回答 34 题。,图 4310,3近年来 B、C 两地企业发

14、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是(,),A“民工荒”现象严重,水污染严重,B企业间过度竞争,经济腹地较小,C投资过多,产品积压,缺乏政策支持,D改革开放迟缓,资金严重短缺,4A 地城市采用“内含式”城市化扩展模式,既保持城区 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城市化水平 C用地紧张,B经济发展水平 D人口数量,点拨:第 3 题,C 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受地形的限制,经 济腹地小;B 为闽江三角洲地区,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众多, 相互之间存在过度竞争现象。第 4 题,A 为沪宁杭地区,城市 化速度快,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内部用地紧张,故采 用“内含式”的城市化扩展模式。,答案:3B,4.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