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备考 其他类题材文本阅读精品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743111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语文备考 其他类题材文本阅读精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2018高考语文备考 其他类题材文本阅读精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2018高考语文备考 其他类题材文本阅读精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2018高考语文备考 其他类题材文本阅读精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2018高考语文备考 其他类题材文本阅读精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考语文备考 其他类题材文本阅读精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语文备考 其他类题材文本阅读精品课件(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 其他类题材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19分) 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 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

2、,死亦,.,.,何负于双慈?但慈君推乾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 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慈君 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 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 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 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 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 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 诛殛顽嚚,决不肯舍! 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

3、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寒食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之鬼,则吾愿毕矣。新妇结缡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痛自严君见背 见背:离开我。这里 指去世 B.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 自分:自己料想 C.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 大望:非常庆幸 D.乱且未有定期 定期:平定的时候 解析 指大户人

4、家和名门望族。,C,2.下列各组句子中能表现夏完淳“贵得死所”的一组是 (3分) ( ) 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 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 有一日中兴再造, 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 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 含笑归太 虚,了我分内事 A. B. C. D. 解析 陈述事实,不是谈死的意义;谈天下形 势,也不是谈死的意义。,C,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夏完淳牢记双慈的养育之恩,而自己勤于国事,没 有一天供养双慈,还不得不把双慈托养于人,他对 双 慈“大恩未酬”的负疚之情溢于言表。 B.夏完淳认为自己

5、死不足惜,只是杀父之仇未报,不 孝之罪通天,家运又日渐衰败,偌大的家庭将如何 支撑下去,所以此时他在“报国”和“报母”的抉择上 陷入了两难境地。,C.夏完淳已经立下了破家报国的壮志,即使断绝后嗣 也在所不惜。所以他交代这一事时口气相当的严 厉,若有人妄立后嗣,他与父亲在冥冥中决不饶恕。D.夏完淳不仅是血性的真豪杰,也是多情的好男儿。 他恳请双慈保重玉体,他指望寒食节和梦兰时节的 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他牵挂结缡二年贤孝素著的 妻子,他集豪情和柔情于一身。 解析 他义无反顾地发出“虽然,已矣!”“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的庄严誓言,恰当的将“报国” 和“报母”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丝毫没有犹豫。 答

6、案 B,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 黄土。(3分) 答案 本来考虑重见天日,来报大仇,使死者得到恤 问,生者获得荣耀,向九泉之下的父亲报告我们的成 功。(“恤”“荣”均为使动用法,1分,“成”,1分,大 意1分。),(2)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 之为愈耶!(4分) 答案 像西铭先生那样地立一个不肖的后嗣,为旁人 所诟骂讥笑,还不如不立为好!(状语后置、被动句 各1分,“诟”1分,大意1分。) (3)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3分) 答案 武功甥是未来大有成就的人物,家里的事都交 托给他。(“

7、大器”“委”各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 不孝完淳而今死了,为报答父亲而死,不能再来报答母亲了。自从父亲离我而去,悲痛地过去了两个年头。怨恨惨痛越积越深,历尽了艰难辛苦。本来考虑重见天日,来报大仇,使死者得到恤问,生者获得荣耀,向九泉之下的父亲报告我们的成功。无奈上天不保佑我们,把灾祸集中于先朝,一支军队刚一起来,就立即被粉,碎。去年的义举,我已自料到非死不可,谁知当时不 死,却死于今天!短短地延续了两年的生命,却没有 一天得以孝养母亲。以致尊贵的慈母托身于空门,生 母则寄生在异姓之家。一门漂泊,活着不能相互依靠, 有人死了也不能相互安慰,我今日又奄忽先赴九泉, 不孝之罪的深重,连上天都

8、已知晓了。 唉!两位母亲都健在,下面又有妹妹、女儿,家运 衰败,并无兄弟。我死了并不足惜,我所哀痛不已的是 家庭的众多人口今后怎么生活。虽然如此,但是,就这 样吧!我的身体是父亲遗给我的,我的身体是为国君所,用的,为父为君而死,又哪里是辜负两位母亲呢?但尊 贵的慈母对我爱护备至,教我学礼习诗,十五年来从未 改变,嫡母如此慈爱恩惠,千百年来所少有。大恩未曾 报答,使我悲痛到了极点!现在我只得把尊贵的慈 母托付给义融姊,把生母托付给昭南妹了。 我死之后,如果妻子能得到一个遗腹子,那就是家 门的幸运。如果不然,千万不要另立后嗣。会稽的大望 族至今已如此零落至极。节义文章像我父子这样的有几 个呢?像西

9、铭先生那样地立一个不肖的后嗣,为旁人所 诟骂讥笑,还不如不立为好!唉!天地是无穷无尽的,,族却不可能永远绵延不绝。有一日朝廷中兴重建,那么,我们就能千百年地在庙中接受祭祀、供养,又哪里只是享受麦饭豚蹄,不至成为饿鬼而已呢?如果有人妄 言另立后嗣,我与父亲在冥冥中一定要诛杀这个顽固愚蠢之人,决不饶恕他! 兵戈遍布天地,我死之后,战乱暂且不会有停止之日。两位母亲请好好保重玉体,不要再把我挂在心里。二十年之后,我跟父亲将要扫平北方边境!不要悲伤,不要悲伤!我所嘱托的话,千万不要违背。武功甥是未来大有成就的人物,家里的事都交托给他。寒食节和七,月十五,以一杯清酒,一盏寒灯来供我,使我不至于成为无死之时

10、的肺腑之言。悲痛,太悲痛了!(但是)人有哪个是不死的呢?贵在死得其所。父亲能成为忠臣,儿子能成为孝子。含笑归天,完成我的分内之事。从佛教的原理来说,一切事物本都未尝生存,我把自己的身体看得像破旧的鞋子一样地不足珍惜。我只是为刚正之气所激,因而懂得了天人之理。十七年来只是一场恶梦,报仇在于来世。我的神魂将遨游于天地之间,我对一切都毫无愧怍。,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 晁错论 苏轼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注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

11、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于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于我。,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 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之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 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有以取之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 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 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 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夫以七 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于此时捐其 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 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

12、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 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之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遗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当此之时,虽无袁盎,亦未免于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于其间。使吴、楚反,错以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于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注】狃(ni):习以为常。,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

13、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 期月:一个月,泛指短时期 B.错不于此时捐其身 捐:献出 C.无故而发大难之端 端:开头 D.而遗天子以其至危 遗:赠送 解析 遗:留给。,D,6.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表述晁错被杀的原因是“自 祸”的一组是(3分) ( )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 错以身任其危,日夜 淬砺,东向而待之 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 天 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 事至不惧,而徐为之 图 错不于此时捐其身 A. B. C. D.,解析 从原文“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可 以推知此项是“自祸”原因之一。晁错挑起祸端,自 己却让君主率兵出征,作者认为这是他招致杀

14、身之祸 的主要原因。和第三项内容一致。是作者假设晁 错应该这么做。是天子很为难,再加上很多人不同 意晁错的意见,后一点只能算是晁错被杀的外部原因。 是作者推崇的正确做法。 答案 A,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认为,大禹治水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事 先估计到灾难发生的必然性,在慢慢地画出地形图 后,因地制宜,采取积极措施解决问题。 B.当七国发生叛乱的时候,晁错既没有挺身而出承担 危险,也没有亲自率兵去阻击叛军,反而留守在相 对安全的后方,让景帝刘启亲自率兵出征。,C.作者抓住晁错当时对待吴、楚起兵所采取的措施进 行分析,认为晁错被杀的主要原因

15、不是由于袁盎进 谗言,而是“自祸”。 D.本文最后总结的历史经验就是,要想成就非同寻常 的功业,就不能只考虑怎样保全自己,否则只会给 自己招来灾祸。 解析 图:计划,谋划,不是画图的意思。 答案 A,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 有不测之忧。(3分) 答案 天下的祸患,最不好办的,是表面上太平无 事,但实际上却有无法预料的隐患。(“治平”1分, “其实”1分,句意1分),(2)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之察,以错 为之说。(4分) 答案 山东诸侯联合起兵,借诛杀晁错的名义反叛朝廷,但是皇帝不能明察这一点,就杀了晁错来向诸侯解释。(“以”1分,“不之察”宾语前置1分,“说”1分,句意1分) (3)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3分) 答案 只因为他想保全自己,就使得皇上不高兴,奸臣能够乘机进言。(“惟”1分,“固”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