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3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737396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3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3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3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3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3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3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3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3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时3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考点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_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_。矛盾的对立属性是_,矛盾的统一属性是_,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个基本属性。 (2)矛盾的同一性。 它是矛盾双方相互_ 、相互_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_,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_。,课时39 考点梳理,对立和统一,对立统一,斗争性,同一性,吸引,联结,前提,转化,课时39 考点梳理,二、时间与

2、位移 1.时刻和时间:时刻指的是某一_,在时间轴上用个确定的_表示,对应的运动量是位置、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时间是两个_间的一段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_表示,对应的运动量是位移、平均速度、速度变化量 2.位移和路程:位移是描述质点_的物理量,它是从质点的_位置指向_位置的有向线段,是_量;路程是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_,是_量,瞬间,点,时刻,线段,位置变化,初,末,矢,长度,标,课时39 考点梳理,3)矛盾的斗争性。 它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_的倾向和趋势。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_,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

3、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分离,前提,课时39 考点梳理,考点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内容: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_;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_。方法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 含义:矛

4、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表现: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不同事物有_,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这种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_和不同阶段;同一事物中的_、_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方法论: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不同矛盾,不同过程,不同矛盾,同一矛盾,课时39 考点梳理,(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_、_的关系。 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_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_;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普

5、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个场合则是_。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个场合则是_。 考点3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1)矛盾的_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特殊性,普遍性,特殊性,普遍性,普遍性和特殊性,课时39 考点梳理,(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是一个以_普遍原理为指导,努力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_的过程。它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

6、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考点4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1)含义: 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_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_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2)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_。 (3)方法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着重把握_,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_,恰当处理次要矛盾。,马克思主义,特殊规律,决定,从属,转化,重点,统筹兼顾,课时39 考点梳理,考点5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含义: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其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

7、于支配地位,起着_作用,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处于_地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3)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_,又要善于分清_。 考点6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1)原理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主导,被支配,全面,主流和支流,课时39 考点梳理,(2)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含义。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_,又要看到_;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_,又要看到矛盾

8、的_。 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_;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_。 (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联系: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_;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_。 考点7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_,并找出解决矛盾的_。(2)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3)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_;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_。,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主要方面,次要方面,主要矛盾,主要方面,均衡论,一点论,特殊性,正确方法,基础,关键, 探

9、究点一 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课时39 要点探究,课时39 要点探究,课时39 要点探究,【思维拓展】 矛盾就是差异、差异就是矛盾。 (1)矛盾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对立即斗争性,是指差别和对立,是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矛盾除了差别和对立之外还有其他的表现形式,故不能说矛盾就是差异。 (2)任何事物之间都有差异,但是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矛盾。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如果不在同一个统一体中,就不能构成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同处于同一个统一体中时,才能构成矛盾关系。,课时39 要点探究,例1 2010浙江卷 全国法律法规对行政裁量权规定了一定的范围和幅度,但有的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执法基

10、准,这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裁量权提供了可能。比如,道路交通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机动车行驶超速的罚款从200元到2000元,执法人员应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合理作出处罚。而在实践中,出现了诸如本应罚款300元,执法人员却因素质、心情等原因处罚1000元的现象,群众对此非常不满。规范行政裁量权,为政府权力设限,增强政府公信力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这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主动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规范行政裁量权的办法。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上了一个台阶。规范行政裁量权的做法得到了群众的普遍的认可,政府权威进一步提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地方政府对权力自我设限的做法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提

11、高了政府权威的道理。,课时39 要点探究,例1 答案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政府的权威和权力既对立又统一。行政机关裁量权过大易导致权力滥用,甚至滋生腐败,损害其威望和公信力。行政机关对权力自我设限,虽然会缩小行政裁量权的自由度,但能够使权力运行更加公平、透明、规范,工作效率更高,群众更加认可政府,因此,地方政府对权力自我设限,不是削弱而是提高了政府的权威。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矛盾两个方面对立统一的关系。此题的关键在于找出矛盾的两个方面:权力和权威,二者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其次审设问,设问强调对权力的限制,提高政

12、府权威。由此可知此题主要强调矛盾双方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最后组织作答:权力不加限制,会导致滥用,使政府权威丧失。权力加以限制,规范行政行为,可以提高权威性。,课时39 要点探究,点评 对矛盾概念的考查成为最近两年考查的重点,值得我们注意。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该找出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此题主要凸显了权力与权威矛盾两个方面的关系。其次立足对立统一的内涵,如果权力不加限制,那么会滋生腐败。如果加以限制,会提升权威。可见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课时39 要点探究,变式题,2010天津卷 与漫画路向何方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 A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B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D

1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课时39 要点探究,D 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的同一性及读图能力。A指局外人往往能清醒地看待问题,当事人往往会迷惑,告诉我们要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B比喻在某一方面有所失败,但在另一方面有所成就,体现了联系的复杂性;C是指很微小的误差,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D的意思是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漫画中的“东”“西”是一对矛盾,二者相互依存,因此D符合题意,故选D。, 探究点二 正确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课时39 要点探究,课时39 要点探究,课时39 要点探究,【思维拓展】 合理认识有关普遍性与特殊性

14、的几个误区。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从事物的性质上来讲的,二者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是从范围上来讲的,可见有根本的区别。 (2)不能说“普遍性包含特殊性”。因为各种特殊性、个性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而普遍性、共性是抛开了事物各自特殊的东西,抛开了许多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个性、特殊性,只是概括了、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的本质。,课时39 要点探究,例2 2010北京卷 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

15、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上述问答表明( ) “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 “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 “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 “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A B C D,课时39 要点探究,例2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阐释问题的能力。孔子对不同的问孝之人,经予不同的回答,强调了孝对不同人的不同要求,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但是无论要求有何不同,仍然有着共同的主题,就是“孝”,可见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故答案为D。此题强调了“孝”这一共同主题,故排除。此题核心是强调“孝”,故排除。 点评 此题属于组合类选择题,解答组合类选择题最主要的是采用排除法,排除错误题肢,排除干肢不符的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