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三历史一轮 第10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736711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三历史一轮 第10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8高三历史一轮 第10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8高三历史一轮 第10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8高三历史一轮 第10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8高三历史一轮 第10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三历史一轮 第10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三历史一轮 第10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二、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 1经济状况 (1)战后初期西欧各国依靠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及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实现了经济的恢复。 (2)20世纪5070年代,欧美各国通过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发展高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推行政治改革等措施,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力上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呈现繁荣景象。70年代以后,各国经济进入阶段“滞胀”,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现象,通货膨胀严重。809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经济由“滞胀”转入调整复苏的时期,各国经济稳步增长。,2经济模式:战后各国积极

2、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的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主要通过加强国家向投资大、风险大的重要工业部门的投资,不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注意国民经济的计划性,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等措施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3经济结构: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一系列新兴产业的产生;资本主义各国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三、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其主要特征是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2列宁认为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俄国,也能建成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探索。列宁根据不

3、同情况,先后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使苏联恢复了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3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尤其是发展重工业;政治上建立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斯大林时期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带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4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但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改革都没有取得成功,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5戈尔巴乔夫对社会主义提出了新的思维。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对苏联的历史全盘否定。他所进行的

4、改革不但没有解决苏联长期存在的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6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二者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文字材料型试题,文字材料型试题是高考历史试题中主要的题型之一,这类题目非常符合高考中“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的考查理念。它主要是从历史典籍碑刻类(如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或名言、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文学作品类(如诗歌、小说、剧本、楹联、歌谣、传说)以及最新的考古发现报告等截取一部分文字材料作为载体而

5、设计出来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历史信息,判断、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从高考试题来看,类型主要有文字材料型选择题和文字材料型非选择题两类。,1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2注意每段材料的出处(包括时间、国别、作者及其他信息)。 3明确材料的主题及蕴涵的本质,进行判断分析。 4联系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 5寻找答题突破口,精析作答。,(2009年高考江苏卷)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 ) A充分调动了农民

6、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立足斯大林时期苏联的政治经济特点。C项是对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的表述,可以直接排除。苏联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的成就,关键在于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制度作保障。在这一体制下,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这一体制下,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因此排除A项。这种体制的弊端也一直没有及时纠正才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因此排除B项。 【答案】 D,(2008年高考宁夏文

7、综卷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2年,美国国民总产值从1929年的1 040亿元下降到410亿元。当年有27.3万户人家被房东撵走。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这时全国再也没人搞货币兑换了。纽约州一位州参议员到首府开会,自带一周吃的东西在麦迪逊广场花园举办“金手套”锦标赛半决赛,门票除五分钱娱乐税必须付现金外,其余可以用任何实物偿付,其中有香肠、床垫、帽子、鞋子、大衣、女睡衣、照相机、玩具、高尔夫球棒、机工工具、涂脚药膏、圣经新约等。 摘编自(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材料二

8、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黄金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须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 摘编自(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当时美国出现了用实物进行交换的反常现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金融措施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了美国的

9、经济危机及相关的解决措施,并联系美国的次贷危机进行比较,是对“民生”问题的一种考查形式。第(1)问主要理解“经济危机就是产品相对过剩的危机”的观点即可;第(2)问要注意理解金融角度缓解危机的几种形式,如“恢复信用”、“货币贬值”、“扩大支出”等。,【答案】 (1)当时美国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性危机;物价下跌,通货紧缩;消费者持币观望。 (2)整顿银行,恢复信用;实行美元贬值,提高物价;扩大政府财政支出(采取赤字政策),刺激社会需求。,1(2009年广东省高三第三次六校联考)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

10、问题我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断。”根据这一思想,列宁进行了以下哪些探索 (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提出工业化方针 实行农业集体化 A B C D,【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题干中核心词列宁的探索,工化业和农业集体化都是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的措施。 【答案】 A,2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油的特许权;他81岁时进入中国,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以上活动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分别是 ( ) A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

11、新时期 C苏联实施“一五”计划的时期,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处于“文革”时期 【解析】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除关乎国计民生之外的企业;新中国改革开放后大力引进外资。哈默的事情就分别发生在这两个时期。 【答案】 B,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此番华尔街金融风暴,让许多人联想到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

12、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材料三 2008年11月5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这些措施,一方面通过扩大内需来提高我国抗击金融危机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加快民生工程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文汇报,材料四 从奥巴马竞选时提出的施政方针看,其改革内容涵盖广泛,可能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以来最全面的经济改革。除了包括延长一些住房贷款者丧失住房抵押赎回权的期限、大幅投资公共建设、为商界提供税务优惠

13、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在内的总值600亿美元的挽救经济计划外,奥巴马还打算将税赋负担移转到高收入者,改变已实行20多年的管制松绑政策方向,扩大医疗保险范围,并且重新检视美国的自由贸易协议政策。依照目前情况来看,奥巴马很可能成为美国有史以来任期内预算赤字最高的总统。分析师预测,2009年美国财政赤字可能增加两倍,至1万亿美元。,(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今天的华尔街金融风暴的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罗斯福对困难家庭和失业者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来实施“救济”。 (3)根据材料二、三、四,分析说明历史上罗斯福总统、现任奥巴马总统以及中国的温家宝总理在面对严

14、峻形势时所采取措施的共同点。,【解析】 第(1)问从股市下跌、各国经济下滑、银行和企业倒闭等方面来寻找二者的共同特点;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和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要从材料中找出关键信息,如发放救济金、以工代赈等;第(3)问有一定难度,要从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应对危机的举措中得出其共同点。,【答案】 (1)都是从华尔街股市下跌开始的;都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困难,造成不利影响;导致一些企业和银行破产或倒闭等。 (2)制定“救济法”;建立“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实行“以工代赈”计划;兴办公共工程。(任答4点即可) (3)增加政府开支,扩大内需;关注民生(增加就业机会);重视社会保障;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宏观调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