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4-1-2百舸争流的思想1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734919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4-1-2百舸争流的思想1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4-1-2百舸争流的思想1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4-1-2百舸争流的思想1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4-1-2百舸争流的思想1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4-1-2百舸争流的思想1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4-1-2百舸争流的思想1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4-1-2百舸争流的思想1课件 新人教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嫦娥二号”主要任务是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因此卫星上搭载的CCD照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他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为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 思考: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嫦娥二号发射升空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知考纲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

2、特点 (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明考向 1从考查的内容看,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及其发展形态等观点考查较多,其他知识点考查相对较少。 2从试题类型看,以选择题为主。 3从考查方式看,多以名言、古句、古代哲学家的观点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唯物主义及唯心主义根本观点的理解。 4在复习过程中,除扎实夯实基础外,要多留意一些古句、古代名人的言论观点等,并适当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分析反对唯心主义世界观、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性。,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3、。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图示:哲学的基本问题,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

4、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1.(2010山东卷)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 )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直接联

5、系和间接联系的区别 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 B C D 解析:本题以灵活的方式,设置背景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意在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信息的准确提取。题中英语儿歌突出“上帝”创造客观事物,体现了宗教精神,从哲学上看,属客观唯心主义;题中科普作家对儿歌的改动表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体现了科学精神,从哲学上看属于唯物主义,答案为A。不为材料所反映。 答案:A,2(2010四川卷)从哲学的角度看,与下列材料寓意相符的是( ) 范氏之亡者,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

6、之,悖矣! 吕氏春秋自知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C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D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解析:材料中的“得钟者”犯了主观唯心主义错误。A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C项属于不可知论,D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而B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选B。 答案:B,注意区分“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解析:(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2)不能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

7、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可以表述为( )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从实际出发还是从主观出发的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问题 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的问题 A B C D,解析:哲学的问题有很多,但哲学的基本问题只有一个,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除此之外,其他的都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案:A,2下列成语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是( ) A掩耳盗铃 B望

8、梅止渴 C画饼充饥 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解析:A、B、C都坚持了唯心主义,即认为思维决定存在,均没有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D符合题意。 答案:D,3进入7月中旬以来,北方各省强降雨不断发生,国家防总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对防汛工作必须百倍警惕,全力投入,继续做好防汛的各项准备和部署。国家防总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要求,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存在决定思维 C人们都具有唯物主义观点 D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解析:题干只反映了哲学基本问题的一个方面,A不选。生活常识中做到从客观出发,不等于世界观上是唯物主义,如信仰宗教的人,他们不会等待神给他们取暖,C不选。题

9、干反映存在决定意识,不是意识对存在的反作用,D不选。 答案:B,4“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这种观点属于( ) A可知论 B不可知论 C主观主义 D唯心主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题目观点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可以被认识的,属于可知论的观点,故选A。 答案:A,5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哲学派别,提出了不同的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答。但从本质上看,他们的问题都是围绕_问题展开。(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C偶然和必然的关系 D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记忆教材基础知识的能力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本题实质上是要求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不能等同于哲学的基本问题,B、D排除。C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本题选A。 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