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常用表现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733386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常用表现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常用表现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常用表现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常用表现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常用表现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常用表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常用表现(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常用表现手法,习题回顾,末联两句意味深长, 表达了诗人什么心志?(早梅汕头一模) 词下阕的写景文字,从整体看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具体分析。 (虞美人华师附中) 画线词句是怎样写“愁情”的?请简要分析。(浪淘沙夜雨广州),正面描写细节描写,李清照点绛唇: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通过一连串具有特征的动作细节,便将这位少女天真活泼、娇羞可爱的性格,刻划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正面描写渲染,贾岛暮过山村“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用“怪禽”在旷野中的啼叫、落日斜照渲染山村外清冷甚至让人生畏的气氛。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

2、满清听。” 诗人借西下的夕阳、昏暝的群壑、松际的月亮、风中的清泉等意象表现时间的暗中流动,渲染了越来越清幽的气氛。(烘托出作者孤独的心境),正面描写拟人,戎昱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柳条藤蔓”用拟人化的“系”的动作挽留主人,从而表现主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苏轼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作者把海棠写成了一个睡美人,突出了海棠的高洁美丽,以及作者对海棠的喜爱之情。,正面描写比喻,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将荷叶比作碧伞,生动形象,从而传达出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以水喻愁,“一江

3、春水”将满腔哀愁形象化,“向东流”更是将愁之无边表现得酣畅淋漓 。,侧面描写反衬,沈佺期独不见“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用海燕双栖反衬少妇的孤独愁苦。 贾至春思二首(其一)“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用春日美好之乐景反衬诗人内心之愁苦。,侧面描写对比,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该诗通过“春残”、“鸟稀”、“花尽”、“花飞”与“幽竹”的对比,突出幽竹的高尚精神。 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昔对比,抒发物是人非的沧桑变化之感。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天、残月是冷色,

4、江枫、渔火是暖色,这是色彩的对照;霜天透明的明亮与渔火鲜艳的明亮是光质的对照。通过对照写出作者的孤寂飘零之感。,侧面描写虚实结合,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一二两句实写眼前之景,三四两句通过联想和想象虚写朋友夜泊潇湘的情状,表现了作者的惆怅和依恋之情。 李贺将发:“东床卷席罢,护落将行去。秋白遥遥空,日满门前路。” 前两句写收拾停当,即将登程,这是实写;后两句写出征后将会遇到的景色,这是虚笔。,抒情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

5、散丝。,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1)这首诗属于 。表达了送别朋友时 的感情。 五言律诗(答“近体诗”也对);依依不舍(或感伤)。 (2)本诗都笼罩着一个“雨”字。试赏析颔联围绕“雨”来写景抒情的妙处。 围绕“雨”字,写细雨湿帆,帆湿而重。以叠音词“漠漠”的无声来写船行的缓慢;归鸟入雨,飞行而迟,以叠音词“冥冥”写雨中归鸟的模糊迷蒙,这帆重鸟迟的客观景物全然是打上诗人主观感情烙印的物象,诗人寓情于景,抒发了送别朋友时的依依不舍的心情。,抒情双关,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6、 一“凉”字,既写出了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又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一字双关。 秦韬玉贫女“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既表达了对贫女的同情,又倾诉了自己终年劳心却久屈下僚的愤懑不平。,练习,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简要赏析“松月夜窗虚”的妙处。,诗句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步骤一:表现手法) 松间明月照在窗前,营造了空寂的氛围。(步骤二:分析) 作者把绵长不尽之愁融合在冷清寂寥之景中,韵味悠长。(步骤三:情感、表达效果),练习,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

7、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这首诗写景有什么特色?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万壑有声”和“数峰无语”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并充分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对“棠梨叶落”、“荞麦花开”进行了生动的描写,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有香、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图。,练习,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 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 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这首诗是苏轼贬谪黄州后所作,题目中的“东坡”既是他劳动与生活的处所,也是他的“号”的来源。荦(lu)确:山石大而多的样子。 很多评论者都认为,“雨洗东坡月色清”一句中的“清”字用得极好,你的看法如何?请具体说

8、说你的理由。,明确:“清”字既描写了月色和地面景物,又写出了心情,情景交融。一场雨后,天空和地面都很洁净,月光透过无尘的碧空,倾泻在珠水晶莹的万物上,显出一片澄明清朗的境界,这是写景;诗人虽然被贬黄州,仕途坎坷,但随遇而安,开朗乐观,心境无尘,这是写情。二者和谐统一。,章台夜思 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家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章台:即楚灵王行宫章华台,故址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南。瑟: 琴瑟。,(1)“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赏析其作用。 (2)本诗的题目为章台夜思,有人认为这首诗全篇未现一个“思”,却“秋思

9、”不断,令人回味,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阐述。,章台夜思 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家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章台:即楚灵王行宫章华台,故址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南。瑟: 琴瑟。,明确:“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怨”字,赋予“清瑟”人的情感,清彻的琴瑟撩人幽怨,让人彻夜难眠,就好像风雨绕弦使人生出无尽悲哀。这样写,既为“思”设计了背景,渲染了气氛,又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明确:同意。本诗以“夜思”为题,全篇虽未现一个“思”字,却选取了一系列引人“思”的意象,如“清瑟”、“遥夜”、“孤灯”、“残月”、“故人”、“秋雁”等,展现了“思”意境。诗的三、四联更是直接描写“思”的内容:时当秋节,芳草已暮,韶华已逝,故人不来,乡思难寄。诗人将自己的无限秋思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怀人思乡之情,感情真挚,悲凉凄楚,叫人肠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