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光的反射 每课一练(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5).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5720136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2 光的反射 每课一练(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4.2 光的反射 每课一练(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4.2 光的反射 每课一练(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4.2 光的反射 每课一练(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4.2 光的反射 每课一练(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2 光的反射 每课一练(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 光的反射 每课一练(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5).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光的反射综合练习 新人教版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至少有1个符合题意)1、世界上最早记载并解释小孔成像实验的是:A阿基米德B墨翟C牛顿D伽利略2、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退去,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越来越小B越来越大C始终与物体等大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3、要让一支铅笔跟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在一条直线上,这支铅笔跟平面镜的夹角应是:A10B30C45D904、图1中给出“L”形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5、入射光线和镜面的夹角是35,转动平面镜,使反射角减小5,则反射角、入射角之和是:A100B80C120D606、如图2所示,从平

2、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电子钟示数,这时的时间应是:A21:05B21:15C20:15D20:057、如图3所示,在平面镜的左下侧有一个小发光体S,关于它的成像情况,下列各种判断中正确的是:A在a点成一个等大的虚像B在b点成一个等大的虚像C在c点成一个等大的虚像D因为发光体不在镜的正前方,所以它不能在平面镜里成 像8、一束光自左侧与水平面成60角射过来,要利用平面镜使光线向右水平射出,则平面镜的放法应是:A与水平面成15角B与水平面成30角C与水平面成60角D与入射光线成30角9、平面镜成像时,正确的是:A平面镜越大,像也越大B物体越大,成的像也越大C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就越大D平面镜略倾斜一些放

3、置,则像变大10、一个人以1米/秒的速度向竖直悬挂的平面镜靠近,他在镜中的像:A以1米/秒的速度向他靠近B以1米/秒的速度远离镜面C以2米/秒的速度向他靠近D以2米/秒的速度远离镜面11、关于漫反射的说法,属于正确的是:A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有的光线遵守反射定律,有的光线不遵守反射定律C所有光线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D以上说法都不对12、平面镜前有a、b、c、d四个发光点,人眼在P处,如图4所示,哪些点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不能进入人眼:Aa Bb CcDd二、填空题:13、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米/秒。14、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传播的。15、要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成直角,入射角等于

4、度。16、某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0.5米处,则他和镜中自己的像的距离是 米。17、平行的入射光线投射到平滑的表面上,反射光线的也是的,这种反射叫做反射;平行的入射光线照射到粗糙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线是的,这种反射叫做反射。桌面、银幕、纸面对光线的反射属于反射,平静的水面对光的反射属于反射。18、潜望镜是利用镜对光线的作用制成的。19、晚上,要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5所求,从侧面看去,则:(1)白纸比较,(填“亮”或“暗”),因为它发生反射;(2)镜子比较,因为它发生反射。20、池中水深3.5米,月球到水面距离是3.8108米,池边的人

5、看到池中月亮的像距水面米。三、作图题:21、请画出图6中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光路图。22、图7中画出了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23、如图8所示,A、B是竖直插在平面镜MN前的两枚大头针,人眼在某个位置上,能看到A、B在平面镜中的像是重合的,请在图8中画出这个位置。24、在图9中,已知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画图确定平面镜的位置MN。四、计算题:25、一个身高1.8米的人站在竖直悬挂的平面镜前,若此人能从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则此镜子的长度应为多少米?【答案】:一、选择题:1、B2、C3、D4、D5、分析: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5,则此时的入射角是

6、55,反射角也为55,若使反射角减小5,则反射角变为50,则入射角也应为50,所以二者之和为100。选A。6、A7、C8、分析:画图先作出水平面,然后画出AO、OB。画AOB的角平分线OC。作与OC垂直的线MN,即为平面镜 的位置。选B、D。9、B10、分析:人一秒内靠近平面镜1米,则其像在这一秒内也靠近平面镜1米,于是像 与人的距离一秒内减少了2米。此题还要注意:问远离或靠近集谁,就是 以谁为参照物。选C。11、A12、D。解释:d点在BNMA所围成的阴影区域之外,所以d点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不能进入人眼。二、填空题:13、14、直线15、4516、117、平行;镜面;不平行的(或向着不

7、同方向);漫;漫;镜面。18、平面镜;反射。19、亮;漫;暗;镜面。20、三、作图题:四、计算题:25、分析:人若能从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需满足的条件是:人的头项和脚射出的光,经镜子反射后都能进入人的眼睛,即人像的上、下两端与眼睛的连线必须都穿过镜子。如图16所示,AB表示人的全身,C点表示人眼的位置。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人的像。将和C,和C分别用直线连接起来。则EF就是镜子至少应具有的长度。答:镜子的长度至少为 0.9米。第六章光的折射【例题精选】:例1、如图20所示,光线射到某种透明物质和空气界面MM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是,折射角等于,反射角等于,界面MM侧是空气。解:

8、由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可知,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一侧,而入射光线则在法线的另一侧,于是可以断定A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OC是折射光线。入射角应为,反射角也等于30。而折射角应为。因为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本题应是:光线从透明物质进入空气中,即MM的左侧是空气。答:OA是入射光线;折射角等于60;反射角等于30;MM的左侧是空气。例2:放映幻灯时,银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景物的: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虚像分析与解:像是正立还是倒立,不是取决于人眼,而是像的方向与物的方向比较得出的。如果物是向上放的,但像是向下的,则称为成倒立像,而如果物是向下

9、放的,此时像是向上的,这时也称为成倒立像。如果物与像同时向上或同时向下,则都称此时成正立像。因此,应当选B。例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物距为cm时,得到一正立的像。物距 cm时,得到一倒立的像,这倒立的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分析:由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此倒立像一定是实像。若物距,则像是缩小的,若 ,则像是放大的。解:cm时得正立像即 cm时得倒立像这倒立的像应是放大的。【综合练习】: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小孔成像B水中出现岸边柳树的倒影C人们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像D凸透镜将阳光会聚成一个小亮点2、下面图21是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现象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10、3、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角将:A逐渐减小,且总是大于入射角B逐渐增大,且总是小于入射角C逐渐增大,且总是大于入射角D逐渐减小,且总是小于入射角4、在放映幻灯时,要使屏幕上得到F的字母,则插入的幻灯片应是:A B C DF5、潜水员从水中看岸边的树,所看到的树跟树的实际高度相比较:A低一些B相同C高一些D无法确定6、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一定是缩小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B实像一定是倒立的,虚像一定是正立的C实像能被光屏接收,虚像不能被光屏接收D实像是利用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利用光的反射形成的7、已知幻灯片到凸透镜的距离是20厘米,银幕上成放大的像,

11、该幻灯机透镜的焦距是:A10 厘米B15厘米C20厘米D40厘米8、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30厘米的地方,在离蜡烛45厘米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的清晰的像,则:A凸透镜的焦距是80厘米,像是放大的B凸透镜的焦距是20厘米,像是放大的C凸透镜的焦距是10厘米,像是放大的D凸透镜的焦距是10厘米,像是缩小的9、图22甲、乙表示了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方向,在方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答案】:1、D2、C3、B4、A5、提示:从图中分析可得:像比物高一些。应选C。6、BC7、B8、提示1:光屏上可得清晰的像,则必定像与物异侧,是实像。 提示2:像与蜡烛距离为45厘米,而像距应为15厘米。所以本题厘米,厘米。应选D。9、(甲)中为凹透镜,(乙)中为凸透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