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2.3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718925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7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2.3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2.3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2.3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2.3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2.3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2.3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2.3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节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考 纲 解 读 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所使用的各种手法表达技巧大体可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构思技巧等 鉴赏表达技巧的主要考查方式有: 1.判断技巧名称 2.分析表达技巧的用法 3.比较表达技巧的异同 4.评价表达技巧的效果,题型技巧 题型一修辞手法 古人十分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采用比喻比拟象征起兴等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采用夸张衬托对比婉曲设问反问等手法来突出诗的主旨;采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等手法使诗中字句更为精巧 几种常考的修辞手法,其作用如下:,解题指津 修辞手法是为表达主旨服务的答题时,不仅要考虑修辞手法对体现

2、句意的作用,还要特别关注其对作品情感意趣等表现的促进作用,答题步骤 (1)确定所用的修辞手法; (2)简要阐述该修辞手法在诗中的具体体现; (3)指出该修辞手法在表达主旨和情感方面所起的作用,误区警示 1.注意,有些题目虽只笼统地用“表达特色”“艺术手法”之类的属概念提问,考查的却是“修饰手法” 2.几组容易混淆的概念 比与兴:“比”是比喻,是打比方,即“以彼物比此物也”“兴”是寄托,是一种托事于物,把诗人的思想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中,或通过描写引发联想和感慨的手法,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当然,两者又常会同时出现在同一句子中,比喻与象征:比喻是修辞手法,往往一句或几句即可完成;象征是表现

3、手法,需要整段甚至整篇文章才能完成比喻要求双方是具有相似点的非同类事物;象征只要求双方具有某种相关之处比喻旨在形象生动或通俗易懂;象征旨在委婉含蓄或强烈深刻 借喻与借代:借喻的作用是“比喻”,往往喻中有代;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作为主体的替代,不存在“喻”的成分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两者之间具有相似性;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两者之间具有某种特定的关联,【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 江 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

4、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考点落实在修 辞手法上第一问要求找出领起对比的语句作者采用的是 今昔对比,因此不难找出关键字第二问明确了词句,要求辨别 修辞手法“万岁山”是地名,“前”表方位,“绕”是人和物都可以 发出的动作,所以修辞手法只能落实在“珠翠”二字上,结合后句 “蓬壶殿里笙歌作”和词下注释“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 宫殿”可知,“珠翠”代指佩戴珠翠的女子,答案:想当年到而今借代,【例2】阅读下面这

5、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一水:亦作“二水”,“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 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解析:本题以李白的诗歌登金陵凤凰台为背景材料,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要求考生读懂诗歌大意,并且很好地掌握和正确使用文学鉴赏的专业术语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浮云”比喻哪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他们使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为统治者所重用,答案:比喻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

6、,忧奸邪为非作歹;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题型二抒情手法 常见的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后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解题指津 1.设问方式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某联(句) (2)本诗某句抒情方式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4)指出这首诗(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5)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比作简要分析,2.答题步骤,经典例题 【例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7、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表亲,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_,答案: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或寓情于景,不直 接写情,而将情完全寄寓在景物中),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考点落实在抒情方法上这首诗是作者因表弟卢纶到家拜访有感而作从全诗看,前四句和后四句一悲一喜,但总倾向却统一于悲,所以题中虽着“喜”字,背后却是写不尽的“悲”秋风落叶,历来被用以塑造悲的气氛,立足全诗,“雨中黄叶树”自然也烘托了悲的情绪,【例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

8、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761年) _,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_,解析:本题以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第二年的诗歌为背景材料,体现出一种暂得安居的悠闲之乐主要考查对古典诗词表达技巧的鉴赏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应注意知人论世杜甫是大家熟知的诗人,诗后的注释尤其重要,让我们了解杜甫此时诗歌的主旋律,从而帮助我们尽快读懂诗歌的主题:表现作者暂得安居时的一种淡淡的喜悦然后,结合题干分析 诗歌的表达技巧,如抒情方式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烘托衬托正面侧面细节描写等最后,抓住主要几点,高度概括或者分点列举一定要注意切中题干,少说

9、废话;要点全面,保证得分点;抓住关键词,如借景抒情细节描写等,答案:这首诗景中含情(步骤一)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步骤二)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步骤三)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好像也知道欺负人的感慨(步骤一二),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步骤三)(言之成理即可),题型三描写手法 古代诗歌中的描写方法主要包

10、括渲染衬托白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渲染,就是从正面着意描绘,以营造氛围,凸显特征衬托,就是从侧面着意描绘,包括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就是从相同或相似的角度衬托,反衬就是从相反的角度衬托白描,就是不加渲染和衬托,寥寥数语简洁勾勒情景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虚实结合,“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哪些虚无和空灵的境界;“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和实境虚实结合往往与联想和想象密不可分有时还要从描写的感官角度考虑听觉描写视觉描写嗅觉描写等方法在刻画人物的作品中,还要从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的角度去考虑,解题指津 解答赏析描写方法类

11、的题目,不仅要明确“是什么”,即描写方法的名称;还要分析“怎么样”和“为什么”,即该方法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和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答题步骤 (1)明确答出描写方法的名称; (2)具体分析该描写方法在作品中是如何运用的; (3)指出运用该描写方法所起的作用,经典例题 【例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 _,(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_ _ _,解

12、析:两道题目均考查了考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考点落实在描写方法上第(1)题指明了方法,要求找出对应的诗句暗写,即侧面描写明白这一点,读懂诗歌,调动知识积累,应该不难得到正确答案第(2)题指定诗句,要求分析其写景方法从“见”和“闻”二字出发,可以分别得出视觉和听觉的分析角度;联系第一联,还可以分析出此诗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答案: (1)“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影)“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影(或芦影) (2)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 “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例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

13、问题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豹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堵:座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轩举:意气飞扬,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_,解析:词的标题为“咏鹰”,上片没有正面描写鹰搏击苍穹猛扑狐兔的娴熟本领,而是从“寒山”“中原路”“秋空”等写起,这些场所都是鹰的活动之地出没之处,易于激发读者对鹰的矫健雄姿的联想,对鹰起到了衬托作用,答案:主要运用衬托(答“烘托”也算对)的手法(步骤一)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步骤二三),题型四表现手法 1.用典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达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抑扬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的目的抑扬按形式可分欲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