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物理 18.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712895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中物理 18.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2018高中物理 18.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2018高中物理 18.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2018高中物理 18.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2018高中物理 18.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中物理 18.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中物理 18.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粒子散射实验与核式结构模型,1.粒子散射实验与汤姆孙的原子模型的冲突分析. (1)分析否定的原因 由于电子质量远小于粒子质量,所以电子不可能使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 使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只能是原子中带正电的部分,按照汤姆孙原子模型,正电荷在原子内是均匀分布的,粒子穿过原子时,它受到的两侧斥力大部分抵消,因而也不可能使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更不可能使粒子反向弹回,这与粒子的散射实验相矛盾.,实验现象表明原子绝大部分是空的,除非原子的几乎全部质量和所有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中心的一个很小的核上,否则,粒子大角度散射是不可能的. (2)原子的核式结构与原子的枣糕模型的根本区别,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2、对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解释: (1)当粒子穿过原子时,如果离核较远,受到原子核的斥力很小,粒子就像穿过“一片空地”一样,无遮无挡,运动方向改变很小,因为原子核很小,所以绝大多数粒子不发生偏转. (2)只有当粒子十分接近原子核穿过时,才受到很大的库仑力作用,偏转角才很大,而这种机会很少.,(3)如果粒子正对着原子核射来,偏转角几乎达到180,这种机会极少,如图所示.,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实验估算出了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为10-15 m.,【典例1】(2011孝感高二检测)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A、B、C、D四个位置时,观察到的现象,下述说

3、法中正确的是( ),A.放在A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B.放在B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只比A位置稍少些 C.放在C、D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D.放在D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 【解题指导】审题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注意关键词语“次数最多”、“稍少”、“极少”等. (2)明确实验装置中各部分的组成及作用.,【标准解答】选A、D.在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中,粒子穿过金箔后,绝大多数粒子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故A正确,少数粒子发生较大偏转,极少数粒子偏转角度超过90,极个别粒子被反射回来,故B、C错,D对.,【规律方法】对粒子散射实验的题的解

4、法 (1)熟记装置及原理 粒子散射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因此对实验器材、现象、现象分析、结论都必须弄明白,才能顺利解答有关问题.,(2)理解建立核式结构模型的要点 核外电子不会使粒子的速度发生明显改变. 汤姆孙模型不能解释粒子的大角度散射. 少数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甚至反弹回来,表明这些粒子在原子中的某个地方受到了质量、电量均比它本身大得多的物体的作用. 绝大多数粒子在穿过厚厚的金原子层时运动方向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原子的质量、电量都集中在体积很小的核上.,【变式训练】关于粒子散射实验,下述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的主要原因是原子中有正电荷 B.

5、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的主要原因是原子中原子核的作用 C.只有少数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的原因是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D.相同条件下,换用原子序数越小的物质做实验,沿同一偏转角散射的粒子越少,【解析】选A.原子显电中性,而电子带负电,所以原子中一定存在带正电的物质,但是汤姆孙的原子模型不能解释粒子的散射现象,所以粒子大角度散射的主要原因不能直接说是原子中正电荷的作用,而是正电荷集中在原子核上的原因,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只有少数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的结果证明原子中存在一个集中所有正电荷和几乎所有质量的很小的原子核,C选项正确;使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的原因是受到原子核的库

6、仑斥力,所以为使散射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采用原子序数大的金箔,若改用原子序数小的物质做实验,粒子受到原子核的库仑斥力小,发生大角度散射的粒子少,所以选项D正确.,【变式备选】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粒子轰击金箔实验,获得了重要发现,关于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 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证明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里 D.说明了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轨道上运动,【解析】选C.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原子内存在一个集中了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的核.数年后卢瑟福发现核内有质子并预测核内存在中子,所以C对,A、B错.玻尔发现了电

7、子轨道量子化,D错.,二、粒子散射实验中的能量转化问题,1.粒子的受力特点:粒子与原子核间的作用力是库仑斥力 大小: (1)式中Q为原子核的电荷量.q为粒子所带电 量,r为粒子与原子核间的距离.(2)粒子离原子核越近, 库仑力越大;运动加速度越大,反之,则越小.方向:粒子 的受力沿原子核与粒子的连线,由原子核指向粒子.,2.库仑力对粒子的做功情况: (1)当粒子靠近原子核时,库仑斥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2)当粒子远离原子核时,库仑斥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 3.粒子的能量转化:仅有库仑斥力做功,只是电势能和动能之间相互转化,而总能量保持不变.,(1)粒子与原子核之间的万有引力远小于两者之间的

8、库仑斥力,因而可以忽略不计. (2)在处理粒子等微观粒子时一般不计重力.,【典例2】根据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 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表 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 表示一个粒子的运动轨迹.在粒子从 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等于零 D.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解题指导】解答该题应注意以下关键点 (1)根据力和速度的夹角关系判断功的正负 (2)根据力的大小判断加速度的大小 (3)根据功能关系判断动能的变化、电势能的变化 【标准解答】选C.粒子受到原子核的库仑力

9、为斥力,当由a到b时,库仑力变大,做负功,再由b到c时,库仑力减小,做正功.故加速度先增大再减小,动能先减小后增大,电势能先增大再减小,又因a、c在同一等势面上,故总功为零,故C对,A、B、D均错.,【规律方法】 粒子散射实验中常用的规律 (1)库仑定律: 用来分析粒子和原子核间的相互作用力. (2)牛顿第二定律:该实验中粒子只受库仑力,可根据库仑力的变化分析加速度的变化. (3)功能关系:根据库仑力做功,可分析动能的变化,也能分析电势能的变化. (4)原子核带正电,其周围的电场相当于正点电荷的电场,注意应用其电场线和等势面的特点.,【变式训练】粒子散射实验中,当粒子最接近原子核时,关于描述粒

10、子的有关物理量正确的是( ) A.动能最小 B.势能最小 C.粒子与金原子组成的系统能量最小 D.粒子所受金原子核的斥力最大 【解析】选A、D.粒子和原子核都带正电,库仑力表现为斥力,两者距离减小时,库仑力做负功,故粒子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加,系统的能量守恒;由库仑定律可知随着距离的减小,库仑力逐渐增大,故A、D正确.,【典例】在粒子散射实验中,根据粒子与原子核发生对 心碰撞时能达到的最小距离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大小.现有一个 粒子以2.0107 m/s的速度去轰击金箔,若金原子的核电 荷数为79.求粒子与金原子核间的最近距离(已知带电粒子 在点电荷电场中的电势能表达式为 r为距点电荷 的距离.粒子

11、质量为6.6410-27 kg).,【解题指导】解答本题应把握以下三点: (1)明确粒子的运动为沿粒子与原子核连线的直线运动. (2)当动能减为零时,电势能最大,离原子核最近. (3)原子核的大小应该比最近距离小一些.,【标准解答】当粒子靠近原子核运动时,粒子的动能转 化为电势能,达到最近距离时,动能全部转化为电势能,所 以粒子与原子核发生对心碰撞时所能达到的最小距离为d, 则 答案:2.710-14 m,一、选择题 1.(2011天津高考)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 A.光电效应实验 B.伦琴射线的发现 C.粒子散射实验 D.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解析】选C光电效应现象证明了光的

12、粒子性本质,与原子结构无关,选项A错误;伦琴射线的发现以及氢原子光谱的发现都与原子的能级结构有关,都是原子能级跃迁的结论,选项B、D错误;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选项C正确.,2.粒子散射实验中,不考虑电子和粒子的碰撞影响,是因为( ) A.粒子与电子根本无相互作用 B.粒子受电子作用的合力为零,是因为电子是均匀分布的 C.粒子和电子碰撞损失能量极少,可忽略不计 D.电子很小,粒子碰撞不到电子,【解析】选C.粒子与电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这个作用力 是库仑力,但由于电子质量很小,只有粒子质量的 碰撞时对粒子的运动影响极小,几乎不改变粒子的运动 方向,就像一颗子弹撞上一颗尘

13、埃一样,正确答案是C.,3.(2011沈阳高二检测)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 ) 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 C.电子在原子核外面运动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解析】选A、C.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粒子通过金箔时,绝大多数不发生偏转,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大于90,有的几乎达到180.大多数不发生偏转,说明原子中存在很大的空间,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粒子受到很强的库仑力的作用,由此可知,原子内部存在质量很大、体积很小的粒子,就是原子核,因此A、C选项正确.,4.(2011泉州高二检测)如图所

14、示为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的原子核和两个粒子的径迹,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解析】选A.粒子在靠近金原子核时,离核越近,所受库仑斥力越大,偏转角度越大,根据这个特点可以判断出只有A正确.,5.关于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以在空气环境中进行 B.不用显微镜也可以在不同方向上观察到散射的粒子 C.荧光屏上的闪光是散射的粒子打在荧光屏上形成的 D.荧光屏只有正对粒子源发出射线的方向才有闪光,【解析】选C.由于粒子有很强的电离作用.其穿透能力很弱,所以该实验要在真空中进行,故A错;为观察粒子穿过金箔后在各个方向上的散射情况,必须用带有荧光屏的显微镜来观察,直接用肉眼无法观察到,

15、故B错;荧光屏上的闪光是粒子打在光屏上引起的,并且在各个方向上都能观察到闪光,故C正确,D错.,6.关于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部设备都放在真空中 B.荧光屏和显微镜能围绕金箔在一个圆周上转动 C.若将金箔改为银箔,就不能发生散射现象 D.金箔的厚度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解析】选A、B.实验必须在真空中进行,故A对.荧光屏和显微镜应该能围绕金箔在一个圆周上转动,B正确,金箔改为银箔能发生散射现象,但不明显,C错误,粒子穿透能力弱,金箔要很薄.故D错.,7.关于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穿过原子时,由于粒子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电子不可能使粒子的运动方向发生明显的改变 B.由于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按原来方向前进,所以使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原因是在原子中极小的区域内集中着对粒子产生库仑力的正电荷 C.粒子穿过原子时,只有少数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原因是原子核很小,粒子接近原子核的机会很小 D.使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原因是粒子穿过原子时,原子内部两侧的正电荷对粒子的斥力不相等,【解析】选A、B、C.电子的质量很小,当和粒子作用时,对粒子运动的影响极其微小,A正确.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原子核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所以B、C正确,D错误.,二、计算题 8.根据粒子散射实验及下列数据,估算原子核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