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韦乃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57110 上传时间:2017-05-1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韦乃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精选】韦乃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精选】韦乃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精选】韦乃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精选】韦乃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韦乃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韦乃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 南 理 工 大 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学 院:资源环境学院班 级:地质工程单招 08-1 班姓 名:韦 乃 营学 号:310803060127指导老师:王素玲 冯有利 陈江峰 潘洁南日 期:2011 年 9 月 28 日目 录前 言 .11 自然地理及地貌概况 .21.1 气象、水文 .21.2 地形、地貌 .22 区域地层 .43 区域构造及新构造运动 .73.1 地质构造 .73.2 新构造运动 .83.3 区域地震活动 .94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04.1 含水层组及富水性 .104.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114.3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134.4 地下水资源概况

2、 .135 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146 高新区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156.1 含水层组划分及特征 .156.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156.3 浅层地下水水化学地质特征 .167 高新区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177.1 分析场地的稳定性 .177.2 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178 结 论 .19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前言1前 言本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实习主要是了解焦作市自然地理、地貌概况及熟悉该区域地层、区域构造和新构造运动,以及分析该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地质特征,进而掌握高新区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对其岩土工程进行分析和评价。实习的填图范围西至焦郑焦武高

3、速公路,东至史平陵,北至丰收路,南至大沙河,基本覆盖了整个焦作市高新区,面积约 45.38 平方公里。本次实习的任务主要有两点:一是对该范围内地下水的天然和人工露头进行实地调查、取样、分析,在明确焦作市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研究确定高新区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二是通过钻孔取样,对岩芯进行编录,并据岩性特征详细划分地层,运用工程地质方法对该范围内地层的承载力、稳定性及不良地质现象进行评价。实习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二是踏勘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实地踏勘焦作周边地区的典型水点、有代表性的工程地质现象,从而对整个区域的水文工程地质条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三是水文地质

4、填图阶段。南北以新河为界、东西以塔南路为界将该区域划分为 4 个部分,每班四组,分组分地带对地下水的各天然、人工露头进行全面踏勘、调查研究;最后一个阶段是室内整理,主要任务是对第三阶段积累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以图和报告的形式阐述。这次实习,我是地质单招 08-1 班第一组成员,测量井点数量为 89 多个。最后对水质作出相应的分析,实习成果均以图和报告的形式呈现,还望老师和同学多多指正。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1 自然地理及地貌概况21 自然地理及地貌概况1.1 气象、水文焦作市的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严冬酷冷,盛夏炎热,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 14.9,多年平均降水量 594.4mm

5、,年最大降水量为921.6mm(1965 年) ,年最小降水量为 289.4mm(1981 年) 。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多集中在六、七、八月,这三个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65%左右。区内河流有丹河、峪河、西石河、三门河,丹河属黄河水系,其余属海河水系。丹河、峪河为常年性河流,其它为季节性河流。流经市区的河流自西向东依次有普济河、闫河、翁涧河,这三条河流均为排污河。1.2 地形、地貌焦作市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北部为太行山区,南部为黄河、沁河冲洪积平原。全区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北部山区地面高程+200- +1790m,地形陡峭,河谷深切,岩石裸露,发育地表岩溶景观,地面起伏大。市区及市区南部为山

6、前倾斜平原区,地形略向南、南东倾斜,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地面标高+80- +200m。且对焦作市山门河阶地进行实地测量,并作出剖面图,见附图 1。在长期内外地质营力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山地和冲洪积平原两个一级地貌单元。根据地貌成因和形态特征,山地和冲洪积平原共划分为七个二级地貌单元。分述如下:1.2.1 山地(1) 构造侵蚀中山分布于市区北部山西境内的晋庙铺、柳树口、夺火一带,山体呈北东向展布,标高+1000- +1790m,地形陡峭,沟谷深切,似峰林地貌。组成山体岩性以元古界变质岩为主。(2) 构造溶蚀低山分布于寨豁、赵庄、西村、黑龙王庙一线以北,地面标高+500- +1000m。地形起伏较大

7、,沟谷深切。组成山体岩性多为中奥陶灰岩,地表岩溶发育,有溶隙、溶沟、溶槽及大型溶洞。(3) 构造侵蚀丘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1 自然地理及地貌概况3分布于近山前地带,标高+200- +500m,山顶呈浑圆状,山坡平缓。地表多出露中奥陶系灰岩和石炭二叠系砂页岩。1.2.2 山前倾斜平原分布于山前一带,由季节性河流堆积而成。由坡洪积斜地、冲洪积扇群、扇(间)前洼地和交接洼地组成。(1) 坡洪积斜地不连续地分布于市区东北部的方庄、薄壁(见山前地带) ,有重力和坡面水流作用堆积而成,粘土、碎石、卵石等组成的坡积物呈倒石堆状或围绕坡麓堆积构成坡积群,坡积群相连组成坡积斜地。(2) 冲洪积扇在丹河、

8、西石河、三门河、子房沟、翁涧河等河流的出山口处,间歇性暂时洪流堆积作用形成了一系列冲洪积扇。不同时期、不同河流的洪积扇重叠或相连,呈带状沿太行山前连成一片。组成物质为粉质粘土、粘土、卵砾石等。(3) 扇前洼地分布于铁路线以南至新河间的朱村于村墙南待王一带,为西石河、翁涧河、山门河洪积扇的前缘地带,地形低洼,地面标高+95- +85m,微向东南倾斜。组成物质为粉质粘土、粘土为主,夹有砂层。(4) 交接洼地分布于新河大沙河一带,为黄河、沁河的冲积平原和太行山山前冲洪积平原之间的交接洼地,由粉质粘土、粉细砂土组成。地势低洼,地面标高+100- +90m,微向东南倾斜。在山前冲洪积平原中上部,分布有十几座煤矿。采煤引起地表下沉变形,地表形成塌陷坑。据调查,焦作矿区有较大的塌陷坑 17 个,塌陷面积近 70 km2。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2 区域地层42 区域地层地区出露有太古界、元古界震旦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古生界石炭二叠系、中生界三迭系和第四系,见区域地层简表 2-1,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表 2-1 区域地层简表岩石地层单位界 系 统 组 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